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戰機星期天中午時分飛越了所謂“海峽中線”,引發臺灣島內緊張。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臺灣“大選”臨近,蔡英文或許想借機做文章,對於大陸軍機的活動,蔡英文的表態顯得異常強硬和高調,揚言“對於蓄意越過中線的挑釁行爲,務必在第一時間予以強勢驅離”。

  對於蔡英文這樣一番強硬表態,島內嚇出一身冷汗,害怕蔡當局假戲真做,後果不堪設想。

  蔡英文

  放狠話

  兩架解放軍殲-11型戰機星期天早上11時在澎湖羣島西南方,飛越臺海中線。臺媒報道,解放軍戰機當時距離臺灣本島約185公里。

  報道稱,臺灣軍方旋即派出已在空中偵巡的“經國號”戰機趕往攔截,並下令嘉義基地四架F-16型戰機緊急起飛。

  報道提到一個細節值得注意,解放軍戰機未如過往案例一樣,在警告後立刻西返,而是在中線偏東空域逗留10分鐘,再飛返中線以西空域。

  解放軍殲-11戰機

  對於解放軍戰機活動,蔡英文這次的反應顯然提高了“嗓門”。她1日上午主持軍方重要高階幹部授勳暨晉升典禮時稱,她要讓民衆知道,不用懷疑“國軍捍衛臺灣的能力和決心”,她“會和將士一起奮鬥到底”。

  據臺“中央社”透露,1日上午蔡英文還指示軍方“對於蓄意越過中線的挑釁行爲,務必在第一時間予以強勢驅離”。爲此,蔡英文當天還在臉書上發了一條消息,再次強調“必須第一時間強勢驅離”的命令。

  反應強烈的還有美國,1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在推特上寫道:“中國軍方的挑釁不會征服臺灣的心靈,但這將加強全世界珍視民主的人民的決心。《與臺灣關係法》和我們的承諾很明確。”

  美國國會1979年通過的《與臺灣關係法》包含美臺相互防禦的條款,而華盛頓同時並不認爲它是個獨立國家。

  俄媒解讀博爾頓這番話稱,特朗普顧問是在提醒中國,美國準備保衛臺灣。

  想當然

  蔡英文“嗓門高”,但對於解放軍戰機“第一時間強勢驅離”的說法,臺媒和軍方都不以爲然。

  臺媒援引臺軍方官員的話稱,大陸軍機這次“越線”舉動是預先策劃,甚至連附近的民航航路都暫時清空,目的就是表明,如果美方持續派軍艦穿越臺海,北京也不必尊重既沒有任何書面或口頭協議、也沒有國際法效力的所謂“海峽中線”。

  近來臺美配合的戲碼越來越多。一方面,美軍艦今年三度穿越臺海,平均每月一次,密度前所未見;另一方面,美媒1日稱,特朗普政府已經默許向臺灣出售60多架F-16戰機。

  美國彭博社評價稱,美國官員默許這一軍售案,將是1992年以來美國首次對臺出售先進戰機,代表美國“對臺立場變更”。報道稱,自克林頓以來的美國總統多次拒絕過臺灣購買新型戰機的要求。如果特朗普政府對臺出售F-16戰機,將是“美國力挺臺灣的又一表現”。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

  美國力挺有用嗎?顯然沒用!

  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稱,近期美臺軍事往來頻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在國會聽證會上宣稱“將採取一切手段,阻止中國對臺灣的外交孤立”,解放軍的行動是“對美進行警告”。

  《中國時報》1日稱,這次大陸軍機越中線,等於是從臺海對臺灣做出軍事壓迫,預料以後還會發生。報道還預測,接着,大陸軍艦越過“海峽中線”,很可能也會發生。

  必先慫

  對於臺當局的過激反應,《環球時報》今日發表社評稱,一旦軍事緊張失控,臺灣當局必先慫。

  評論稱,“海峽中線”是一條假想的心理線,大陸從未承認過它,即使臺方所通報的軍情是真的,它也可大可小,全看美臺雙方下一步作何反應。

  何謂大?何謂小?

  評論認爲,如果美臺從此收斂些,解放軍戰機偶過“海峽中線”就是件小事。但如果美臺不思收斂,反將解放軍的這一行動視爲挑釁,且進一步示強,那麼臺海緊張勢必加碼升級,走向嚴重的不確定性。

  如今蔡英文的反應,顯然是想把事情搞大,島內爲此已經炸鍋。

  島內輿論認爲,無論是臺灣主動配合美國戰略制衡大陸,還是美國進一步拉攏臺灣、配合臺當局的需要,或者美臺共同行動強化軍事交流合作,不但不會增加臺灣的安全,還會使臺灣處於更加不安全的境地。

  臺《聯合報》1日稱,軍事是政治的延續,美國和中國“鬥而不破”,臺當局作爲戲臺上三方中最弱的一員,更需瞭解自己的虛實與分量,“如果以個人意識形態掛帥,把‘假戲’搞成‘真做’,則島內危矣”。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

  知事注意到,今天,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相關問題提問。耿爽表示,對於此事,臺灣地方的領導人做了表態,也發了“推特”,她的胡言亂語、狂言妄語,實在令人氣憤。但這畢竟不是外交問題,我把它留給國臺辦的新聞發言人做迴應。

  耿爽強調,對於美方的迴應,我在此必須要說,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美方當初單方面搞《與臺灣關係法》,與國際關係準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完全背道而馳。中方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我們敦促美方有關人士要恪守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關係,多做有利於中美關係和促進臺海和平穩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

  這一番嚴厲批評和鮮明立場,留給蔡當局好好消化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