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SVE循環

在進行重大決策時,為了減少風險,個體儘可能充分考慮決策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推薦使用計劃型(plantful)決策,它由溝通(Communication)-分析(Analysis)-綜合(Synthesis)-評估(Evaluation)-執行(Execution)5個步驟組成。其英文縮寫為「CASVE循環」(Peterson,Sampson & Reardon,1991).1.溝通它是CASVE決策制定過程中的第一階段,是指我們通過內部/外部的途徑,接到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差距的信息,意識到「我需要做一個選擇」。通過溝通可以交流信息和獲得情感與思想。人們在工作、娛樂、居家、買賣時,或者希望和一些人的關係更加穩固和持久時,都要通過交流、合作、達成協議來達到目的。從職業決策方面來講,當個人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差距時,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這一步是決策的開始。個人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需要,則後面的步驟都無從談起。比如,許多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常常覺得「職業生涯規劃」離自己很遙遠,認為「找工作是大三大四的事情」,自己才大一,只要好好學習就夠了。只有當他們具備了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了解到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才會開始產生這方面的需求,從而進入職業決策的下一個階段。2.分析

分析是指決策者通過思考、觀察和研究,更加充分地了解所存在的差距。在這一階段,我們需要將問題的各個組成部分相互聯繫,對現狀進行評估,了解自己和自己可能的選擇,對所有的信息進行分析。這當中還包括確認做出的決定——決定的性質、具體的目標、決策的標準等。不少人將目標與達成目標的手段弄混淆,比如為了學歷而讀書,但實際上學歷只是手段,就業才是最終目的。如果沒有弄清自己的目標,比如出國/考研是為了什麼,就開始盲目行動,必然不會有理想的結果。可以說,分析是決策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階段。許多人傾向於用簡單化的方式得出結論,直接跳到行動步驟,而未真正理清楚問題的關鍵,也未能收集充足的信息

3.綜合是對分析階段所得出的結果進行綜合、加工處理,進而制定出消除問題/差距的行動方案。通常最終會確定3至5個最可能的選項在分析的基礎上,個人形成可能的解決方法並進一步收集相關信息,確認自己的選擇。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再沒有做探索之前就匆忙決定,這樣會將自己的選擇面限制得特別窄。在生涯規劃中,我們提倡先擴展個人的職業前景清單(通常要列出至少10個可從事的職業),打開視野,充分看到自己所擁有的可能性,再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適當壓縮(3-5個作為最後的選項。)4.評估是對綜合階段得出的3-5個職業進行具體的評價,評估獲得該職業的可能性以及這個選擇對自身及他人的影響,從可行性和滿意度兩方面評估信息,並按評估結果對所有結果進行排列,得出最終選擇。比如可以將所有的重要職業價值觀列成表作為最終的評判標準,並按每一項對所有的選擇進行加權計分,最後按總分排序。5.執行是根據自己最終的選擇制定計劃、採取行動。這是實施選擇的階段,把思考轉化成行動。很多人都覺得在執行階段制定行動計劃是令人興奮且是有價值的,因為他們終於可以開始採取積極行動去解決問題了。需要注意的是,決策是一個循環過程,也就是說,在行動之後,還需要對自己的決定及其結果進行評估,由此可能進入新一輪的決策過程決策平衡單生涯平衡單是利用表單的形式,將重大事件的決策思考方向集中到四個主題上;自我物質方面的得失、其他物質方面得失、自我讚許與否(自我精神方面的得失)、社會讚許與否(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系統地分析每一個可能的選項、判斷分析執行各選項的利弊得失,然後依據其在利弊得失上的加權計分排定各個選項的優先順序,以執行最優先/偏好的選項的過程。個體在進行生涯決策時根據自身的不同,可以考慮不同的具體項目加以評價,從而得出不同選項決策目標的相應分數,生涯決策平衡單列舉使用步驟如下所述。

我們可以總結出生涯決策時的一般規律。在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基礎上,可以初步選定所中意的幾個方案,分析每個方案可能的結果、具體的優缺點,運用「生涯決策平衡單」來選擇綜合效用最大化的道路。

