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同明朝是窮死的,那當然是閹黨誤國更深。因為明朝軍費的大窟窿和陝西民變,都是閹黨捅出來的。崇禎上台就已經面對了軍隊鬧餉,陝西大起義兩個到死都沒解決的問題了。

至於東林黨,天啟前三年明顯是有很多政績的。崇禎時東林黨基本就是個在野黨,誤國這鍋我覺得是扣不上去的。


東林是地方大族的代表,其觀點不能說錯,不適宜當時的國情。

閹黨其實是帝黨,體現的是天啟皇帝的意志。縱然有差錯,也屬正常。

不過說到誤國,閹黨其實沒多少責任,時間忒短,才3年+的時間。而且執政時間,沒啥大的錯誤。打擊政敵也是皇帝的本意,最多下手黑了點。現在的官員全槍斃沒幾個冤枉的,明朝也是如此。

閹黨在崇禎元年就被打擊的基本垮台,政治力量完全沒有,明朝滅亡的責任,或者南明被摧枯拉朽的推到,都找不到閹黨。

東林在其中的責任應該不小,不過東林其實很鬆散,派系也是不少,跟風的更多。更沒有決定性的戰略,並貫徹執行。

不管怎麼說,政權的倒台,執政黨肯定是主要責任。

誤國,東林這口黑鍋背定了!


東林黨和閹黨一時瑜亮,不分彼此,誤國程度相當一致。閹黨得勢滿朝閹黨,東林黨得勢滿朝東林黨,都是排除異己,謀取私利,崇禎不懂平衡之道,導致自己弔死煤山


閹黨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糟糕,東林黨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再說崇禎自己也有問題。如果非要說那個誤國更深,還是東林黨吧!起碼閹黨在皇帝的意志還是能執行下去的,只是中間摻雜了多少私貨的問題,東林黨了就徹徹底底的為了他們代表的利益集團了。


東林黨若是盛世,可以使文風昌盛,教化萬民,但是末世的書生大多只是只顧理論不顧實際或者只謀一域不謀全局。而且東林黨人就是門閥,勢利牽扯太多,都說家國天下,在他們眼裡家族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為了家族或個人利益絲毫不顧及國家利益。因為沒有千年的朝代,但有千年的世家。雖然他們不被叫做世家,但是改朝換代後治國還是需要他們,畢竟他們與平民相比有太大的優勢,只是沒有想到不但王國還亡了天下。

明朝的閹黨本質上來說是皇上的家奴,他們所做的一切雖然不好,但是並不會害了皇上,因為他們的權勢都在黃帝一人身上,改朝換代後他們非常悲慘,所以他們是真心想守住國家的,雖然有橫徵暴斂,但是卻會盡最大能力保住國家。但是閹黨干政在盛世卻有可能將盛世完結。

就明朝的末世時,閹黨的作用是大於東林黨的。雖然他們的個人能力比不上東林黨人的佼佼者,但是他們會變通,而且懂妥協,邊關大事也不會因為黨爭而派一個草包過去。


東林黨只是晚明工商業發展下既得利益者的縮影。

若是只說東林黨誤國,那麼不全面,至少不準確。應該說,全國擁有土地的大地主,壟斷絲綢茶葉瓷器貿易的大資本家,以及在朝廷上為他們說話的那群文人都在誤國。

閹黨誤國嗎?閹黨是戰術誤國,眼界誤國。

這群文人地主資本家誤國嗎?那是心腹大患,存心誤國,只知私利而不知國家。


閹黨至少忠於皇上,

東林黨可是有人在投降滿清之後,還嘲諷那些堅持大明衣冠的百姓是被明朝政府洗腦的,諷刺說「峨冠博帶是舊朝之陋習」。


當黨爭從是非之爭進化到了意氣之爭的階段時,就沒有正確與否了,無論哪一方,都是亡國的責任者,沒有誰更深一點的說法,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在那個大環境之下不去關注實際存在的問題,反而為了意氣之爭大搞政治風暴,他們都是罪人。


如果你覺得大明不好,你就去建設它,如果你覺得閹黨不好,你就當太監去做宦官;如果你覺得太監誤國,就從你開始做一個不誤國的太監;如果你覺得閹黨愚昧無知,就從你開始學習並改變身邊的太監,而不是一昧的謾罵魏忠賢。


歷朝歷代皆是亡於土地兼并,富者阡陌縱橫,貧者無立錐之地,200年左右,社會(佃戶與地主,無產階級與有產階級)矛盾就積累到頂點,一點星星之火,就成燎原之勢,然後各地農民起義,軍隊嘩變,統治階級洗牌,平分土地,編戶齊民,開始下一個歷史周期律,逃脫不掉的


換個說法,不說誤國,而說誰對亡國負更大的責任,舉個例子吧,如果抗戰失敗了,國軍應該負更大的責任還是共軍負更大的責任呢?這個毫無疑問,執政黨的鍋在野黨背不動,東林黨的優勢是在後世有更大的話語權,所以不斷被美化,以致有人認為東林黨和閹黨是正義與不正義之爭。


只要權利達到一個高度,閹黨和東林黨都會不受控制,釀成禍害。


閹黨算飲鴆止渴,東林算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吧。明朝滅亡氣候和皇帝都要背鍋,最主要的我感覺崇禎皇帝自己手腕不夠高明,不會平衡吧,當時的明朝絕對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空談誤國 空談誤國 講的就是東林黨這群樣子的人,東林黨人動不動就大義在前,相互攻擊罵戰,高級官員動不動就被罵下去,導致很多政策都實行不下去,閹黨一個是存續時間短其次也沒啥文化就知道貪對於政權的危害我覺得沒有東林黨大,不過東林黨人的氣節還是令人佩服的。


黨爭誤國。

閹黨不乏正人君子,東林也有腌臢小人。


東林黨偽君子,閹黨真小人。東林黨治國路線錯誤,閹黨沒有政治路線。東林黨目光遠公害(民主黨?),閹黨私慾重(共和黨?)。


當權利能達到相對平衡時,亡國是各方的責任。如果權利是一家獨大,那這鍋誰掌權誰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