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餐饮界海底捞的服务一直被人称道。而服务最终需要落实到人,海底捞设置了一系列机制为员工和企业保驾护航!今天我们来看下海底捞机制,到底是什么魅力,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一、海底捞薪酬管理机制

  1、总体工资结构总工资

  基本工资+级别工资+奖金+工龄工资+分红+加班工资+其他——员工基金

  级别工资:一级员工+60元,二级员工+40元,普通员工不变

  奖金:先进员工、标兵员工奖励80元/月,劳模员工280元/月,功勋员工500元/月

  工龄工资:每月40元,逐年增递加

  分红:一级员工以上才可以分红,分红金额为当月分店存利润的3.5%

  其他:包括父母补贴(200、400或600,帮助寄回老家父母处)、话费(10-500元/月)

  员工基金:在每月工资中扣除20元,扣满一年为止

2、普通员工资结构

  新员工:总工资=月薪=基本工资+加班费+岗位工资+其他-员工基金

  二级员工:总工资=月薪+级别工资+工龄工资

  一级员工:总工资=月薪+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分红

劳模员工:总工资=月薪+级别工资+荣誉奖金+工龄工资+分红

3、管理层员工资结构

  大堂经理: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工龄工资

  店经理: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工龄工资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员工的工资结构,一名员工的月收入结构居然被切分成至少八块,是海底捞喜欢复杂的工资架构吗?

  这里其实主要用到的是「利益内嵌」原则。

「利益内嵌」,是为了让员工把「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机制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具体的人来负责;而职责履行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责任者的切身利益乃至其身家性命,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多劳多得不应该停留在思维上,还要看企业让员工劳什么,得什么,设计好劳的内容和得的机制,才会看到机制的成效。

  二、海底捞福利机制

  1、员工家庭

  给每个店长的父母发工资,每月200、400、600、800不等,子女做的越好他们父母拿的工资会越多。优秀员工的一部分奖金,由公司直接寄给父母。

  此外,工作满一年的员工,一年累计三次或连续三次被评为先进个人,该员工的父母就可探亲一次,往返车票公司全部报销,其子女还有3天的陪同假,父母享受在店就餐一次。

 2、员工住宿

  宿舍与门店距离步行不超过20分钟,宿舍都是正式小区或公寓中的两、三居室。宿舍内配备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电脑、网路,并安排专门的保洁打扫房间,工作服、被罩的洗涤外包给干洗店。

如若夫妻二人共同在海底捞工作,门店会提供单独房间。

 3、员工假期

  所有店员享有每年12天的带薪年假,公司提供回家往返的火车票。

  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可以享受婚假及待遇;工作满3个月以上的员工可以享受父母丧假及补助;工作3年以上的员工可享受产假及补助。

 4、员工股票

  给优秀员工配股,一级以上员工享受纯利率为3.5%的红利。

  从这里我们看出,海底捞在留住熟练的员工身上,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和成本,四种福利政策:店长父母工资,员工住宿问题,餐饮员工的假期问题,以及工作到一定年限和级别后的红利收益,海底捞都考虑到了。

  从福利政策上可以看到:企业的管理机制,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人性化管理也好,严苛的绩效考核也罢,都是为了激发员工的激情与创造力服务的。

三、员工制定考核标准服与服务

  员工岗位标准和评价怎么定?谁来定?

  管理者不够懂岗位,海底捞的岗位职责是岗位上的员工来定的。

  有人会担心员工自己定标准会定得很宽松,海底捞是这样做的:

  做一件事的时间,员工写了5分钟。管理者跟他说2分钟行不行?员工说那不行,得4分钟。管理者说,那3分钟行不行?员工说行。标准就这样定出来了。后来这个员工跟管理者说,其实2分钟也可以。

  这里有一个原则,要让员工自己写、自己定。而且让哪个人写很重要,当时选的是门店表现最优秀的上菜员写的,而不是普通人。

  通过海底捞的改变之路我们可以发现,摈弃传统绩效考核模式,让员工为自己而战,实现自组织、自管理,是未来管理的必然趋势。

而企业机制设计若是不符合人性规律,公司管理一定会混乱、繁重不堪;反之,如果设计得精巧,则会达到一种管理的至高境界——无为而治

四、好的企业少不了好的机制设计

  真正的机制,是隐含在人们每天发生著的、鲜活的、生动的行为背后的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不成文的乡规民约、社会习俗、行业惯例,尤其是明文规定背后的「潜规则」 「暗规则」 「隐规则」,天生就是「活的游戏规则」,是真正的机制!

机制就是一种「玩法」,是活生生地存在于上下级之间、这个部门与那个团队之间、这名员工和那名同事之间的「游戏规则」。

  时代的变革要求我们必须把企业经营的主体,从老板自身重新量化到组织负责人上,这样才能做到责任与利益的匹配。

  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以人为基础的自运行机制

  企业自运行的核心,就是让主体归位,让利益下放。老板只有做到放下权力与利益,方能激活团队的潜力,让员工为自而战!

解放老板的三件事:

  1、「主体归位」是为了把「要谁做」明确为「要我做」。

2、「利益内嵌」,是为了把「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机制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具体的人来负责;而职责履行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责任者的切身利益乃至其身家性命,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机制自运行」,人不管、机制管,自己管、管自己,管得少、管得好。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管理哲学。戴天宇老师的自运行机制,正是顺势而生,自组织,自管理,自激励也是当今管理学的潮流。已经有许多企业运用于日常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