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长当选人韩国瑜;选前之夜▼。(图/记者屠惠刚摄)

▲高雄市长韩国瑜出书,透露自己选举的心路历程。(图/记者屠惠刚摄)

文/黄光芹

做完口述的那个中午,韩国瑜站在阳台上,跟我讲的最后一段话是:「高雄市民很勇敢,敢把票投给我,万一我做不好,怎么办!」从他的眼神中看得出,他有极大的压力!

压力大,代表他想尽心尽力去做,态度无可挑剔;但若最后结果不如人意,他势必会受到选票的制裁,我也会加入批判的行列;届时,恐怕最难过自责的,将会是他自己。

这本书,原本在二○一八年八月就要进行。李佳芬和韩冰也大力支持。然而,就在韩国瑜要进行口述的前一刻,我发现他面色凝重、若有所思,显得很犹豫,我主动喊卡,不想勉强他。

现在回想起来,他有三难。第一,选举结果尚未揭晓,万一他选不上,坊间却留著他的书,他会觉得尴尬;再者,依他的个性,绝不希望有人将他塑造成「自幼看鱼儿往上游」的政治人物;另外我猜,人的一生难免犯错,要他在选前因为出版社要求,将过去种种一吐而尽,他还没有准备好。

直到选后,我再提起发生在二○○四年一月三日的那起车祸,他已经能够坦然面对,并鼓励我写进书里。我相信经过一场选战的洗礼,韩国瑜已完整交出六十岁之前的「体检报告」。(按:根据判决书记载,晚间十点五十分,在云林西螺开车行经路口时,撞上一辆时速九十公里以上的重机,造成重机后座的白姓男子颅内出血,数日后宣告不治。韩国瑜被处以有期徒刑六个月,得易科罚金,缓刑两年;重机骑士因无照驾驶,另被以过失致死罪判刑。)

▲高雄市长当选人韩国瑜;选前之夜▼。(图/记者屠惠刚摄)

▲高雄市长当选人韩国瑜的选前之夜。(图/记者屠惠刚摄)

我一九八九年开始跑立法院新闻,韩国瑜一九九二年底当选、隔年进入立法院。我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他总是穿著一件不合身的大西装,眼镜下目光锐利,像只政治愤怒鸟,样子并不讨喜。

再看到他时,他现身战场,因北农风暴,与段宜康和梁文杰战得不可开交;尽管后来他因王世坚议会质询事件而一炮而红,但我只是个观众,隔著电视萤幕看好戏罢了。

当发现他像「基度山伯爵」回归,简直判若两人,连面相都改了,是在他参选国民党主席,到我的广播节目中受访那时。每一次,他上完节目后的点阅率劈哩啪啦窜升,没有两万、也有三万,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他竞选高雄市长,没有高、只有更高。「韩国瑜现象」在当时早已形成,只是没有料到到最后竟然摧枯拉朽,汇集成一股韩流。

韩国瑜与媒体交好,并非源自于他有任何高明的公关手腕,而是因为他仗义、正直、公道、不喜欢欠人情的个性。我天天都在发通告,看过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他是唯一一个面对恶质媒体人,以威胁利诱手段抢通告,而没有倒过的人。光就这一点,我对他刮目相看。

▲▼             。(图/记者洪正达摄)

▲韩国瑜在台湾各地刮起旋风。(图/记者洪正达摄)

从韩风刮起,产生西瓜效应,一直到他当选,「韩国瑜旋风」方兴未艾。接受我访问的政治人物,不分蓝、绿,有一个共同现象,就是韩国瑜上身,不是津津乐道他的「韩国瑜模式」,就是拿自己与他类比,误以为自己也可以变成「韩国瑜第二」。

就我看来,没有人可以复制「韩国瑜模式」,包括他自己在内。他的政治旅程已迈入下一个阶段,必须创造另外一个「韩国瑜奇迹」,否则过去的韩国瑜,会很快打败现在的韩国瑜。

张五岳教授的序文中,对于究竟是「时势造韩国瑜?还是韩国瑜造时势?」持保留的态度;我认为当然是后者。但是,人就是人、人绝不是神,政治人物尤其要有这样的自觉,否则总有一天会被赶下祭坛。这一点,韩国瑜十分清楚。

韩国瑜、李佳芬和我,之所以愿意接受时报出版的邀请,共同完成此书,是因为我们三个都是老时报人,自然有一份情义在。由于时间相当赶,连采访在内,我前后只花十天就撰写完成。我坚持以二○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分界点,我可以记录韩国瑜之前的历史,但之后我必须抓紧媒体人的角色分际,持续监督他。

诚如韩国瑜自己所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就让我们跟著秃子走,看看秃子可不可能一直跟著月亮走?

本文摘自《跟著月亮走:韩国瑜的夜袭精神与奋进人生》/ 韩国瑜, 黄光芹(高雄市长、媒体人)/时报出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