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1857.jpg 

(今天换儿子上场.......乱下广告,连他都生气了)

百货之父John Wanamaker有句名言:『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因为崴爷自己经营广告公司,也创立自有品牌,算是跨界在「广告和厂商」之间,我深深理解『做出产品不难,但要如何有效行销、如何精准投资广告,才是大学问。』有时可能因为「无效」的行销广告费,让创业家莫名其妙的就亏了一屁股钱。

崴爷以自身的经验,『负面表列』了几个重点,给创业家们一些参考。

1、媒体『广告业务』听听就好
媒体的「广告业务」靠佣金、奖金维生,所以当媒体业务天花乱坠的唬烂自己的广告效果有多好时,你可千万不要被耍得团团转。

在选择购买广告时,崴爷一定会作功课:看看有没有「相似」产业客户,也投资过这个媒体、他们广告后续的效果如何;通常广告有效的话,应该会持续的加码(如 果只看他们上过一次广告,就没第二次,代表这广告媒体是无效的);此外,如果发现他们有持续下广告,就要研究一下他们选择哪种形式的广告表现。

另外,崴爷提醒『不要当广告业务的白老鼠』,有些业务会特别推荐一些新的广告项目,告诉你现在买「价格真的很优惠」,但都没人试过、也没有任何成功案例,所以,你干嘛要当第一只被他们试验的白老鼠呢?

因为光是同一家媒体的广告,不同方式的广告,效果差异就极大,你还是选择成功案例比较多的形式吧!

2、『广告公司』或『行销人员』要合脚
有些广告公司和内部行销人员,会给老板一份很漂亮的媒体行销规划,洋洋洒洒、无所不包,但仔细的检核下来,许多的项目都是「无效」的,『为作广告而作广 告』是功力不够的『广告人』的盲点;「大广告公司」(或大广告公司、大品牌出身的行销人)擅长花大钱、打品牌形象,但不见得能回馈满意的投资报酬率;「小 广告公司」(或小广告公司、小品牌出身的行销人)通常专精在某些领域,但却不擅长操作整合行销的广告,所以 挑选适合『现阶段』的合作对象是很重要的。

3、关于选择『广告媒体』
『网路』:崴爷自己只会选择『苹果日报APP/NOWNEWS/东森新闻云/联播网/脸书/关键字』这些都有比较高的成功机率,其他的网路广告崴爷也都试过,但效果不彰。另外『盖版广告』完全不建议,浪费钱!

『平面』崴爷目前大概只会考虑『苹果日报』,如果是高龄产品、保健品,目前自由、联合、中时还有一点效果。但切记,平面广告有效的不是「广告稿」,而是『议题式广编』。

『电视』….那不是新生代的创业家花得起的,除非你的产品通路够广、毛利较高、只打品牌不在乎业绩,否则崴爷建议完全不必考虑。


记得!! 买广告不是买菜~~别只顾便宜
『再便宜的广告,没效果就是浪费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