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雖不大,但作為零經驗小白,我確實靠「努力+幸運」拿到了投遞的五家公司的五個產品offer。從下定決定轉行到入行也不過半年的時間,不是學霸也不是學生會主席,更沒有漂亮的實習經歷,相信我作為普通大學生的一員,我的入行經驗能為大家提供借鑒。

轉行之前,我是一枚普通大學社會學專業學生,在街道辦當了三個月的社工實習之後,我終於下定決定偏離大學四年的原有軌道,遠離按部就班的生活。

我嚮往產品經理,雖然可能無法達到改變世界的高度,但還是希望通過一己之力,做點事情改變一些東西,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在明確進擊產品經理之後,我並沒有立即投簡歷,而是詳細瀏覽了各大招聘平臺的產品招聘要求,結合產品前輩們的建議,整理出了入行產品經理的三大敲門磚

1. 基本的技能修鍊

熟練掌握Axure、Visio、Mindmanager等軟體,具備良好的交互原型設計、PRD需求文檔撰寫能力;熟悉Android、iOS交互設計規範、產品規劃管理和客戶端產品設計與開發流程。

2. 一份像樣的作品

可以是競品分析,針對面試公司及其競品進行詳細的戰略定位、商業模式、市場情況、業務主流程分析,包括目標用戶、用戶規模、功能詳情等,還要通過自己的分析,為產品提出修改優化建議。

還可以是用戶體驗報告、產品原型、PRD中的一種或者多種。突出表現出產品經理的基本技能及邏輯能力。

3. 拿得出手的簡歷

除了排版美觀、閱讀順暢、邏輯清晰之外,更重要是貼合企業的實際招聘標準,能有相關的產品項目經驗或實習經驗。

…………………………………………………………………………………

幾塊磚頭雖大,但咱基礎小白有小白的做法,網路上的資源這麼多,隨便搜搜都能搞個幾百G的乾貨模板,想到這裡我又安心了不少。

但沒想到這磚頭一搬就搬了三個月,這三個月乾貨是看了不少,但我逐漸發現我對這些知識點的掌握還停留在表面,沒有充分吸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一方面缺乏實戰訓練經驗,另一方面沒有整體的思維體系。而且作為一個拖延症患者,我也嚴重高估了自己的自學能力。

日子一天天過去,看著本專業的童鞋一個個斬獲offer,我的焦慮感也快速飆升。

直到我在人人社區看到了產品經理就業特訓營,當時心裡第一個想法:這課簡直是專門為我而開——零基礎、魔鬼式訓練、包就業!從技能學習到求職面試,一條龍解決小白入行難題。

以上我整理的三大磚頭,也都在課程裏得到完美解決。

一站式掌握產品經理必備技能

上面提到的產品類工具的使用,都是課程裡面相對基礎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我們從0到1參與了產品項目的設計與規劃,清楚產品經理在不同項目階段的工作重點和工作方法,培養了我們從大局觀上思考問題,具體到細微模塊,又能有具體的解決方法。

一份像樣的作品+拿得出手的簡歷

跟著老師的教學節奏學下來,發現自己累計了一整套項目經驗,具體到競品分析,除了掌握科學的方法,更重要是深刻體會到競品分析的意義。

總結我面試高通過率最主要的祕訣,在於我對於要去面試的公司都足夠瞭解,面試前我會通過網路搜索一些資料快速入門,深入分析面試公司的產品與競品的主要區別在哪裡,核心競爭力及差異點在哪裡,深入思考差異產生的原因,形成自己的想法。特別是當你把這些想法都整理輸出過一遍後,再應對面試官的追問,都能從容調用有用信息。

除了競品分析,還有產品原型、PRD,這些往原來空空無物的簡歷上一填,個人經驗那塊立刻就豐滿起來。

除此之外,老師一針見血指出我簡歷的硬傷,教會我用產品思維寫簡歷,學會從以前的經歷裡面挖掘匹配產品經理崗位要求的閃光點。這樣一修改完善,原來的產品小白瞬間消失了,轉而是一個熱愛產品、有相關產品經驗、專門為崗位要求而來的產品經理候選人形象。

作品和簡歷過關了,我覺得自己在面試的時候底氣都不一樣了,以前是跟著面試官的節奏走,很容易暴露自己的短板,特別是經驗不足的,現在有了談資,都能把問題和答案往自己有利的方向引導。

還有一點感觸深刻的,雖然我們是小白,在很多問題的想法和見解上都不成熟,但只要不是特別離譜的,當面試官質疑的時候,都不要那麼快推翻自己的看法,這時候考驗的是產品經理的抗壓能力和資源爭取能力,太容易妥協毫無自己想法很快就掉進面試官的挖的坑裡了。

意外的收穫

最大的收穫應該是認識了一羣良師益友,扎堆學習,跟之前獨孤求學相比,這種抱團成長的感覺太棒了。導師和小夥伴組成了強大的後方智囊團,每每學習遇到難題都能得到及時的疏導。

老師們都是擁有多年產品經驗的一線大廠大牛,平時工作雖然很忙,但在業務上仍保持學習,有一位老師每天堅持更新公眾號(隨手安利:互聯網悅讀筆記,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關注,各種良心乾貨),寫下自己對產品的感悟和理解,這種韌性與堅持,無形中給我們很多正向引導

一起學習的童鞋好多都是名校畢業、其中不乏清華北大學霸,海龜精英,隨口一說就是成篇的流利英語,讓人分分鐘自愧不如。跟著優秀的同窗一起學習,壓力有,但與激勵並存,畢竟優秀的人都那麼努力,菜鳥級的自己不加把勁怎麼行?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負責任的班班,每次我懶癌發作的時候,都能把我從懶散的邊緣拯救出來,及時督促我跟上節奏完成作業;還有就業指導老師,還沒學完就就給我推薦了好幾家公司,從面試準備到面試後的求職復盤,每一步都給了詳盡的指導,我能百發百中拿下offer,軍功章要分老師們一半。

Offer連續拿下的那段時間,我做夢都是笑呵呵的,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有進擊的目標,遇到困難也隨時能有人幫我解鎖難題,雖然我才剛剛起步,但面對未知的2018,我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與堅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