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我们都喜欢去看别人的vlog或者是自己去拍,通过volg是可以去分享自己的生活给她(他)人看的,那么是为什么引起这个风潮的呢?


毋庸置疑,现在是短视频的年代,相信各位的手机里一定有一两个私藏的博主,每天在睡前进行「舔颜」「膜拜脑洞」「被种草」……的各种日常。

在短视频形态饱和的今天,经历过2017年爆发的短视频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我想在千禧一代当中正悄咪咪流行的视频日志——VLOG或许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毕竟「记录与表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而vlog能让记录生活变得更加具象。不知道你是否有一样的感受,生活空虚的目头经常花很多时间在「浏览」别人的生活上面。

当定格的照片和文字无法满足更多维的需要,一种新的记录方式悄然兴起。"VLOG",顾名思义就是Video Blog,把你本来用文字写出来的生活日记换了一种形式,拍成各种生活小片段,剪辑成短片Po上网。如果平时有在Youtube上看视频习惯的人,应该不难发现,以前我们追的美妆博主、时装博主,统统都成了「生活类博主」。

本期栖目除了介绍VLOG的历史,还将带你走进中国vlog第一人「冬瓜」、vlog红人「井越」及美少女网红鼻祖dodolook误打误撞的vlog走红之路,一起探寻vlog如何成为内容市场的新秀。

Vlog的另一个隐藏名字其实就是小时候最爱用的作文题目——「我的一天」。短视频是「编剧+剪辑」,直播是「无编剧+无剪辑」,而Vlog大体是「无编剧+剪辑」。

打开相机摄像头,记录的就是自己的真实、自己的日常故事。无需去刻意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也无需去过分考量自己要呈现或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只需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来。因为在记录过程中,一旦它丧失了「真实」,也就失去了vlog的意义。

剪辑、配乐、加上旁白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通过对琐碎生活片段的再整理、再编辑,对真实生活进行全新的梳理,有选择性地筛选「值得被记录」的瞬间,重新构造回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

而当完整的vlog完成时,重新回放记录下来的片段,就像从局外人的角度重新回顾了一番自己切切实实已经经历过的真实生活。那些不经意间被记录下来的精彩瞬间,会被重新点亮并放大。而那些消极的情绪,悲伤、沮丧、焦虑……则会幻化成为反思和反思,让vlogger从这过程中获取继续前进的能量。

「生命的质量在于感受」,这应该是所有vlogger尝试拍摄并坚持拍摄的根本原因吧。

2012年,YouTube上出现了第一条Vlog。起源于YouTube的vlog诞生原因事实上是美妆博主詹姆的一次「偷懒」。苦于每天重复回答问题,詹姆索性录了一支碎碎念式的QA(提问回答)视频,没想到意外爆火,自此Vlog开始在社交网路蔓延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极具辨识度的视频类型。

YouTube教父级的vlog博主非Casey莫属,他被vlog玩家称为vlog之父,曾经连续600多天坚持日更vlog,真正将vlog做成了一种对于生活的记录。现在Casey作为职业的vlogger,已经在youtube平台拥有了超过800万订阅者,算得上是世界级网红。

在Casey出现以前的vlog相对比较粗制滥造,基本以整蛊视频花絮的形式出现。而目前,无论是国内外,vlog创作领域进入了一个「后Casey时代」,都开始向正能量内容、日更形式、影视化风格趋近。国内vlog红人井越说:「Casey的影响力太大了,以至于很多国内vlogger都认为『vlog里必须要放一些空镜、延时摄影、航拍、并用jazzpop做背景音乐』。其实这些元素在Casey的vlog之前都挺罕见的。」

这种类「真人秀」的视频经由5年的发展,已经从2013年youtube每天区区200余条的上传暴涨至2017年的每小时2000余条。对于全球范围内的95后甚至00后来说,vlog已经逐渐成为了他们记录生活,表达个性最为主要的方式。如今vlogger甚至已作为美国青少年最想成为的职业而存在。

