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家乐福中国曾与腾讯达成在华的战略合作协议,腾讯携手系下永辉甚至于家乐福达成了潜在投资的协议。

有意思的是,一年多时间过去,这场悬而未决的联姻,竟然判了家乐福中国的「改嫁」。

因此,相对苏宁接盘家乐福中国,我更想在这里换个角度,聊聊「新郎」不是腾讯系——家乐福与腾讯/永辉「婚约」作废的背后。

一、待字闺中,未嫁之前,主动权在家乐福。我认为,首先可以想见的一点是,家乐福看重苏宁的不是它的实体店运作经验,而是价格。

换句话讲,之所以有此变化,腾讯与永辉出的价格要比苏宁的还要低;又或者是双方在之前的收购接触中存在重大而不可调和的理念及价值冲突。

要知道,在对家乐福的投资中,相对腾讯,永辉才是收购成功后那个负责运营、管理的主角~之于与永辉超市业态重合度非常高的家乐福卖场,永辉拿下它的「必须性」相对缺乏大快消业态的苏宁,本来要少得多。

但是,这个原因,并不足以借势,腾讯/永辉何以终止已长达一年多时间的投资家乐福的初始协定。

二、那么问题来了:腾讯/永辉,又或者是京东,为何不拿下家乐福?

其一,就腾讯而言,它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在与阿里的线下实体抢购战中,硬生生的通过买买买,构建起了一个足以抗衡阿里的新零售阵营。但是,面对全中国有超过200家门店的,在中国零售业及外资零售企业中如此具有标杆意义的标的~家乐福,战略合作协议都签了,那它为何不狠狠心,拿下家乐福呢?

1.财务投资回报不理想?众所周知,腾讯的投资带有比较明显的财务投资特征,但是,在新零售运动中的几起典型投资中,腾讯至今的财务投资回报并不理想。比如,投资步步高时,每股作价17.11元,而今步步高的股价是8.19元(6月21日收盘价,后同);投资海澜之家时,每股作价10.48元,而今是8.98元……在永辉超市上的投资还不错,投资是8.81元/股,而今是10.61元/股,不过永辉的股价也是在腾讯投资差不多一年之后,才涨到当初收购价之上的。

2.实体零售与腾讯业务及生态整合效果不理想?与投资京东、拼多多等偏线上零售的企业不同,腾讯通过开放流量入口等方式,能够起到的加持效果要大得多;与阿里/苏宁投资线下零售企业也不同的是,阿里/苏宁的核心主业就是零售,是故在技术、数据、流量、支付等等之外,能够赋能输出、整合增效的东西,要更接近零售本质的多。而就腾讯而言,它主业不是零售,也缺乏供应链等事关零售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东西,挑战自然也会大得多。是故,腾讯对外投资实体零售,往往需要以腾讯+京东,或者是腾讯+永辉等方式联手投资。

3.嫌弃家乐福中国外强中干,业绩下滑,连年亏损?如今的家乐福营收下滑,还连年亏损~2017年营收424.47亿元,亏了10.99亿;2018年营收299.58元,亏损幅度尽管有所收窄,但也达到了5.78亿元。

4.远美近丑,前期接触中,发现双方理念差异及整合难度过大?

5.对线下实体零售商业的投资评估逻辑生变?

6.战略投资方向转变,比如转TO B之心,路人皆知?

7.实体零售交给阵营内的京东、永辉等?

……

其二,可是京东和永辉又为什么不出手呢?

永辉接下来的战略重心在创新业态与小型业态上,而不是大卖场业态;再加上门店布局重叠,以及与苏宁易购缺乏大快消业态所不同的是,永辉自身本身就是做大快消及生鲜为主的零售业态的。这些应该是重要原因。

而就京东来讲,就如我之前所预判的一样,它大概率会在2019年憋足劲,交出「史上」最漂亮年报,在今年的对外投资上,应该会相对收敛与谨慎。

况且,除了家乐福这个标的之外,还有麦德龙中国业务、屈臣氏等头部标的开放出售竞购,在等著。

关于更多商业大势,以及大公司布局动作背后的商业机会等,关注李政权头条号主页相关专栏,或加入李政权「未来商圈」深聊。


家乐福属于大型综合超市,在中国国内超市中属于前列,在国内拥有约3000万会员,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24家便利店以及6大仓储配送中心,店面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由于电商的冲击,家乐福中国门店2018年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均较明显下滑,其中2018年营业利润4.12亿元,相较于2017年的10.44亿元,下滑近61%,2018年归母净利润5.78亿元,相较于2017年的10.99亿元,降幅达47.41%。

