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昭陵(北陵)的太宗皇帝皇太極銅像)

  今天接到今日頭條悟空問答邀請,回答的問題是:歷史上滿族和蒙古族對清朝是啥看法?下邊就是本人是回答。

  我以前被邀請回答的問題“清朝是怎麼對蒙古進行有效管理的?”,已經比較詳細論述滿蒙同盟關係,總體上說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滿蒙同盟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上的,大清的皇帝,是滿蒙共同推舉出的大汗,每代大清皇帝,都有蒙古汗號。以1635年皇太極徹底擊敗北元的最後一位大汗林丹汗,並得到蒙古的護國神瑪哈噶喇像,1636年蒙古會盟推舉皇太極爲蒙古的大汗,以此爲標誌,大清皇帝就同時兼任蒙古大汗。皇太極確定的國號大清,來源於蒙古語,大清國即戰士之國的意思。滿蒙就認爲大清是雙方共同的國家。此問題我們整理後於3月25日發文章《

  歷史上,滿洲和蒙古的關係爲什麼那麼密切?

  》,有興趣的可以參看那篇文章。

  下邊就舉例說一下滿蒙對大清的認同。

  滿洲人認同:

  一、別的軍隊長期不給兵餉就會譁變,沒有軍事供給,就會投降。但滿洲軍隊,即使長期得不到軍餉,甚至被圍城,長期得不到供給,也絕對不會有投降。比如與準噶爾,中埋伏被包圍,被太平天國圍南京城、新疆叛亂包圍滿城的,都是即使餓死,也沒有譁變,也沒有投降,甚至最後婦女和兒童都拿起武器,戰鬥到最後一滴血。

  二、對清帝遜位的態度,當時聽到清帝遜位,禁衛軍等八旗部隊馬上不幹,後是馮鞏的曾祖父馮國璋出面,因爲馮國璋曾帶軍隊連克漢陽、漢口,所以很受滿蒙人的信任,袁世凱爲此就讓馮國璋去負責禁衛軍等八旗軍隊。

  宣佈清帝遜位的時候,禁衛軍等八旗軍隊確實不幹了,真要打算譁變,這時馮國璋出面拍胸脯說,表示願意用身家性命擔保,一保證皇帝和皇太后安全,二保證禁衛軍等八旗軍隊依然保持原樣,不解散。但八旗軍人也不完全信馮國璋,最後就派兩個士兵代表,馮國璋走哪跟到哪,馮國璋回家睡覺,這兩個八旗士兵也跟着住他家。

  進入民國,這禁衛軍誰也調動不了,袁世凱以大總統名義都沒戲,這禁衛軍成爲馮國璋的私人軍隊。

  當馮國璋1918年下臺後,這支軍隊依然跟着他走,這可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19年,馮國璋去世,這支軍隊後被北洋軍閥收編,逐步給解散。如果這支軍隊還在,打死馮玉祥也不敢去敢武力驅趕溥儀出宮。

  再說蒙古對大清的認同

  蒙古應該是分幾部分,因爲內蒙古尤其是科爾沁蒙古以前就與滿洲接近,所以也跟滿洲最親。外蒙古是康熙時候,因爲準噶爾打來,外蒙古等與內蒙古王公共同與康熙會盟,共同結盟對方準噶爾,所以外蒙加入大清要晚,自然比起內蒙的認同,要差一些。最後準噶爾等西蒙古到乾隆時候才完全歸順,大部分編入蒙古八旗,成爲八旗軍人,自然對大清有很深認同。

  清朝的蒙古人分幾部分,

  一、在老罕王努爾哈赤時期就投奔來的蒙古人,包括一些成吉思汗後裔,都編入滿洲八旗,所以整個清朝和滿洲人待遇一樣,所以他們認同滿洲。解放後,最早的滿族代表就有成吉思汗後裔的滿洲人博大正,而且對新中國承認滿族爲56個少數民族之一起了很大作用。文革結束後,北京恢復舉辦滿族活動,幾位發起人之首就是成吉思汗後裔的滿洲人的博大公老師,當時北京滿族活動組的地址就寫的是博大公老師的家。

  二、太宗皇太極開始成立蒙古八旗,所以之後投奔的編入蒙古八旗,各地駐防滿蒙八旗也是在一起,也有很強的認同。所以各地組織的民族活動也經常一起搞。

  三、未編入八旗的部分,依然保持由各蒙古王公管轄,滿洲皇室長期與各蒙古王公通婚,所以雙方都有很近的血緣關係。清朝也是給與蒙古王公超滿洲待遇。

  清朝按照滿洲爵位分封蒙古,分封的蒙古人數及相對級別均多於和高於滿洲,滿洲鐵帽子王外,一般均是降級繼承,而蒙古一般都能升格繼承。還保留了蒙古汗這一級別。根據嘉慶年間統計,蒙古共有汗4位,親王10人,郡王28人,貝勒27人,貝子27人,鎮國公20人,輔國公48人。清政府按級別發給年俸等待遇。並實行年班、圍班制度,給蒙古王公優厚賞賜,並加深與皇帝的私人感情。

  滿蒙聯盟一直是國策,雙方聯盟關係非常牢固,並非清末革命黨爲破壞滿蒙聯盟,製造一些謠言就可以破壞的。包括清帝遜位後,一些蒙古王公還在積極進行復闢活動,可見對清室的忠心。

  就說在辛亥革命南方各省宣佈獨立,外蒙也宣佈獨立。當時內蒙王公就負責聯繫外蒙王公,表示是對南方革命黨的驅逐韃虜有誤解,所以才獨立。只有保持大清的君主立憲,外蒙還是願意留在大清。

  當然上邊說的只是當時情況,現在外蒙認爲滿洲對他們是殖民者,而認同準噶爾的抗清戰爭。

  國內的蒙古族和滿族關係還是非常友好,剛纔說各地駐防的滿族和蒙古族都是一起搞民族活動,非常近。在內蒙古,也有很多滿族,一是清朝去的駐軍,多倫會盟的地點的多倫,和呼和浩特市的新城區,新城就是滿城,針對阿勒坦汗建的老城而言。其他內蒙古一些地區滿族主要是陪着嫁去的公主過去,而且過去的公主去世後,有的地區建立公主廟,公主成爲當地滿蒙同胞的保護神。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