(1)考慮的項目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調整。主要包括「自我部分」:能力、興趣、職業價值觀、心理需求(自尊、自我實現)、聲望、社會地位、生活狀態(休閑生活)、健康;「自己與環境部分":家人支持、社會地位、經濟收入、足夠的社會資源、適合目前處境、擇偶、與家人相處時間;「外在部分」:工作環境,工作發展前提、工作內容變化等。(2)每項具體的分數根據分析出的優缺點得出。(3)根據每個項目的重要性確定權數(加權範圍1-5倍),摺合成加權後算出單個方案的分數。(4)比較每一種方案的綜合得分並據此作出生涯決定,此決定就是用決策生涯平衡單所做出的綜合效用最大化的決定。在使用決策平衡單的時候,要注意其目的不僅在於得出最後的排序結果,填寫的過程也很重要。因為列舉各項考慮的因素、給各項職業價值觀分配權重及給各項選擇打分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幫助個人理清自己的思維。這樣一個仔細思索和反覆推敲的過程,可能比單純得出一個結果更為重要,更能幫助個人做出適合自己的決策。顯而易見,這樣的決策方式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和許多事情一樣,決策雖然有各種各樣方法和技巧,但沒有捷徑可走,也正因為這種決定產生的結果具有重大的意義,我們才需要投入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二、360°評估法

360度評估法,又稱「360°考核法」/「全方位考核法」,是指由員工自己、上司、直接部署、同仁同事甚至顧客等從全方位、各個角度來評估人員的方法,評估的內容包括溝通技巧、人際關係、領導能力、行政能力等通過這種理想的評估,被評估者不僅可以從自己、上司、部署、同事甚至顧客處獲取多種角度的反饋,也可以從這些不同的反饋清楚知道自己的不足、長處與發展需求。360度評估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迅速為國際上許多企業所採用。在《財富》排名的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超過90%的公司應用了360度考核法,很多公司把360度評價模式用於人力資源的管理和開發上。對職業決策和生涯發展反饋採用360度評估法的方法如圖所示。

三、SWOT分析法內涵:SWOT分析法是英文單詞Strengths(優勢)、Wee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會)、threats(威脅)的縮寫,最早是由哈佛商學院的K.J安杜魯斯教授於1971年在《公司戰略概念》一書中提出的。安德魯斯把面臨競爭的企業所處的環境分為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其中內部環境分析包括企業的優勢分析和劣勢分析,而外部環境分析則包括企業面臨的機會分析和威脅分析。這種綜合分析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從而為企業中長期發展制定戰略的方法即SWOT分析法。近年來,SWOT分析法常被個體作為生涯規劃決策分析法使用,用以檢查個體的技能、能力、喜好和職業,分析個體的個人優點和弱點在哪裡,評估自己所感興趣的不同職業道路的機會和威脅。運用SWOT分析法,可以清純地看到自己的競爭力和發展機會,從而制定出恰當的生涯目標,同時還能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外在威脅,從而為提升自己提供良好的現實依據。個體在進行SWOT分析時,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確定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機會與威脅。目前最常見的是關鍵提問法,即連續不斷地向自己提問,從答案中進一步了解自己。例如,個體可以通過向自己提一系列問題來逐步確定自己所面對的外在環境和機會:我最有希望的前景是?我專業領域中目前最具有優勢的是技術嗎?對於目標我是否已經竭盡全力使自己向它靠近?什麼樣的培訓和再教育能夠讓我增加更多機會?MBA或其他學歷能否增加我的優勢?在目前工作里,我需要多久才能得到提升?技術和市場的變化、政府政策的改動以及社會形態、人口狀況、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是否會給我們帶來機會......職業決策是一系列不斷遞進的階段組成的,是某個選擇方案被選擇、履行和不斷調整的必然結果。決策並不意味最終的結果,一個決策者可能會從後面的階段重新返回前面的主階段或子階段。因此,職業決策的過程充滿動態性、連續性和發展性。從整個縱向發展的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來看,不同時期的人們進行職業決策的內容又是不同的。在職業進入期,個體主要面臨得失選擇合適職業的任務;在職業鞏固期,個體則需要適應加強自己的職業素養;在職業維持期,個體主要是保持自己已經獲得的地位,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在職業衰退期,則主要是為退休後的生活做計劃和安排。隨著職業決策的內容轉變,個體對自己的評估和對周圍環境評估的重心也會發生變化。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人們的每一次經歷、每一種職業體驗以及由於年齡增長而引起的職業價值觀和需要觀念的轉變,都會導致對自我的重新認識,從而修正自己的職業目標,因而職業決策所依據的重點也會發生變化。當然,SWOT分析法本身是一種基於某個時間截面段的靜態分析方法,它不能結合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綜合評判而且在職業決策中實施SWOT分析,個體通常是依據已經存在的現實形態和觀點來分析自我和周圍環境,很少考慮未來環境發展所帶來的可能機會和危險,這種目光短淺的做法會導致個體忽略很多新的可能性。要克服SWOT分析法靜態性導致的不足,個體在使用SWOT分析法應該重視信息的及時反饋,一方面,要加強自我察覺能力,時刻站在未來企業管理者的立場上衡量自身值得讚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另一方面,需要密切注意市場環境的變化,通過網路、報紙雜誌等媒介來追蹤最新就業趨勢,根據具體的環境變化及時修正自身的SWOT矩陣,從而做出更加準確的職業決策手段:SWOT分析法的主觀性導致缺陷及個體評估對策是SWOT分析法的主要手段,然而由於評價手段自身的主觀性問題同樣導致了SWOT分析方法準確性的降低。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們往往會誇大自身的優勢,忽視自己的缺點。因此在進行SWOT分析時,個體可能會做出不太準確的自我評估,從而導致職業決策失誤,並且人格特徵也會對SWOT分析的結果造成影響。一個悲觀主義者總是在機遇中看到不幸事件,而一個樂觀主義者卻總是能夠在不幸事件中看到機遇,具有不同人格特徵的評價者在面對相同的職業環境時可能會得出截然不同的分析結果。在進行SWOT分析時,每項因素配以的權重也會因為個體差異而不同。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分析的準確度,繼而影響個體職業決策的成功與否。所以,個體在進行職業決策的過程中使用SWOT分析法要注意到以下幾點:(1)最重要的是跳出自我。首先,個體必須清楚地認識到,SWOT評估只是為了幫助自己辨別清楚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其結果直接關係著自身未來的職業道路,意義非常重大。在評價過程中,個體應該盡量避免過度的謙虛和過度的理想自我,要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在一個職業計劃中有一個良好的開始。其次,在優勢和劣勢分析開始的階段,個體可以嘗試列舉一些具體的辭彙來描述自己,出現頻率較多的特徵辭彙就構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了。

