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和積食都是寶爸寶媽們十分熟悉又頭疼的小兒餵養問題。在青島出版社《寶寶脾胃養護食譜》一書中,中醫師不僅從根源上分析原因,還推薦了實用食療方,一起來學習一下。

  厭食

  厭食,就是不愛吃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但爲啥自己家的“熊孩子”就是不愛吃飯,不吃飯也不餓呢?除了孩子吃食不節制、家長餵養不當外,小兒脾胃虛弱是重要原因。

  餵養不當會影響脾胃健運

  有些家長缺乏科學的餵養知識,比如嬰兒時期沒有按時添加輔食,孩子的咀嚼能力明顯低於同齡孩子,嚥下的食物難以消化食物,而導致脾胃功能下降,進而導致孩子厭食;或者孩子過度食用高油脂、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使脾胃受損,不能正常地發揮運化能力,從而導致厭食。

  孩子無節制飲食會造成脾胃受傷

  “乳貴有時,食貴有節”。如果飲食沒有規律、沒有節制,會導致脾胃受傷,受納運化功能減弱,從而出現厭食。

  導致孩子厭食的其他原因

  缺乏微量元素鋅。當孩子缺少微量元素鋅時,胃黏膜的消化功能以及味覺功能都會降低,導致食慾下降。

  氣候變化。天氣炎熱時,胃腸道中的消化酶活性降低,食慾也會隨之下降,如果沒有及時調節,孩子很容易就會出現厭食。

  慢性疾病。如果孩子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尤其是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腸炎、腹瀉及慢性便祕等,也可能導致出現厭食症狀。

  精神心理因素。家庭氣氛不和、家庭暴力、家中變故、家長對孩子過於嚴格或者漠不關心、孩子進食時受到責罵等,都可能影響孩子大腦的進食中樞,導致神經性厭食。

  對症食療對改善小兒厭食很有效

  小兒厭食的根源是脾胃虛弱、功能失調,又與飲食不節制、餵養失當關係密切,所以要先進行飲食調理,比如糾正孩子不良的飲食習慣,給孩子提供適宜的進餐環境等,調養好孩子的脾胃,厭食症狀就會大大減輕。當然,家長在給孩子進行食療時,也要分清證型,對症食療纔會取得最佳的效果。

  【推薦食材和藥材】

  黨蔘、薏米、芡實、山藥、蓮子、大棗、茯苓、白朮、扁豆等。

  茯苓奶茶

  材料:茯苓15 克,牛奶100 毫升。

  做法:將茯苓研爲細粉,用少量涼白開水化開。將牛奶煮沸,衝入茯苓中,調勻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補虛養胃。脾胃虛弱的厭食患兒每天早晚喝一次,可有效改善症狀。

  積食

  積食也是小兒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積食在中醫學裏也叫食積,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也就是西醫常說的胃腸功能紊亂,在嬰幼兒中發病率很高。特別是上了幼兒園的孩子,隔三岔五就會出現積食的問題。那麼積食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孩子管不住嘴

  小孩子的自控能力差,遇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停不住嘴。如果家長沒有做到很好的監護,孩子一不留神就吃了很多東西,無形中加重了腸胃負擔,導致積食的發生,孩子的免疫力也因此下降,容易受外邪入侵而生病。

  餵養不當

  有些孩子吃的並不多,也發生了積食。這是因爲給孩子吃的食物過於油膩,或蛋白質含量過高,或孩子的零食種類太多太雜,導致小小的脾胃受損,積食就形成了。

  快速判斷孩子是否積食了

  小兒積食的危害這麼大,家長們是不是特別想知道自己的寶寶有無積食?請按照以下流程逐步檢查,進行判斷:

  小兒積食的飲食療法

  3歲左右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兒積食。不太嚴重的積食,多是由於飲食不節所致,最好是靠飲食來調理。如果積食比較嚴重,比如伴有嘔吐、腹瀉等症狀,建議去醫院諮詢兒科醫生進行治療。一般輕度積食的患兒經過控制飲食,很快就可以痊癒。

  蘿蔔籽水

  蘿蔔籽,又名萊菔子。大家都知道蘿蔔是理氣、消食、下氣的佳品,其實蘿蔔籽消食下氣的功效要比蘿蔔強很多,能消食除脹,如果孩子因爲積食導致發燒、腹脹、大便幹,家長就可以用蘿蔔籽給孩子煮水喝。

  材料:蘿蔔籽10克。

  做法:將蘿蔔籽打碎,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煮15分鐘,去渣取汁即可。

  用法:每日1劑,當水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