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jpg

你知道易經中從來沒有「算命」兩個字嗎?過去所說的五術「山、醫、命、相、卜」中,命理最常見的源頭都是起於易經,讓我不禁開始好奇,為什麼有人把它拿來「算命」?

 

「命理」這一門學問,其實是提供給人一種人生軌道、經營指引的智慧之學說,猶如古時候帝王、將相、諸侯或縣官,身邊左右必有供養一些人才,有稱之為軍師、參謀、先知、智者或師爺等。這些師字輩的人,除了輔佐主人的專有知識外,基本上都具備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學通五術及占卜等必備知識與條件,才能受到主人之信賴。

 

或許很多人以為只有中國人才會如此,其實不然。例如:古西方國家(大羅馬帝國)帝王身邊的智者、日本早起戰國時期的先知(織田信長之軍師),以及中國各代王朝—戰國時代之鬼谷子及其弟子(張儀、蘇秦、孫臏、龐涓),漢之張良,三國之諸葛亮,唐之袁天罡、李淳風,宋代之陳希夷,明朝之劉伯溫,以及清雍正未稱帝前的師爺鄔思道……等等。這些賢能之士,無一不精通天之術,加上其先天之智慧、知識,而輔佐君王稱帝而取天下。

 

由此可知,「凡天地之術者,即生命之軌道也。」也是經營之寶典,無奈後人因門派之多,雜學不精,而導致無法成大格局之判斷與分析,故漸漸流入江湖為一般凡人論命分析,纔有今日泛濫江湖的論命、改運之「宿命說」,想想先人偉大之智慧與今日我等之亂用,若地下有知,豈可暝目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