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行」之路,走得异常顺利。一方面,虽然性格内向,沟通表达能力却没被耽搁,天生演说家体质;另一方面,虽然学习速度慢,却不忘。自以为这和重视笔记有很大关系。高中三年下来,积累了大量笔记,稍加修改,就可作为讲义。可见我从笔记中收获颇丰。

对于高中生来说,不论哪个学科,笔记(包括错题本)是一定要有的。

我问过我的每一名学生,你记得住上次课的内容吗?应该说,倘若不做复习或相关练习,没有人能记得清。这就是人的天性,「过目不忘」是需要严格训练的品质,绝大多数人,连上周做了什么都记不住,别说高中这些琐碎繁杂的课业知识了。如何把知识和题目记得住,唯一的方法就是复习,而且是定期、多次地复习(参考「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而复习,就要有复习的材料,笔记就是最关键的材料。

许多学生不做笔记的理由,是那些个知识啊,不都在书上呢嘛?教材虽然很烂(有大量的言论认为学生应该抠教材,我认为就数学物理而言,让你抠教材的老师,不是蠢,就是坏),却有各式各样的教辅资料,这些资料把基础知识基本例题,总结得那叫一个细致。想到之前教过一个学生,基础确实是差,于学习也抱著恐惧的态度,每次上课,都抱著几本厚书来,只要我提问,孩子就翻书去找,各种翻书,咔咔翻。嘿嘿嘿,没有好脾气,真的做不了老师。

且不说书上的东西能不能被学生吸收接纳,考试前一周,甚至前几天,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复习,您还拿著那些厚书复习吗?高考前一两周,有个环节叫自由复习,这当然是非常关键的阶段,有的学生可以沉下心来看笔记和错题,有的学生就只能焦虑地看著堆积如山的教辅,这就是有没有笔记的区别。

那么笔记应该怎么做?每次学生来问我,我总是喜欢反问:如果你是老师,你的学生问你如何做笔记,你要如何回答。

学生是不习惯这种问题的,但经过思考,多数学生都会回答到点子上。严肃一点说,看「需求」;直白一点说,看做笔记的目的;用口语呢,就是先想清楚笔记是做什么用的。

如果做笔记是为了记下老师上课的内容,那么老师讲一点知识,学生就记这一点知识,讲一道题,就记这题的解答过程。字迹可以潦草,结构可以流水账,只要看到这个笔记,能回忆起老师课上的讲解就好了。(说来这也是网课的优势,可以录屏嘛,笔记记不清楚的部分,可以随时回看)。

这种笔记,只是「第一手材料」,后续一定要做整理。而整理后的笔记,也许不像是「笔记」,更像是自己编写的教材。具体说,就是要有明晰的条理,要按照知识结构组织知识点和例题,而这知识结构,最好不是从教辅上抄,而是自己思考的。笔记不能缺知识,要「高大全」,但每个知识点都不宜记得太啰嗦,否则会影响记忆;同时也不能记得过度简略,否则复习时会影响理解。

这个整理、誊写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对于思维的锻炼,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你需要考虑众多知识点间的关联,需要安排知识的层级和顺序,需要分类,需要考虑知识点的重要程度。

人总是倾向于偷懒的,你需要考虑如何用最少的字,做出最「高大全」的笔记,这叫做「提炼精华,探寻本质」,这个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完全契合。

笔记是要拿给自己看的,你需要考虑它的可读性。字是不是要写得更清楚更整洁点?不必要的字是不是就不要写了?以物理来说,总会学到各种新的物理量,这个量的定义是什么,定义式是什么,常用的公式包含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标量还是矢量,可以是负数吗,单位是什么,和国际制单位有什么关系……这些量累积得多一点,是不是要做个表格才好记忆?

以上说的笔记,主要还是记知识和记例题。还有一类,就是常说的错题本。错题本可不是记错题用的,那些因为临场疏漏做错的题目,就不必去记了,那些很典型,很综合,包含了新的知识新的方法的问题,就算做对了也需要做个记录和整理。错题本不是为错题准备的,而是为那些有复习意义的习题准备的。

要注意,错题本和笔记一样,是一定要有的。以我的经验,有笔记的学生多,坚持做错题本的学生就很少。其中原因,我想是因为错题本太耗时间。但就物理科目而言,供给错题本的时间,一定是值得的。因为物理中有大量类似于「技能」的部分,这往往不能通过文字描述,只能通过解题过程反映出来。物理解题技能的提升方法,本质上就是反复做「比自己现有水平更高一级」的题目(泄露天机的一句话)。题目和现有水平持平甚至更低,那只能增加熟练度;题目太难,你又不能上手;反复做,这样才记得住。如我所说的错题本,是最适合这个学习过程的。

整理错题的一个实际问题是,许多题目的题干太长,全部抄写,则效率过低。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去掉题干中的废话,提炼缩写题目的条件,这个过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题目,提高读题水平。当然也可以裁剪粘贴。我自己是不习惯用手机拍,把错题本电子化这种方式,但我不反对学生尝试。

还有个问题是,许多学生啊,以做了多少题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效果,为此他不愿花时间做笔记和错题本,不愿花时间复习。有的学校作业极其沉重,学生没有复习的时间。有的学校作业不沉重,但学生基础太差,本来三分钟解决的题目,他做起来得半小时,也没时间去复习。

但如果只做新题、不复习,不去整理和复习笔记错题本,这科目很难学好。确实有些学生是适应只刷题不复习这个学习模式的,但如果他们肯复习,成绩一定会更好看。做了新题对了答案,学习的过程只是进行了一半,如果不把接下来的一半完成,结果就是记不住,白忙活。

所以得取舍,得劝诫自己不那么急功近利,甚至为了做笔记和复习,得去面对做不完作业的压力。如果永远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做完题对答案,讲解听得半懂不懂,没有任何后续,这怎么什么带来成绩的提升呢?说是「舒适区」,实际上这么做的学生,心灵上轻松了一些,身体脑力上仍是很累的。他们确实勤奋和辛苦,但是,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扫大街的也是勤奋和辛苦。

我的许多笔记,都不是整理一遍就结束了,做过的题目越来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往往笔记也要翻新,把熟得不能再熟的知识题目踢出去,加入更高级的知识,加入更多有意义的题目。每次蜕变,都给人巨大的成就感,有一种稳固了新阵地的感觉。笔记做多了,也有一套自己的记录习惯,最终这笔记,也许只有你自己看得懂。

寒窗多年,留下几本引以为傲的笔记,这也算是自己青春的「结晶」。高考后,把笔记送给暗恋多年的Ta,这是独属于求学生涯的浪漫。

想到我有个同学,特长之一是把经手的所有书本,折磨得破旧、松垮、卷边,有没有画面感?这样的笔记,就不要送了。

(完)

插图出自微博@leo它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