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外国摇滚乐队在世界各地都特别特别受欢迎,而中国摇滚乐队只是一个小众群体里受欢迎,为什么外国人会如此喜欢摇滚乐队?


谢邀。

问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了解历史的表现,下面照著回答的我也是醉了。先转载一下痛仰乐队主唱高虎的文章:

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圈里最受追捧的是诗人,后来摇滚乐火了起来,最新潮和最有棱角的年轻人都聚集到这个旗帜之下,摇滚乐的party永远都是人满为患,最「尖」的女孩子也会出现在摇滚乐的演出现场。但到了1994年香港红磡演唱会之后,摇滚乐江河日下,画家们开始火了起来,他们逐渐得到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崛起的速度很快。

超载乐队主唱高旗也回忆过当年做摇滚的盛况:

「那时侯总有很多外交人员聚会,每次都有摇滚演出,那是我们的一个天堂。我记得有一次带了个做生意的大款朋友来玩,那个见惯了大场面的老板一进屋就傻了,二话没说掏出手机就打电话『兄弟,我X,快来看看吧,我X,我今天算知道全北京最飒的女孩都去哪儿了,我X,全在这儿呐!』我们听了大哥这话,都觉得心里特美!但是现在可能大家都会说摇滚无坚果了,哈哈。可能那个时代大家见的世面不多,文化很单一,看见我们这些酷一点就都扑过来了。」

所以,摇滚歌手受女孩子喜欢这是东西方皆然的事情。还有一些年轻女孩专门以和摇滚乐手谈恋爱或发生关系为荣,在中国这种女孩叫「果儿」,在西方叫「骨肉皮」。在摇滚乐最红火的年代,如果「上」了某个圈内有名的乐手,那是值得果儿吹嘘好久的「丰功伟业」。中国这方面的例子不说了,出门左转找八卦不谢。西方的话,大家可以看一部有名的电影叫《成名之路》(Almost Famous)。(下图为碟片封面,注意,不是黄片)

那么总结一下,为什么摇滚歌手受女人欢迎?

第一,时代背景问题。在西方,这个问题是伴随著摇滚乐的诞生、婴儿潮和「垮掉的一代」、性解放运动等的一个共生问题。

历史上讲「婴儿潮」(baby boom),主要是指西方,尤其是美国在二战后出现的「4664」现象。二战后从1946年到1964年的18年间,7800万「婴儿潮世代」(baby boomers)出生,对之后的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战以后,美国大量退伍士兵返回国内,同时又有大量年轻女性在战争时期便赋闲在家,换句话说,单身男女因战争拖延而数量庞大,导致因战争结束而组建家庭的现象非常普遍;与此同时,无论是美国还是西欧的经济,都在战后快速发展。

不可否认,战后美国社会持续繁荣,但在许多年轻人眼中,这种进程却是压抑且令人生厌的。

而另一方面,20年代黑人「颓废派」和50年代「垮掉的一代」以其或创立青年亚文化、或消极避世的反传统、反主流文化的姿态,为青年人表达诉求、发泄不满提供了指引。

简单地说,战后婴儿潮一代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传统价值逐渐崩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代,他们的父辈又出于对战争回忆的恐惧,试图给他们安排好人生道路。他们对此激烈的反叛,反世俗,反传统,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摇滚乐作为与其共生的一种文化,自然得到了婴儿潮一代的喜爱。他们在音乐里追求对抗现实的力量和激情,与摇滚乐手进行肉体和精神的交流,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副产品。

而在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西方的各种文化包括流行文化一股脑儿涌进来,摇滚乐作为当时方兴未艾的重要的文化产品,也闯入了国人的视野。自从崔健唱出了中国摇滚的第一声之后,摇滚乐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呈燎原之势。那时候那批玩摇滚的,就是中国最酷,最有魅力的人群。

第二,为什么摇滚歌手现在不那么吃香了?

