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中,有一个镇馆之宝——唐鎏金铁芯铜龙,它曲身飞舞的姿态犹如从天而降,“龙”的形象被表现的活灵活现。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当年此宝出土的时候,一共出土了两件唐鎏金铁芯铜龙,可是第二件铜龙,却被专家们锁在了库房之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第二件铜龙残缺严重而无法修复,经过将近30年的辛苦研究,专家们终于找到了修复的方法,到底是什么方法呢?今天就让小编给您揭秘。

  唐鎏金铁芯铜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草场坡,出土的时候一件完好一件残缺,而且残缺的哪件,残得十分厉害。经过专家们后期的清理,完整的这件重2780克,而残缺的这件所有残片加起来也只有1707.2克,如果这两件鎏金铁芯铜龙大小相近的话,那就说明至少缺了一半,残缺度也就达到50%,所以修复难度极大。但幸运的是,龙头还是完好的,除此之外,还有两件躯干,两件龙爪,一件断指。于是专家们就根据这些残片,开始了漫长的修复研究工作。

  专家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确定“残缺龙”的造型,在历史上关于“龙”的形象有很多;最开始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释意还很模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之后到了唐朝,关于“龙”的形象具体了一点,在《唐年补录》中记载:“凡长十余丈。鳞鬣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到了宋朝,“龙”的形象就清晰了许多,罗愿在《尔雅翼》记载的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而这种形象也一直延续到了明朝;后来,李时珍在“宋龙”的基础上又具体了一些,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背有八十一鳞……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于是,根据史料记载和另外这件完整的鎏金铁芯铜龙,专家们研究出了三大修复绝招。

  第一步:以完整的鎏金铁芯铜龙为标准制作模型。因为对于文物的修复,必须要保证“三性”原则,就是审美性,历史性和原真性,因此就要求在修复过程中不能凭空臆测,每一道工序都要有理有据。所以先按照完整鎏金铁芯铜龙做一个可以调节的木架,然后将残片放置在对应的区域,最后用陶泥将残缺的部分填充完整,这就得到了缺失的部分,再然后将陶泥定型烧制出来,最终可以基本还原残缺的鎏金铁芯铜龙的造型。

  第二步:还原真实的材料。为了将其原貌展现出来,肯定不能用陶瓷,所以第一步用陶瓷确定造型之后,接着就要还原真实的材料。因此,专家们先用定型的陶瓷翻制模具,然后用这件模具浇铸铜件,之后再将新浇铸铜件的断截面修齐,用铜销轴将残片连接。

  第三步:打磨和镀金。由于整体是拼接而成的,所以和一体成型的相比有个硬伤,那就是连接处容易形成“病变”;即使是再高超的工艺,也难以100%还原真实的材料,所以时间一长,不同材料之间就会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导致“病变”;因此专家们决定“自残”,就是将拼接处进行整体的打磨,这样虽然对文物有些损伤,但是从大的方面考虑,这样让新旧材料之间可以有所融合,能降低后期发生“病变”的概率。最后就是用传统的手法整体镀金,并且适当做旧,保证和另外一件在视觉上形成统一。

  这件残缺的唐鎏金铁芯铜龙,从出土到修复用了整整30年,其中无数的困难和巨大的压力,是我们这些外行人所无法体会的;文物修复工作者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往小了说是为了修复完整提高观赏价值,但往大了说那就是为了重现千年以前的辉煌,所以让我们向这些文物修复工作者们致敬——是你们找回来我们的昨天,让我们知道了先人曾经走过的自信而笃定的脚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