但考虑到家乐福中国丰富的线下运行经验及成熟的销售渠道,苏宁对家乐福中国的发展前景是持乐观态度的。趁低吸纳形成对家乐福的控股,对于以后合并双方的发展有极大的益处。尤其是结合苏宁的线上运营经验与家乐福的线下运营经验,相信这一组合会实现强强联合,获得不错的商业效益。


家乐福被收购是这个商业时代变迁的缩影。外资商超在上世纪末期进入中国和本世纪前10年来讲,都是每个城市的香饽饽,比如卖房子的,会说家乐福入驻,沃尔玛入驻,一般对他楼盘销售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当然现在也会有这样的噱头,但是就怕再大的楼盘在旁边,商超如果不努力,也有可能变成便利店,甚至关门走路,家乐福被收购就是这个背景。

纯粹的线下购物场景已经够不著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苏宁来了,苏宁从家电连锁,这两年疯狂的下拉线下商超,前面收购万达百货,这又控股家乐福,野心很足,家乐福卖的很便宜,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时代变迁,打败你的不是你的传统对手,而可能是天上的那朵云。

苏宁电商业务和京东阿里比起来不是同一个档次,但是在所谓新零售的背景下,优质线下卖场成为电商巨头的收购目标,所以苏宁要想突围,必须大规模的走在前面,苏宁小店,万达百货,现在家乐福,版图日益丰满,但是要整好这些新加入的效率可能低下的重资产项目,对苏宁来讲是挑战。

苏宁刚把投资阿里赚的100多亿人民币花光,这个战略从现在看是非常有意义和野心的,但是事在人为,结局我们拭目以待。


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家乐福公开的数字方面,在五六年前曾经有国有企业出价300亿,家乐福觉得太便宜了没卖,今天以48亿成交,大部分人都觉得太便宜了,但是交易双方都觉得很划算,是双赢的结果,导致家乐福低价出售的原因是多种的,有市场变化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的问题,如果说家乐福是被自己人搞垮的一点不为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机构臃肿,人力,办公成本巨大,特别是总部和各分部的成本占到了公司总成本的一半,2,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导致官多兵少,决策缓慢,观望的多,干活的少,决策反应链巨长,3,中高层管理人员拉帮结派,山头主义严重,不站队很难生存,4,人事管理混乱,买官卖官盛行,处长,店长,区长,总监等明码标价,反而靠真本事很难升迁,5,贪腐极其严重,从基础员工到课长,处长,店长,区长,采购负责人,层层贪腐,直至中国区的几位副总,无论是中国人,法国人都有自己的挣钱方式和目标,下一级向上一级进贡是普遍现象,各级领导公开向下级下达收受贿赂指标也是普遍现象;这些在家乐福是公开的秘密。

如果苏宁接手后不做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任由这些现象发展,恐怕对苏宁来说就是灾难的开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业务,不愿意承担责任,都在保护自己的利益,在中国国内的零售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尝试改革,即使是做一些尝试也是在作秀,应付一下上一级领导,家乐福总部也清楚中国区的乱象,但是很难做出有效果的调整,这种情况下卖掉是唯一的选择。


进一步丰富苏宁的新零售场景呗,补足了快消品这块的业务!第二个来说,家乐福的供应链对苏宁也有点价值


看著苏宁仅以48亿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心里浮现出当初那些被外资收购而消失的中国品牌,比方说香雪海、天府可乐,小护士、娃哈哈、苏泊尔等等,如今,大型综合超市的概念的创始者,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被中国企业收购了。让人不由得悲喜交集。

家乐福在中国的24年,是见证中国企业蓬勃发展的24年,也是见证欧美企业逐步被中国企业赶超的24年,当家乐福1995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店的时候,作为收购家乐福的参与者永辉超市,才在厦门开了一家叫古利微乐的超市。22年后,当家乐福的营业额是480亿人民币的时候,永辉超市最为中国第四大零售企业,营业是654亿人民币。

作为一个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前15年,是一个躺赢的企业。2006年,开设的门店已经超过了100家。但是躺赢躺著躺著就起不来了。2010年后,随著竞争对手的强大,网路购物的兴起。家乐福没有建设自己供应链的缺点被放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开始逐步陷入关店潮。

