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语芯/专案经理

那是一段热门的网路影片,一位中年男子原本要向路边的贫穷摊贩买椰子水,一问之下,椰子水的价格比他想像的还要高。于是他开始杀价,老板不愿意卖,中年男子嫌椰子太贵而恼羞成怒,大骂「小偷」。

过了20分钟刚刚的那名男子边喝著可乐走了过来,卖椰子汁的老板问这名男子可乐买多少钱?男子说花了35块卢比(约新台币17块),卖椰子汁老板问说:那你杀价杀了多少呢?男子大骂老板,你疯了吗,这是有品牌的耶,哪能讨价还价,贫穷摊贩老板说,你从有钱人那里买产品,连一块都不敢杀,但向我们这些穷人买,你却狠狠杀了15块。男子默然,似有所感,轻轻的拍拍摊贩老板的肩膀。

颇发人深省的一段影片,值得探讨的是讨价还价的行为模式,为满足顾客贪小便宜的心态,在衡量利润得失间,老板有时不得不妥协与让步。套用在街头小贩或传统市场这无可厚非,但如果非营利的公家机构也依样画葫芦,那岂不天下大乱,倘若税务机关,以业绩为导向,三不五时来个施压胁迫,您说,后果会怎样?这绝不是为危言耸听,协商之名,由来已久,且官员亦曾经大言不讳,仿佛协商是理所当然,仿佛协商方能解决具有争议性的税务困扰。

看看官员如何以协商之名,行胁迫之实,颜先生工厂设在大陆,台湾有一个办事处。2005年一天,税捐处突然前来,表示依照营业所得,推算公司税这个部分缴得不够,必须补缴,并表示他们核算出来金额是20万。颜先生不疑有他,20万就给了!可是一星期后,这位税务人员又来了,这次他说:你这个案子,我呈上去,上面说20万太少了,再多一个零变200万!他又说:你经常进出大陆,劝你这200万还是缴一缴,不然会被限制出境,因为税金差超过50万,算是欠税大户了。颜先生回他「这不是逼我把公司收了!结束掉?」国税局的人笑一笑,很干脆的回一句:这是你家的事啊!

十几块的价差,点出了人性以及环境趋势下,穷人不得不面对的困境,而20万到200万的税单倍增,凸显了人性的贪婪,还是制度的崩坏,有哪个官员愿意说个明白。

纵容协商,胁商甚至黑箱,是国家在缺钱下合理化可以要钱的管道吗?财政部很清楚却从来不正面回答,更甭谈哪位官员受到惩处或究责了。

当弱势团体,无法获得公平的对待,这不叫文明,而公权力假藉任何名义,对人民迫害与掠夺,就是威权,面对威权与野蛮,您怎能无感。想想20万与200万的落差,不禁令人怀疑,到底我们是生长在哪个年代,漫天喊价的税单,会不会太夸张。

照片来源:Unsplash

更多汇流新闻网报导:

【投书】解析吴敦义内心之宝宝心里苦,只是宝宝不说

【投书】民进党一党欢庆万民悲!

【汇流笔阵】
CNEWS欢迎各界投书,来稿请寄至[email protected],并请附上真实姓名、联络方式与职业身份简介。
CNEWS汇流新闻网:https://cnews.com.t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