因为整体的社会风潮以及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变了。当下的世界是个纷扰的世界,全球化退潮,各种价值观相互PK,不同族群的人在利益、审美、价值取向上都有不同的诉求。支撑西方摇滚乐的东西,婴儿潮一代,工业文明,反叛精神,也进入了一个衰退的通道。在美国,摇滚乐的主流地位早已让位给嘻哈音乐。

而在中国,摇滚乐自九十年代之后一蹶不振,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靠做摇滚乐崛起的音乐人屈指可数,甚至大部分连养活自己都是难事,「穷摇」一说不胫而走。而如今都市生活压力重重,很多年轻人都需求精神抚慰,反而是摇滚的表兄弟民谣开始走红,也有很多女歌迷不惜为民谣歌手「献身」,这一切都说明了社会趋势变化对普通人心理和选择的影响。

第三,摇滚乐还能不能重新崛起

先放结论:在西方不可能,在中国,有可能

我在《摇滚,选秀及其他》这篇文章中说过:

摇滚,选秀及其他?

mp.weixin.qq.com图标

中国摇滚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西方摇滚的简单照搬和延续,而是从自我文化基因里抽取了与摇滚的内涵相容的部分,辅以西方摇滚的形式,包括民族音乐的元素,所共同创生的一种音乐类型,这种类型过去没有过,其他地方也没有过。

中国摇滚的发展被九十年代中期激烈的市场化进程打断,是坏事,也是好事。……时至今日,中国人的整体社会心态和文化氛围已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原来催生本土摇滚的土壤已不复存在。所以,现在的摇滚复兴不是对8、90年代道路的简单接续,而是在大环境下的重新起步。 这里再补充一下: 经典意义上的「摇滚乐」就是美国黑白文化杂交的产物。后来融入了越来越多其他音乐、文化元素,但总体内核就两个东西,融合和冲突。只冲突不融合,不是音乐,只融合不冲突,不是摇滚。(按:对嘻哈同样适用)中国摇滚和西方摇滚的区别在于西方摇滚是整体进入工业文明后各社会阶层、族群、种族相互融合与斗争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中国摇滚是在中国从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主要体现是自身在历史中的价值嬗变和情绪演变过程

既然这个历史演变过程还在进行之中,那么就还有变化的可能。那未来的摇滚乐呈现的样式,取决于我们建立什么样的价值系统和美学系统。具体的可以参考我另一篇文章:

更深的粽:PG one事件背后:路径依赖与创意焦虑(上)?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我的公众号 :粽眼观天(ZYGT01)


因为国内的大部分人的音乐素养不能接受摇滚乐和摇滚乐的思想,或者说很多摇滚乐手本来就是伪的(主观),还有就是因为摇滚乐在国外就是主流音乐(客观)国内的主流音乐是流行音乐,这几年摇滚乐现场音乐有复苏好转,发展的比较好。


泻药。

个人看法:首先,国外音乐工业商业体系完善,摇滚乐手完全可以凭自己的音乐取得「音乐版税收入」,解决了生活后顾之忧,从而能专心致志搞音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商业—取得音乐收入—生成优秀音乐—市场接受—商业——取得更大音乐收入;其次,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地区)摇滚乐迷素质普遍好。


我给你打个比方,你从小学开始吃巷子口儿的炸串儿卷饼煎饼果子长大的,别人吃三明治汉堡长大的。一直以来的习惯不同。摇滚乐这东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根发芽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土地上,人耳濡目染几十年了,就好比吃的吃顺口了,那受众必然广泛,受欢迎是一定的。传播到我大天朝之后,由于水土不服只在少数地区得以存活。所以就跟吃的一样,你都没怎么吃过,何谈喜欢不喜欢?再打个比方,吃惯了炖大腿棒骨的中国人对著一份煎的bloody牛排你说你让人怎么下口。说到底就是习惯和环境使然。
好像并没有,欧美现在纯摇滚也不特别流行啊,大趋势来说还是电子音乐发展的好啊
以前很受欢迎,现在也不行了。。。时代真的变了,现在在欧美做摇滚歌手其实也很难了,不过老牌的那摇滚乐队还是很受尊敬欢迎的
以我个人的了解,摇滚乐在国外也是小众,外国流行音乐的群体太大了。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