这个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的「舶来品」,早在去年就借由互联网的大风吹到了国内。但起初,只是在留学生、自由职业者、影视爱好者等小规模的群体中风靡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第一批95后刚满20岁,成为了内容消费的主体,正处少年时代的他们正是见证短视频升级发展的一群人,而内容形式的变迁同样脱离不了95、00后的烙印。无论从个性化的精神需求、极富人格的社交表达还是对信任关系的追求,不可否认的是,95、00后对短视频的偏好正悄然发生著改变,而这种趋势正是「人格化」。

极致人格化短视频形式的代表「Vlog「由此从Youtube走入了国人的视线。不难发现,在我们手机常用app中,无论是社交媒体如微博、二次元社区如B站还是短视频社区如小影,都已经能看到大量Vlog内容。

而更为直观的则是指数,从2016年底开始一直到今天,关键词」vlog「带来的百度搜索数据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从开始到现在,这中间只不过一年有余。

真正让更多人了解到vlog并加入到vlog创作中的,是一系列集vlog社区、vlog剪辑、视频滤镜于一身的手机app的出现,比如「一闪」「猫饼」「VUE」等等。而一条名为《一闪3.0:成为创造者》的宣传片,更是瞬间激起年轻群体的创作热情,掀起了vlog热潮。

「摄影是记录一个瞬间,电影是记录一个故事,那么vlog就是记录一个灵魂。」——冬瓜

微博#vlog#超级话题主持人,被称作「中国vlog第一人」的冬瓜,在加拿大学习影视传播艺术专业的他,最早在2016年4月份开始尝试的vlog的制作。「那时国内还没什么人做,我抱著一种挑战的心态。其实,我在现实中就这个样子,vlog这种表达个人的视频形式再适合我不过了。」

冬瓜的VLOG和大部份其它国产的VLOG不同,他的VLOG更加的接地气,而且观看他的VLOG真的会让人心情变好。冬瓜经常在各国各地穿梭。所以看他的VLOG基本上可以跟著他看很多不同的地方,极其有趣。

「vlog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以vlogger为主角展开的故事。vlogger要经常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井越

井越开始拍VLOG的契机是因为在youtube上关注了不少vlog博主,他发现vlog作为一种表达意见和展示生活的方式,要比单纯的文字或图片更加直观,制作起来也更加有挑战。「表达」和」挑战」一直以来都是井越热衷的事情,所以自然而然地就参与了进去。

Q:有没有想纠正大家对vlog的一些误解?

井越:我觉得大家对vlog最大的误解可能在于「总认为vlog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vlog并不一定有延时摄影,并不一定要拍摄自己正在往前走的脚,也不一定要拍自己在这一天内都吃了什么饭。整体叙事方式也不一定是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希望每个人在做vlog前都能静一静,想想哪种风格,哪种镜头语言更合适自己,更表达力或创意。

八哥哥:最大的误解是「 vlog 展现的是拍摄者的真实生活」。vlog 里的生活一定是经过修饰的生活(并不是说 vlog 就一定比生活好,很大程度上两者不能比较)。生活中的我惧怕镜头,并且不善于分享快乐。但快乐都是真的。

Q:每天追看别人的vlog,你觉得是出于什么原因?

井越: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有窥探欲吧,何况视频女主长得又还成(悄咪咪秀恩爱)。观众对vlogger本身的喜爱在增加了自己窥探欲的同时还能抵御vlogger初期作品中传达出的尴尬。

八哥哥:陪伴感吧,看著别人吃喝玩乐,好像自己也玩了一遍,像别人帮你划 to-do-list 一样。同时 vlog 对很多人来说也是相当具有启发性的,「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Q:给想要拍vlog的朋友们一点小建议吧。

井越:我不是特别觉得我的水平足够让我有资格给其他人提供什么建议。如果有建议的话可能是:「让自己的vlog摆脱不讨喜的自恋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想清楚解决方法再拍的话可能会有帮助。

