一直很驚訝一句話:“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能把自私說得這樣理直氣壯、大義凜然的,真是不得不佩服這句話的創造者。

  不是我危言聳聽,這句話給人的感覺就是在爲自私披上一層高尚的外衣。當然,懂這句話的人自然它的真正含義,不會隨便使用這句話。

  但不懂的人則會把它時常掛在嘴邊。比如:當他在爲自己謀取某種利益,但又可能傷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時,在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他就會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有了這句話,似乎他所做的一切就心安理得了。

  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的原意如何呢?它又是怎樣被誤傳的呢?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這句話的出處是晉朝的一部佛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佛說十善業道經》

  該經裏面是這樣說的:

  “人生爲己,天經地義;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佛經裏面怎麼會出現這樣勸人爲私的話呢?其實,是我們的誤解。

  一個字的理解區別,就讓這句話的意思完全相反,哪個字?

  爲!

  我們現在讀的是四聲,也就變成了現在的意思;而原文應該是讀二聲,也就是“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的這個爲。爲,在這裏是動詞,“爲己”就是經營好自己的意思。

  按照這種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學會做人,是天經地義的;不會爲人,是天理不容的。

  你看我們今天把這句話都理解成什麼了?我們記住了這句話,卻忘了它本來的意思,這就是以訛傳訛。

  有人不服氣了,說這句話還可以追溯得更早,就是戰國時期的楊朱學說,它就是提倡的一切爲私的觀點。

  楊朱學說

  不錯,在孟子的《盡心上》等衆多經典裏,確實提到過楊朱學說,孟子是這樣說的:

  “楊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

  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說:楊子的思想崇尚自我,只要是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哪怕是一點一滴,就算利國利民,他也絕不會做。

  孟子覺得這是一種自私。孟子提倡“仁”、“愛”,就是要捨己爲人,而楊子的一切爲私剛好與之相反,所以孟子對楊子的學說提出了嚴重的批判。

  孟子

  楊子是誰?

  楊子,原名楊朱,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楊朱學派創始人。也許你還沒聽過這個人,不過他的學說在當時和墨家並稱爲:“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由此可見其影響力。

  孟子比楊子晚出生20多年,基本上小了一輩兒,孟子後來纔將儒家發揚光大。

  楊子認爲:生命誠可貴,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活着才爲大,自己好纔是真的好,別人再好都和你沒關係,一切都要以自己爲中心,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此,否則,就是違背自然規律,大自然的一切不都是在爲了生存而存在嗎?

  楊子的這種觀點纔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的原型。那麼他的這種觀點對麼?

  怎麼說呢?作爲人的本性,他的這種說法沒錯,但要作爲一種學說拿到檯面上來講就有點兒難登大雅之堂了。

  人人都爲自己而活,那還要這個社會、這個羣體幹什麼呢?人的慾望是不一樣的,如果都要讓自己快樂,豈不是要將痛苦強加於別人身上?那人類豈不變成動物世界了?

  佛會答應嗎?

  還有一點:如果楊朱學說真的那麼好,它爲什麼沒有流傳下來呢?

  優勝劣汰,所以,希望大家以後在用這句話的時候,請使用它的正確含義。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