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我发布的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段子,专业性比较强,希望对真正有需要的人带来灵感和价值。

工业物联网

下一个风口

先来看两则新闻:

  • 工业物联网将在5年内爆发

  • 工业物联网底层数据平台Tulip获1300万美元A轮融资,以简易可视化的操作系统为工厂提升效率。

工业物联网平台市场分析

2014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伴随著感测器产业的扩张、大数据科技和应用的爆发、「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动,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需求正在逐渐增强。根据 Accenture 的研究报告,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在 2012 年即达到200 亿美元,预计在 2020 年将超过 5,000 亿美元,近年将高速增长。同时,基于目前的投入水平,到 2030 年,预计工业物联网为世界经济带来的收益至少在10 万亿美元;而基于持续增加的投入估计,到 2030 年,工业物联网带来的收益可达到 14万亿美元。

我国工业物联网规模同样庞大。根据 Accenture 的预测,未来 15 年中国将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受益约1.8万亿美元,体量巨大,极具发展空间。

  • 全球物联网终端支出按细分市场划分

  • 全球物联网与工业物联网终端支出

工业物联网的商业价值提现

  • 提高资产利用率并减少停机时间
  • 提高商业敏捷性和变化的反应
  • 减少供应链或供应链网路成本
  • 确保计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提高合规性

  • 寻找核心业务增长的来源
  • 增加售后市场收入来源
  • 深化客户理解和洞察
  • 加强客户整合和渠道
  • 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
  • 创造新商业模式

  • 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 提高资产安全性
  • 提高作业环境安全性
  • 有效管理保修和召回
  • 提升网域安全性

国内企业的工业物联网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国家层面的工业物联网竞争格局

国家政策-中国智造2025

2014年12月,「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

2015年4月、7月和11月,李克强总理先后就经济形势召开了三次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 「中国制造2025」成为李克强在每次座谈会上必提的话题。他反复强调,中国经济升级发展根本靠改革创新。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创新主体。

李克强总理在会见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企业家时说,「『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是不可分割的,要使中国制造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必须依靠互联网,依靠云计算,依靠大数据,这样才能使中国200多项产量占世界第一的工业产品能够跃上新的水平。」。

工业物联网竞争格局

工业物联网竞争SWOT分析

工业物联网初创公司参考

下面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工业实时数据云平台发展历程

平台发展愿景

打造基于实时数据驱动的工业数据操作系统,统一工业控制和物联网应用,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物联网平台。

平台研发特性

自主知识产权

平台优势

实时数据平台架构

云平台模式

平台层和数据层共享使用,快速突破新的行业客户应用。

混合云平台

  • 支持封闭系统的企业版安装服务
  • 支持任意主流云平台基础架构部署
  • 提供按服务收费的公有云服务

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

  • 资产管理
  • 容量管理
  • 变更管理
  • 实时监控
  • 能源效率
  • 运维管理
  • 2D/3D组态
  • 电子地图
  • 实时温场

数据中心的可视化监控

  • 告警管理
  • 设备监控
  • 环境监控
  • 视频监控
  • 门禁管理
  • 电池管理

数据中心的微模块管理

  • 微模块集中监控
  • 微模块总览
  • 2D/3D组态
  • 动环监控
  • 资产管理
  • 容量管理
  • 视频监控
  • 门禁管理

电力与能源解决方案

电力监控

  • 电力监控
  • 基站能耗
  • 电力接线图
  • 手机APP
  • 视频监控

能源管理

  • 能效看板
  • 峰谷电价
  • 用能流向
  • 能源接入
  • 基础信息
  • 企业信息
  • 统计分析

地铁能效

  • 多线路管理
  • 线路能效
  • 站点能效
  • 能效报表
  • 2D组态

光伏云平台

  • 分散式光伏云平台
  • 支持任意厂家逆变设备
  • 手机APP
  • 组态监控界面

杰牌减速机云管理

  • 智能云平台 分析管理各个智能节点,进行数据挖掘,通过自学习生成设备模型
  • 智能分析软体 运行於单机或云伺服器上的软体系统,对采集的 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多种形式呈现给用户
  • 智能检测装置 实现减速机运行状态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

发展整体路标

融资后资金使用计划

1、软体开发-研发人力与物料 50%

  • 云平台研发
  • 人工智慧、预测引擎研发

2、硬体开发-研发人力与物料 15%

  • 智能采集器
  • 智能感测器

3、市场拓展-营销人力与推广 20%

  • 数据中心市场
  • 工业物联网市场
  • **电气工业自控市场

4、云平台上线-平台运营人力与伺服器 15%

业务拓展路标

产品研发路标

智能硬体:软体定义采集

软体定义采集,改变工业控制领域私有协议或不支持云平台的现状,实现任意设备自动发现、主动上报和自动建模。

智能硬体:智能网关与协议库,即插即用

数据分析:开发AI预测分析引擎

数据分析:预测性维护

结束语

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案例,更多项目资料案例分享来自知识星球(微课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