八哥哥:时刻提醒自己没人关心你的生活。既然是发在社交平台上那么多多少少都会有被更多人看到的期望,但如果视频的内容是对日常的如实记录和堆砌,事实上,没有多少人的生活真正有趣到值得被展览。vlog 说到底和照片文字一样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硬要追求这种「最近好像突然流行起来」的表达形式也没有更多意义。

「在作品中我是精灵鬼马的dodolook,在生活中我是成熟稳重的赵飞云。」—— dodolook

2002年前后,国内互联网还在蹒跚学步,赵飞云就开始了自己最早期的自拍创作,4年后,她以网名dodolook正式在网路中发表照片作品,2008年,创意的触角从平面伸向影片,制作出了一系列有趣又生活的自拍短片,更得到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地区网民的追捧,一度成为两岸媒体的「现象级」新闻人物。至今,dodolook的创意影片已经超过1000支,总之,papi酱那些套路,dodolook十多年前就玩过了,算是真正的短视频网红鼻祖。

这姑娘不仅长得漂亮,声音好听,制作的短片也很有创意,涉猎广泛:从模仿秀、搞笑、创作、纯自拍、化妆教程到生活日记样样都有。销声匿迹了将近十年,直到2016年来才在美拍上重新走红。她在美拍上的话题#60秒d日常#意外地火爆,有三万多人参与,用这种有趣的方式记录生活。她每天都为自己录制一分钟,记录下生活的瞬间。

拍#60秒d日常#的dodolook虽然从未提及过vlog这种视频日记形式,但是她的创意误打误撞早了国内一两年,在美拍上成为了vlog第一次走红的契机。

从2017年开始,Vlog的这阵风飘到了中国。但就目前国内市场而言,相比火热的抖音和快手,Vlog依旧还是一个极其小众的市场,Vlog在中国的市场需要培育,商业价值和想像空间将会非常有潜力。作为内容形式的一种,Vlog的商业变现逻辑也非常清晰:通过广告和流量变现。

简单来看一下比较火的Vlogger他们和品牌合作的形式。

▲vlogger竹子与渡鸦科技智能音响合作▲

从以上视频的用户反应来看,视频的互动量比较高,不难看出粉丝对 vlog 形式的广告接受度非常高,这背后很大原因归功于粉丝对 vlogger 的视频内容的认同,某种程度上也让品牌对投放的效果更加可控和可以预见。

在短视频的风口上,vlog的兴起也是近年来短视频的重要表现之一。拍摄设备的弱化、后期剪辑的简易化,一部手机、几个app就能完成一条从拍摄、剪辑、配乐等一系列完整的vlog制作流程,人人都可以是记录生活的vlogger。

▲各类vlog剪辑APP▲

但是为什么直到今天仍然以小众的形式存在著,而始终没有像快手、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呈现方式火爆全网呢?

「记录美好生活」、「记录生活记录你」,从抖音、快手的slogan来看,这两个平台上的短视频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作vlog的一种。但是由于15秒的限制,似乎更契合现代人短、频、快的信息接收方式,且抖音快手上的视频更偏向于娱乐化,大众化,也更容易大面积地传播开来。相反,vlog在这方面就缺少了一些优势。

其次,对于vlogger来说,持续性的内容输出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大的难题。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朝九晚五的工作、学习才是生活的常态,一味记录琐碎平实的日常很容易流于疲乏,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观看者来说都会较为容易陷入一个疲软的状态。

由于拍摄、剪辑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成本,vlogger还需要平衡日常工作与制作vlog之间时间上的冲突。不仅如此,不少小有成绩的vlogger还容易陷入「真实自我」与「他人眼中的自我」之间的矛盾中。

Vlog到底是用来记录生活拍给自己看的,还是为了分享给别人、收获观看者的喜爱进而成为被评价、被审判的作品?这是每一个vlogger以及决定成为一个vlogger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8年vlog究竟是否会像抖音快手风靡全网,还是陷入瓶颈难以前进?你愿不愿意尝试拍一条vlog呢?对于vlog在国内的发展,大家又有哪些看法?欢迎留言评论,和栖目的小目头我一起进步哦!

VX公众号:栖目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