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兩個原因,一是張郃在袁紹陣容中,實力和名氣就比高覽大,地位也比高覽高,投奔曹操,自然受到更高的重用。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高覽早早就被趙雲刺死,沒有更多機會建功立業。

先說第一點,排位問題。這個太明顯了。從兩人登場開始,高覽就一直排在張郃的後面。投奔曹操時也一樣。到了倉亭破袁紹的時候,曹操將大軍分左右各五隊,張高二人的地位更加明顯有別。兩人都在右隊,一隊曹洪,二隊張郃,三隊徐晃,四隊于禁,五隊高覽。可見,張郃在曹操軍中,儘管是降將,但是還是很受器重的。因為本身名氣大,實力強,到了曹操軍,地位不能太低。而高覽,能夠帶領一隊,本身也證明了可以成為領軍的將領,不像許褚那樣只是武夫。但是與張郃相比,地位明顯差了很多。

再說第二點。高覽在曹操手下,也是建立了一些微末的功勞的。比如破袁紹之戰,集體功里有他的一份力。又比如,劉備偷襲許都的時候,高覽一刀砍了劉辟。不過,也正是在這次戰鬥中,高覽在亂軍中,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書上是這麼寫的:

劉備正慌亂,方欲自戰,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玄德大喜。

單從武力來看,高覽是不會被趙雲一槍刺死的。因為,正面作戰的時候,高覽在袁紹陣營時,曾經與許褚捉對兒廝殺,未分勝敗。三國里,被出其不意幹掉的名將還是不少的。比如,關羽誅顏良,馬岱殺魏延,都是在對手準備不足的情況下一擊致命的。

高覽的經歷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對於很多相對平庸的人而言,量變的累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早早陣亡,高覽毫無疑問會有更多的功績和更好的表現。


《三國演義》里是因為死得早。從官渡大戰許褚,到汝南力斬劉辟,再到被趙雲一槍戳死,高覽出場時間太短了。細心人讀書還能注意到這麼一位挺猛的將軍,一般人可能連他被趙雲戳死都記不住,死在子龍槍下的冤魂實在太多了。

我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三國演義,光記得這人跟張郃一起投降曹操了,其餘一概沒有印象。後來還是我爸說高覽這人也挺厲害,這才又翻書仔細看了看他的戰績,確實還不壞。但這也說明,在三國演義這本巨著里,像高覽這樣的角色,充其量只能算個跑龍套的。

正史上不如張郃出名,其實原因也簡單,要麼本事不大,要麼不得重用。我估計高覽兩者兼有。

高覽貌似是有點本事的,顏良文丑死後,他在袁軍中應該有一定地位,不然不會被袁紹委派和張郃一起襲擊曹操大營。不過,從袁紹指派張郃出兵、到張郃抗拒、到郭圖進饞、再到張郃反叛,感覺上在張郃高覽的搭檔中,張郃的主導地位明顯強於高覽。也許高覽只是袁紹指派給張郃的副將,本事還是不如張郃大,因此也就難怪兩人一起投降後,曹操對張郃高看一眼了。

不得重用,這也是原因之一。實際上從袁氏集團降歸曹操的武將,得重用的只有一個張郃。其餘像是什麼呂曠、呂翔、焦觸、張南、馬延,都跟高覽一樣,湮沒在歷史當中。演義里他們好歹還能戰死沙場,但在歷史上,他們投降以後連露臉的機會都沒有。畢竟,身為降將,而且從曹操最大的敵對陣營當中投奔過來,封個侯爵就不錯了,想出頭肯定難上加難。

至於張郃,只能說是個特例,也證明了那句名言:是大蔥在哪都能蘸醬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