(2)個體可以尋求外在資源的幫助。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些職業測評手段和個人特質診斷工具來幫助自己客觀地認識自己、辨別外在機會和威脅;另一方面,個人可以請教他人幫助診斷。以前的績效評估、同事和上級的評價甚至是在校時老師和同學的評語統統可以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反饋,或者還可以求助於職業輔導專家

(3)客觀化構建定量的SWOT矩陣。在構建定量的SWOT矩陣時,個體應該儘可能了解該行業長期經營和管理形成的每項評判內容的重要程度,或者參考職業生涯規劃專家們的看法,而不能僅僅憑自己的主觀臆想行事。(4)確保分析成分的準確性和新穎性。個體在使用SWOT分析時,應該要確保要分析成分的準確性和新穎性,對採用的數據和資料進行充分的分析是SWOT分析實效的關鍵。而且SWOT分析只是使用決策過程中的一項實用技術,要想使職業決策最優化,僅憑藉一個SWOT分析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考慮到其他方法的綜合運用,尤其是要對變化的市場環境和競爭環境時時刻刻保持比較清醒的認識。四、決策四步法1、當下你最想解決的問題是:2、假如你現在面臨著決策的問題,不放試一試決策四步法。第一步:明確時間底線。「最晚到什麼時候,你就必須有一個選擇了?」第二步:明確決策權「對於這件事情,自己的決策權有多大?」

「這是一個決策問題,還是一個適應問題?」

第三步:探究個人觀點。假如和你周圍的人(父母、配偶、朋友、同學、同事、老師......)去商量,請分別回答:「他們會建議你怎麼做?」 「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建議你?」 「對於他們的建議,你怎麼看?」第四步:跨越選項看目標。「現在請把這些選項放下。認真思考,你的目標是什麼?」 「現在評估一下,哪個選擇會讓你離這個終極目標更近?」 「基於這個終極目標,除了這些選項,還有別的選擇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