如果详细了解一下家乐福,就会发现山头林立、人浮于事、岗位臃肿、贪腐严重等各种帽子几乎都可以扣在他们头上。这也是我所说的,以前那种外资企业效率快、流程阳光、人员干练等各种高大上的感觉,正在被这些躺赢就躺著起不来了大外企准备打破。

是苏宁而不是前面谈的永辉来接受家乐福。背后是有以下的故事的。

1、苏宁投资始终围绕著以「零售」为主业,以「用户」为核心的业态扩张。

家电大卖场出身的苏宁,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完整的供应链建设和物流建设。前面收购了万达百货,迪亚中国,加上这才家乐福的收购。补齐了自身在百货和快消品类的「短板」。零售业是最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之一,苏宁此次比永辉以更高的价格收购家乐福,是以「用户」或「消费者」为核心进行的智能零售的全景布局。从此会形成以阿里系三江购物、大润发、欧尚;腾讯系永辉超市;苏宁系三家鼎立的局面。零售行业的大规模整合走向下半场。

2、无论电商怎么发展,快消品的市场都是线上线下平分秋色。

20年消费互联网的发展,让很多品类都完成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迁移。但是在快消品领域。尽管B2C电商已经发展到了天花板。线下的市场,还是占了一半的份额。以沃尔玛、大润发,永辉超市、家乐福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依然是各个城市线下零售的不可替代入口。在很多小区或者家庭,吃完饭后,家人一起去超市逛一圈消消食,也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苏宁一直线下为尊,网路销售也做的不错。这次收购家乐福,刚好可以弥补家乐福没有建立自己供应链的的短板,而家乐福有扩大了苏宁的业态场景。至于家乐福内部管理混乱的事情,对苏宁来说,肯定是铁腕清理,那都不是事。

综上所述,家乐福落在苏宁手里,比落在永辉手里更让人看好。


苏宁方面表示,家乐福中国庞大的线下场景资源,能够进一步完善苏宁全场景业态布局。苏宁易购将通过输出智慧零售场景塑造能力,与线上超市频道打通,实现O2O数字化经营。在商品品类方面,此次收购一方面能够实现苏宁易购大快消类目的跨越式发展,产品品类将得到极大的丰富,有效提升全品类经营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苏宁易购强化快消领域的自有品牌研发能力、市场推广能力以及食品质量控制能力,推动供应链赋能。

在会员生态方面,家乐福中国拥有会员数量达到3000万。家乐福中国用户高频消费的特性,与苏宁现有电器、3C产品的消费特性形成有效互补,在苏宁易购既有的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强化关联推荐、关联消费,增强用户活跃度,提高用户粘性,从而提升用户价值。

在供应链及仓储能力方面,家乐福中国拥有6个大型配送中心,覆盖全国51个城市,对鲜食、便利商品和常保商品的仓储运输管理有丰富经验。本次收购完成后,双方将在仓储、物流、人员等方面不断优化与共享,进一步补足苏宁大快消品类的物流仓储和配送能力。家乐福中国现有的大型配送中心、现有门店均可作为苏宁最后一公里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网路,在有效满足用户的即时配送需求同时还能有助于成本的控制。

然而对于零售业者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家乐福中国业务的控股权一旦被苏宁拿下,那么未来家乐福门店在整合中是否会被翻牌?是否意味著家乐福在未来会淡出中国市场?

「一旦失去控股权,家乐福未来的经营话语权和品牌运营会如何变化就很难说了。毕竟控股方是最具有话语权的。此前华润系并购TESCO后,TESCO基本等于淡出了中国市场,大量的门店也翻牌为华润系的品牌。所以未来家乐福门店或许也会面临翻牌的可能。而经营权和一系列的运营自主权、后台管理体系等双方如何融合也是个问题。现在还仅仅是个开始,未来双方整合究竟会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直接阻击了腾讯和永辉,他们先谈的收购,间接阻击了国美和京东,国美在家乐福里有店中店,京东和家乐福有物流合作,一箭三雕啊


作为一个曾经的江苏球迷 决定今后不买任何苏宁易购、苏宁小店、家乐福商品 不再踏入苏宁电器半步 除非现有国内球员教练领队俱乐部官员全部走人 立字为证


家乐福,你的《市场》你做主。我不玩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