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在战前组建的装备大量坦克的机械化军虽然从编制上来看实力强大,实战表明,苏军的机械化军缺乏擅长机动作战的高级指挥官和足够的训练程度以及合适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支援装备,加上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其错误的使用,将其投入到不合时宜的反击中,导致这些苏军装甲部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歼灭掉了。从此苏军的装甲部队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重建和再壮大的过程,直到最终战胜曾经击败过他们的德军装甲部队。

1941年在一开始的机械化军大部分损失掉以后,苏军放弃了重建这些机械化军,他们既缺少足够数量的坦克,也缺乏能够升任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指挥官,苏军开始组建大量的、更小编制的坦克旅和独立的坦克团、坦克营等小型装甲单位。这种小型单位更加易于控制,指挥难度较小,可以满足前线对坦克的广泛需求。这种编制也拥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缺乏进攻能力,坦克旅的坦克数量太少,无法像装甲师、机械化军那样执行深远的突击任务,这点坦克很快就会在进攻中损失殆尽,无法进行纵深的扩张。这直接表现为苏军整体缺乏强大的进攻能力,无法对德军重兵集团军实施大范围的合围并歼灭之。这一现象在1941年的冬季作战得到显著的体现,苏军虽然占据优势,但是仅能突破德军浅近防线,无法威胁到德军脆弱的后方补给和联通中心,使得德军可以从容的调集战役预备队击退苏军的进攻,甚至实施反包围。面对德军强大的装甲师以上的重兵集团,苏军显得无能为力,很难阻止住其进攻。

1942年,随著苏联撤到大后方的工业开始全面恢复生产,加上冬季作战中苏军的损失已经远低于战争的初期,苏军得以有能力组建大型的装甲部队,开始组建坦克军、机械化军甚至坦克集团军一级的装甲部队,这让苏军再度获得了纵深的进攻能力,尽管这种能力还不太稳定,这些新组建的苏军装甲部队还需要战争的磨练来完善它的编制和提升指挥官和士兵的能力。在1942年的大部分作战中,苏军装甲部队还是无法和德军装甲部队相抗衡,苏军装甲部队无法阻止德军的突破,并且损失远远大于德军。但是苏军新建的装甲部队没有像1941年那样被德军歼灭,他们在战火中迅速的成长起来,逐渐适应并学会了机械化作战。在冬季在斯大林格勒的大反攻中,苏军的坦克集团军、坦克军等装甲部队表现处于惊人的战斗力,他们的推进速度甚至可以和德军相媲美,尽管他们突破的地段大多是战斗力低下的联军部队防线,但是并不影响他们所取的胜利,苏军装甲部队成功的合围了德军第6集团军并最终导致其覆灭。

随著经验的不断积累,苏军的装甲部队开始表现出不亚于德军的强大战斗力,而且他们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德军装甲部队,这让苏军装甲部队开始真正决定战争的走向。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德军装甲部队仍旧拥有战术优势,但是最终胜利的还是苏军,苏军装甲部队的损失远超过德军装甲部队,但是战役后期苏军仍旧能继续发起强大的进攻,而德军装甲部队却再也无法得到恢复。此后苏军装甲部队占据了全面的优势,德军装甲部队失去了与之抗衡的能力。苏军的装甲进攻战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们学习德军,却超过了德军,苏军更加注重装甲部队在战役、战略上的使用,而不是像德军那样局限于战役、战术级别,苏军坦克集团军群的突击纵深深达500-600公里,充分体现了大纵深的进攻理念,苏军的装甲部队和装甲战战术直到冷战时期都深深的令对手震颤,是地面上最强大的一支装甲力量!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历史上但凡战斗力强悍的军队,都是有信仰的军队。军队的信仰,也可以叫做军魂,简单地说,就是让每一位普通战士也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战,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做到上下一心、行动一致、将士用命、纪律严明。

二战时,苏联红军就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在保家卫国和十月革命精神的感召下,苏联红军即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依旧会战斗到底。

在苏德战争刚开始时,苏联红军受肃反的动荡,以及对装甲部队错误的定位,战斗力与德国军队相比有较大的的差距,被德国装甲部队打的落花流水。虽然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但是苏联红军装甲部队却也在战争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战术,逐步反超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国军队。

苏军坦克装甲部队所使用的战术就是著名的「钢铁洪流」,先以排山倒海般的炮火开路,然后大集群的坦克隆隆的碾压过来,后边是望不到边跟进的步兵,空军配以绝对的制空优势,最终形成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势粉碎敌人。苏军将领中,「钢铁洪流」玩的最溜的当属苏军名将科涅夫元帅。

想要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出了悍不畏死的战士,运筹帷幄的将领外,武器装备则是保证胜利的物质基础。

1928年,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全国之力建设重工业,包括钢铁、发电、机械制造、水泥、采矿等工业,疯狂建设各种工厂。截止二战前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正是,苏联后方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才能使苏联红军能在莫斯科城下抵挡住德国的进攻,并最终在几年后攻克柏林,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实际上苏联从1939年起为了应对欧洲越来越动荡的局势就采用了普遍兵役制度。坦克部队这样的技术兵种,由于需要学习复杂的军事技能,在兵员方面,优先征召文化程度较高的兵员,另外集体农庄的拖拉机手因为拥有履带式车辆的驾驶经验。也是优先考虑的对象。941年以前,苏联培养坦克部队中级指挥人员的军校有:伏龙芝军事学校、哈尔科夫第一军校、乌里扬诺夫第一坦克军校、等9所学校。1941年2月到4月又增设了7所学校,战争爆发以后又增加了3所坦克学校。1944年又增加3所近卫坦克学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