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春季裏最受人們重視的節氣,更是一個尤爲重要的養生節氣。

想在清明前後這段時間裏學會養生,達到強身健體、防病長壽的效果,昨日給大家介紹了飲食的原則——“兩多一少”,今天再給大家介紹的是兩款養生茶。

中醫健康行·名醫在身邊·健康60秒

黃芩茶

黃芩用於溼溫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溼熱瀉痢、黃疸等症,因此具有清熱燥溼的功效。對溼溫發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溼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對於溼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黃芩故事

李時珍生於明朝嘉靖年間,自幼聰明伶俐,好學上進,小小年紀就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門庭。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李時珍十、六歲時,他突患急病,咳嗽不止,並且久冶不愈。隨着病情加劇,他每日吐痰碗餘,煩、渴引飲,骨蒸勞熱,六脈浮洪,方圓百里的名醫都束手無策,認爲其已無藥可救。眼看小時珍生命危在旦夕。

正在李時珍的父母悲傷絕望之際,村子裏來了一位從遠方雲遊到此的道士,這位道人白髮長髯,頗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味道。聞言道人專治疑難雜症,小時珍的父母急忙把道人請到家中給他看病。道士給小時珍號了脈象後,捋捋長髯說: “不妨,不妨,此病只需服用黃芩30克,加水兩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癒。“時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藥。奇蹟出現了。半月之後,小時珍身熱全退,痰多咳嗽的症狀也消失了,身體逐漸恢復健康。一味黃芩居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

李時珍深感中國醫學的神奇,更對這位身懷絕技的道士欽佩不已,從此,便跟隨道人刻苦鑽研醫學,讀遍歷代醫書,踏遍高山大川。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時珍終於在醫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爲醫林一代宗師。在他編著的《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對救了他性命的黃芩這味中藥推崇備加,稱之爲“藥中肯綮,如鼓應桴,醫中之妙,有如此哉!

黃芩茶

做法:黃芩6克,綠茶3克,將黃芩用200毫升水煮沸,然後用它來沖泡綠茶,5~10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清熱燥溼、瀉肺火、解毒、利尿、降壓、鎮靜等功效。

桂圓紅棗茶

桂圓因其種圓黑光澤,種臍突起呈白色,看似傳說中"龍"的眼睛,所以得名。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的滋養補益作用 :

桂圓原產於中國南方,是亞熱帶的珍果之一。漢代以前即已栽培。傳說南越王趙佗曾以桂圓進貢給漢高祖。《南方草木狀》對其生、形態作了具體描述。對其保健功效,李時珍說"食品以荔枝爲美,滋益則龍眼爲良"。食籍也多有記載。今爲民間常用滋補食品之一。

據史料記載,紅棗是原產中國的傳統名優特產樹種。經考古學家 從新鄭斐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棗核化石,證明棗在中國已有8000多年曆史。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紅棗發酵釀造紅棗酒,作爲上乘貢品,宴請賓朋。紅棗的營養保健作用,在遠古時期就被人們發現並利用。

桂圓紅棗茶

做法:桂圓紅棗各5顆,用沸水沖泡。最好將紅棗劃開。

功效:具有補心脾、益氣血、安神、潤肺等功效,主治倦怠無力、失眠健忘。

指導專家

曾科學

鍼灸康復科

副主任中醫師

曾科學,醫學博士,國家第四批援加納醫療隊專家隊成員、第五批柔性援疆專家隊成員、國家首批中醫藥外向型骨幹人才、第二屆嶺南中醫臨牀名匠“針發名匠”、廣東省青年崗位能手、第二批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

編輯:黃詠欣 責編:李朝 視頻後期:李朝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