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率先报道

【星岛日报报道】欧美疫情大爆发掀华人「大逃亡」,当中不少人取道本港经深圳湾口岸返内地,惟口岸疏导人潮措施不足,本报前日独家报道北上港人困人堆苦候句钟担心染疫后,内地媒体相继报道多宗经该口岸入境的确诊病例,包括一名十三岁瑞士留学港童,口岸为防第二波疫情,昨迅速改善分流措施,让无病征港人迅速通关,又增建「方舱」检测室检验返国人士,矢志从「国门」堵截所有患者,分流措施相信可纾缓口岸压力,避免出现「逼爆」场面,让过关人士安心又放心。

本报前日报道「深圳湾口岸成防疫漏洞」,指出不少海外华人为避疫乘坐航机抵港,经深圳湾口岸返回内地,但有港人上周六北上发现,深圳海关人员未因应人潮加开检疫通道,人群紧密聚集等候逾一小时,担心集体感染。言犹在耳,当局公布三宗经该口岸入境的确诊病例。

内地媒体昨报道,在瑞士就读中学、原居深圳的十三岁香港男童,本月十三日从瑞士苏黎世乘坐CX382航班,翌晨抵达香港,转乘商务车经深圳湾口岸到内地,惟因健康申报卡表明曾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深圳关员遂采集鼻咽拭子和血液样本,并将其送院观察,当晚证实染疫。

另外,常住广州番禺的六十四岁法国籍男子,本月十二日从巴黎乘坐汉莎航空LH1041、LH796两个航班,翌日抵港转乘的士前往口岸,先后被送往深圳及广州的隔离点,十五日被送返住所隔离,同日经检测证实染疫;三十一岁姓刘内地男子则于本月十四日从菲律宾抵港,转乘的士到达口岸后,被送往隔离点观察,翌日送院证实「中招」。

返国人士接连染疫,深圳湾口岸及多个部门昨宣布即日成立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指挥部,将所有入境人士分流,其中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密切接触者等人,将在工作人员协助下穿上防护装备,由救护车送院检查。

没有症状人士则分为两类,当中持香港证件人士经确认过往十四天没有国外旅居史,可直接通关;持护照人士则须按照住址分流,居于深圳的人士会被带往口岸户外范围,在十间迅速搭建而成的「方舱核酸采样房」接受防疫人员采集样本,之后接受家居或集中隔离十四天,居于广东其他城市的人士则被送往酒店采集样本,再由专车送往所在城市,由当地防疫部门跟进隔离措施,外省居民会先行安置,并进行检测,确定无染疫后再送至公共交通站点,由所在地部门跟进个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