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维和记忆能不能被提取出来复制备份在其他载体上,如果可以,我们是不是就得到了永生?


记忆有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过程。神经科学领域的未来终极目标之一是揭示记忆储存和提取的神经机制。目前,记忆编码和储存的神经机制已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记忆提取的神经机制却知之甚少。

「记忆编码精准性理论」认为,最有效的记忆提取是使用编码时的相同条件,包括编码时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等。这种现象称为「记忆的精准提取」。然而,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一样,「没有人能够步入同一条河流两次」,因为河流和人都随时间而改变,也就是记忆的精准提取是很少发生的。

绝大多数情况下,记忆的提取依赖于泛化,即使用编码提取的部分匹配或相似性来提取记忆。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记忆的泛化提取机制」回答了大多数情况下记忆的提取机制。

令人迷惑不解的是,过去jint速读记忆研究发现记忆形成后需要2-4周才能形成记忆的泛化提取能力。由于与记忆的储存时程相似,众多理论假说认为记忆的泛化提取能力是缓慢形成的。昆明动物所学习记忆实验室博士周恒等发现记忆的泛化提取可在24小时内或甚至更快形成,他们把这种新发现命名为记忆提取的「快速泛化」,并发现了快速泛化的神经环路机制。这一发现对了解记忆异常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老年痴呆症或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迄今为止仍然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临床研究显示AD早期患者「记忆的精准提取」还未受到影响时,记忆的泛化提取能力已严重受损。相反,战争和地震等不可抗拒的灾害导致创伤后应激综合症,其临床特征之一是当患者面临灾难经历相似的环境条件时,其脑内会不受控制「

回放」经历的恐惧场景并伴随情绪改变,这是记忆提取的过度泛化的一个典型实例。此外,早期应激生活事件可能导致绝望、自责、自罪等「负性记忆」形成,与抑郁症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依据周恒等的快速泛化理论假说可推测,「负性记忆」可能从过去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导致「自动负性思维」。这种记忆提取的过度泛化现象也许是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模式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第一印象」这种记忆的重要性,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随后的认知模式,也是一种记忆提取的泛化现象。周恒等发现的快速泛化神经机制以及提出的理论假说,或为理解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脑的工作模式提供全新思路。


事实上只需要把人的记忆提取出来放入别的载体就可以实现永生了。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未研究出记忆到底储存在哪里。我觉得随著科学的发展一定会找到答案。


你不只是你的记忆哟。例如稍有狗血的科幻片《移魂都市》。你是包括一些我尚不能全部说明和理解的物质的存在哟。
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 就像你找某个软体的缓存时硬是找不到文件夹的感觉
人的本身就是思维和记忆体现出来的,至于肉体,只是思维的载体,看仙侠小说中的修炼元神离体不就是为了把元神修炼强大到脱离肉体独立存在嘛,只要元神不灭,就不算死。


现实是不能的,或许在以后科技更发展了,会成功的。
这个问题在我很小的就想过,我还有具体的方案实习,方案如下,不停的赚钱,等50年后冬眠技术出现,钱存银行等升值,等能将人类记忆复制到电脑的技术出现,苏醒,因为钱一直在银行所以会升值,所以可以做手术,可以定制仿生机器人,永生达成,怎么样,是不是很鹅妹子呀!但是呀!我觉得记忆导入电脑,不过是制造了一个和我有相同记忆的机器人,客观来说你还活著,实际上产生两个你,就好像产生了一个双胞胎,假如你有个双胞胎弟弟,你认为他是你吗?所以我觉得吧!人类只能延长寿命,而不能永生,永生不可能,对了以前还想过科技进步了,有克隆技术了就可以哪里坏了换哪里,但是大脑坏了换大脑,在别人眼中你还活著,但实际你已经死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我反正放弃了,就酱(? ??_??)?我死以后,那管他洪水滔天渴望永生,但不畏惧死亡2015 8 26更新

以前脑洞开的太大的时候,还感觉其实人类的灵魂每天晚上都在睡梦中死去了,第二天又产生了新的灵魂,吓得我整夜整夜睡不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