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可能的阐述清楚这个问题,小编总结了下自己多年来追美剧的心得,感觉可以重点从这几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1、以观众为导向;2、电视剧内容本身;3、人物性格带来的剧情注水;4、人设的故事;5、媲美于大电影的电视制作这五方面.(啊小编知道这不是写论文但是该死的论文调调又出来了)

1、以观众为导向。

小编在追剧的时候,最痛苦的莫过于美剧总是每周、两周才放一集。真是翘首以待到花儿也谢了。美剧之所以会播放的如此慢,绝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是边拍边放。采用这种拍摄方式,和观众的互动会比较好,甚至有时编剧会根据观众的情绪调整剧情。因而拍摄出来的会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内容,这就势必导致收视率的提高。对于电视台来说,收视率高可就是一切了。

所以说那些大受欢迎的美剧拍个八九季,十几季一点都不奇怪,因为那些收视率不高的电视剧早就草草结尾了。

2、电视剧内容本身。

美剧剧情节奏快,开头抓眼球,让人很快就进入剧情中。往往前二十分钟就能让人陷入进去。一般一部电视剧的第一季是最棒的,不过也有相反,例如《高堡奇人》,第一季虽然也不差,但是其节奏感和悬念度来说,比起第二季还是稍微逊色。

不过美剧也有一个通病,情节到中后期容易反复单调。而且人物和剧情的反转容易出现断片的状况。说通俗了,就是前面的铺垫不到位,后面的爆发让人觉得好无聊。纯粹了是为了反转而反转。但是对于观众来说,既然已经入坑,后面也凑合著看下去。当然,弃坑的人也不在少数。不过就冲著这些不容易弃坑的观众,电视剧也就会往下拍。

3、人物性格带来的剧情注水。

小编在看美剧的时候,总觉得美剧中的人物很作,动不动就扯著一面大旗帜,来为自己的作天作地来开罪。例如《我们这一天》里,Kevin一会挑逗这个女生,一会勾搭那个女生,最后又跑去和前妻复合。一条感情线就能扯好几集内容,还美其名曰是寻找到真爱。额,这样的作也是没谁了。

如果说这就是人物在故事中的成长,那么一部剧有那么多的主要人物,每个人都来作上那么一段,确实,美剧不拍长,谁拍长呀?

4、人设背后的故事。

美剧中,几乎每个人设都有自己的故事。这就为动辄八九季,十几季的集数打下基础。例如《绝望的主妇》,将这几个女人的故事依次说一遍也够不少集内容了。更别提每个人的故事中还能再套故事,完全就是看编剧的心情和观众的反应,以及该剧的经济效益了。

5、媲美于大电影的电视之作。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只有英剧《唐顿庄园》这样的才能称得上「精致」二字,但是像《权利的游戏》、《王冠》、《高堡奇人》等类型的电视剧,制作精良上完全不输于《唐顿庄园》。这种实景拍摄+服装+化妆+道具+后期特效的美剧,烧了不少钱,不过也收获了满满胶片电影的味道。而对于观众来说,看到这样的电视剧自然也是不舍得弃坑的,所以越拍越长也是情理之中。


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他们拍了很多很多集,你还在看。而我们的为什么没有拍那么长,是因为能看下去的观众太少了。

很多年前,美国有一部剧叫做《越狱》,记得看完了第一季之后,等了快一年才有第二季,然后第三季等等,后来终于不愿意看了,因为情节越来越拖沓,越来越不好看。

日本的《深夜食堂》我们看了也几个季了,还是在看。我们据说也有个《深夜食堂》,被人骂,也就拍不下去了。BBC的《零度以下的生活》也是拍了好多季,现在应该是第六季了。我是都看完了。我们的电视剧的编剧水平相比之下就显得匮乏。

仔细看了看《零度以下的生活》,其实很多故事都是在反复重复再重复,但是大家依旧会很认真的看完,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在展示细节上并没有重复,虽然故事大纲是重复的,这样大家还是可以看下去,并被导演设置的细节所迷惑和惊讶。

比如说,有人给投资方拿了一个剧本,本来是100集,投资方看了后,认为有很多是可以删去的没用的部分,可以缩减成20集,缩减成20集就显得精彩,他们认为有人埋单,这是我们最常见的情况。但是当投资方拿到的100集的本子,他发现每一集都很精彩和紧凑,极难取舍,那他就有可能会选择拍100集,但是实际上,我们这样浮躁的文化圈怎么会有这样的编剧呢?大都是按照集数或者字数挣钱的,经常性的故意拉长故事情节。

拖沓冗长的电视剧看的人极为乏味,看不下去了也就没有了收视率,投资方就无钱可赚。这个可能就是我们没有那么长的电视剧或其他影视作品的原因所在吧。希望我们有一天能有大量的长度惊人的电视剧或者纪录片,也应该会有那么一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