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互聯網,侵刪

筆者最近沉迷開車(別想歪,是真的開車),周末時常約上兩三好友踩油門出去浪,這也同時給了筆者深入接觸體驗各種不同類型車的機會。於是在某兩個周末,筆者租了各租了一輛現款不同年代款的東風標緻3008,一方面是體驗一下法國車傳說中的進准操控和細膩底盤質感,另一方面也是想藉此思考法國車為什麼會在中國市場陷入如此窘境。

第一次租的是一輛2018款1.6T自動乞丐配版本。坐進車內,內飾乍看上去和高配車型除了沒中控大屏以外沒什麼明顯區別,做工用料和設計在一票合資競品中都不算落伍,但是如果細看就能發現細節配置的不合理之處。舉個栗子,中控沒有USB介面,只有一個12V電源。全車唯一的USB介面藏在向司機一側開口的中央扶手箱蓋內側。這麼奇葩的設定估計也就法國車幹得出來。在爪機黨大行其道、沒手機能死的今天來看實在是不應該。

這裡有個細節配置需要注意,檔把後面左側杯架位置有一個地形適應調節旋鈕,這個小配置在1.6T車型上全系標配。這個配置可以說同級罕見,這體現了標緻在發動機研發和調校上的造詣,因為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對發動機標定和扭矩輸出控制有著極高的要求。國產版本上予以保留不知道是厚道、偏執還是懶得做本土化改造。

後排堪稱局促,調到舒適駕駛位以後坐到後排,這空間表現比筆者之前開過的一貫被吐槽空間小的馬自達品牌旗下CX-4車型的後排空間還小。

挪車,開上路,馬上就發現了一些不討喜的特性。這輛車配備的自動啟停系統邏輯混亂,而且不能默認關閉,於是筆者上車第一件事就是關掉這個東西。油門初段發竄,剎車初段力度不好控制,對於駕駛者來說還好,對於乘客來說不啻於一種煎熬,尤其是那些容易暈車的小夥伴。筆者有點好奇4S的試駕專員和銷售顧問會怎麼和試駕的潛客解釋這個特性。對於初次接觸這輛車的駕駛者來說,筆者建議在挪車停車時讓乘客先下車自己慢慢挪,以免他們把剛吃過的飯吐出來。

然後筆者把車子開上了高速。這輛車的高速行駛穩定性不錯,轉向還算精準,中段加速能力不俗,在100時速以上、滿載開空調還能做到動力隨踩隨有。底盤質感也很不錯,濾振動作堪稱乾脆。可見,這輛車有著很不錯的操控基礎。但是很可惜,這種好印象也就維持了不到三分鐘,當筆者的這台車在高速上的時速超過115時候,方向盤開始了震動,這種震動在時速達到120的時候達到頂峰,伴隨著熟悉的高速發飄感,甚至有種把不穩方向盤的感覺。一開始筆者還以為是路況不好,但是不對啊,這是中國最好的高速公路之一,之前開著其他車的時候也沒有過這種蛋疼的駕駛體驗。而且這個抖腿速度不早不晚的正好出現在高速最常用的速度區間上。事實上,這並不是孤例,而是這一代3008的通病。

汽車工程碩士出身的筆者很快給這種現象下了個結論,NVH優化不完善,整車研發環節的匹配和測試嚴重不過關,導致一些部件在共振區間附近發生了干涉導致激振。在筆者看來這是個實在不應該發生的低級錯誤,尤其對於PSA這種國際大廠就更讓人匪夷所思。

另外一個槽點在於這輛車的音響。毫不誇張的說,這是筆者這麼多年聽過的最爛的汽車音響沒有之一。高音刺耳低音弱雞重音約等於沒有,無論SQ還是APE無損音質經過這種垃圾音響轉化出來都成了路邊攤20塊錢一副高仿蘋果耳機的紙糊聽覺體驗。筆者兒時坐的方頭老捷達計程車收音機放出來的聲音都比這個動聽。於是,這個音響的作用從放音樂變成了製造點聲音以免旅途太乏味。

鹵素大燈亮度不足,筆者在一開始在有路燈的城市道路上甚至需要重新開關車燈以確認車燈確實是打開狀態,在幾乎沒有照明的鄉村道路中都顯得不夠明亮,說是蠟燭燈一點都不為過。當然,過一會兒就習慣了。

此外,這輛車還有個不嚴重卻蛋疼的毛病,即加92號油時候發動機故障燈會亮,加註95號汽油則故障燈滅掉。在油價高企的今天,這對於這個級別消費者來說可以說是個勸退因素。

在這次體驗之後半個月,筆者又租了一台標緻3008帶著朋友自駕出去浪,這次是同代次稍早年代款的車型,車頭的進氣格柵還沒有改成最新樣式。這正好給了筆者一個對比同款同代次兩個年代款車型的機會。除了內飾外觀上的細微差異以外,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油門剎車初段還是竄,上高速120時速附近還是抖腿,不過抖腿程度較2018款小一點。

這台車給筆者兩個驚喜,一個是好消息,一個是壞消息。好消息就是音響終於能聽了,雖然算不上優秀但也還過得去。壞消息就是,發動機噪音的隔絕實在是讓人崩潰,從1500轉開始,發動機的低沉吼聲就很清晰的傳到了駕駛室內,從此連綿不絕。而早些時候租的2018款則沒有這個問題,看來座艙隔音的問題確實在後續改款中得到了優化。

另外,這次加的一樣是92號油,但是發動機故障燈沒亮。

由筆者這兩次的實際用車體驗可見,標緻車型體驗糟糕和簡配的地方都是車主切實可感知的。而小改款所帶來的並不是實際體驗的全面優化,更像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管中窺豹,筆者似乎理解標緻為什麼賣不好了。

先說說這款標緻3008的由來。國產的標緻3008對應已經停產的歐版的上一代標緻3008(現款歐版標緻3008拉皮後對應國內標緻4008),區別就是根據東風標緻對國內用車需求的理解,把原版車加長加寬加高,軸距不變(沒加長軸距有點迷)。總體來看,國產3008從尺寸上看可以理解為略微發福的歐版標緻3008。而從實際體驗來看,國產之後的版本,空間並沒有什麼提升。

作為東風標緻目前主銷車型之一的標緻3008,駕駛感受如前面所述,也只能說差強人意。傳說中法國車的精密底盤和操控樂趣都去哪了?這輛車更像是改了尺寸以後迫不及待落地之後的半成品。國人喜歡的大空間沒有,公眾被速騰斷軸門折騰過之後認準的獨立後懸掛沒有(標緻品牌國產車型除了508全系非獨立後懸掛)、高速發飄、配置捉急,連最基礎的可感知品質都遠遠沒有做到位。而對92號汽油的不友好更加深了潛在用戶或者老車主對這款車的不滿。

對於這個級別車型的消費者而言,這輛車買回家是要用作家庭用車,用於平時上下班和全家人的通勤。但是買回來卻發現了上述各種問題,脾氣不好的可能就直接退車或者賣掉,能忍的那一部分後續也很難向自己親朋好友推薦這一品牌的車型。這種不滿甚至會隨著這些車主擴展到針對所有法國車企的負面口碑傳播。

從這兩次的體驗中,筆者感受到了PSA方面對中國市場的不重視和傲慢。而這種不重視和傲慢則很大程度上拜東風標緻雪鐵龍混亂的管理所賜,只不過這部分並不會包含在本文討論中,在此不多說。不知道另外同門卻沒有做到明確差異化的雪鐵龍品牌車型的實際使用體驗如何。有機會筆者一樣會為大家送上新鮮出爐的使用感受。

事實上,PSA集團在歐洲從來都是能正面硬剛大眾的存在。在剛剛過去的九月,PSA在歐洲的銷量更是超過大眾問鼎銷冠。今年上半年,PSA全球銷量同比去年大幅增加38.1%,而中國市場銷量佔比只有可憐的7.3%。如此小的市場佔比似乎能給PSA在中國的不作為做些許注釋,但是看上去也沒什麼說服力,畢竟標緻雪鐵龍集團曾在中國市場風光無限。然而自2016年起,其在華銷量就一直在下滑,甚至說成腰斬都不為過。在中國經濟形勢整體下行、新車銷量日趨穩定甚至下降、二手車銷量看漲的今天,留給PSA集團的時間不多了。

不作死就不會死,產品策略上的不重視以及偏執、市場營銷上的不作為、商務政策作死、高層劇烈震蕩、放棄京滬遷都武漢,這一系列舉動都是在為自己在中國市場的前景挖坑,如果放任這樣下去,PSA在中國的意義也許只剩下為同樣不成器的東風提供技術了。而一直在流傳的退出中國市場傳聞似乎也並非危言聳聽,而是真實存在的危機。

有人可能會問,同屬於PSA集團的DS品牌咋不說說捏?在筆者看來,這真的是一個有著優雅外觀內飾和品牌調性卻又叫好不叫座的品牌,在此同樣不多說了,那筆者問大家一個問題吧,全球「豪華品牌」中最大排量汽油發動機是1.8T的是哪個?

標緻品牌以及PSA集團在中國的前途,就留給市場去檢驗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