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番茄005

 

番茄酱对我来说有特殊的成长记忆……。

六岁才开始有记忆,但至今仍留在脑海的,只有那些食物的味道(尤其是特别好吃的)。还记得上小学前,爸爸妈妈周末打牙祭,上馆子,就会到一家很大的黑白切快炒店,点蛋包饭和冷盘豆腐,那家蛋包饭好吃到我每次都觉得吃不饱,心里暗叹: 「老板,你也太小气了,虽然我才六岁,可是食量很大耶。」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妈把我的份量分给爸爸,还是老板给我的比较少,总觉得没吃饱。

开始煮东西是幼稚园大班,最早用的调味料是知名品牌的番茄酱(那时候只会做面粉煎)。往后,番茄酱和番茄汁陪我一起成长,无论面饼、蛋饼、义大利面、炒饭……等,都少不了它,有时候用的太凶,还会被阿嬷念:「吃那么咸,腰子会坏掉!」

清净饮食后,我不再碰番茄酱,一方面自己在写论文的过程中,知道番茄是基因改造农产的代表作之一,无论基因种子或番茄的耕作过程,都脱离了自然运作规则,也因此曾在许多国家发生了诸如过产、弃置、农民经济危机、倾销之类的农业贸易事件。另外,附带了许多暂时还看不到的隔代遗传问题,是最近才开始受消费者注意。

另一方面,种植实验的过程,让我对番茄有更一步的认识,了解到基因改造的不可逆和那些美国大企业的独断性格;不吃番茄及其加工品,并不是歧视、鄙弃番茄,而是累积更大的能量,以行动支持番茄恢复原本的生命力,给真正落实不用化肥化药的农民最直接的鼓舞与激励。哪一天可以看到真正自然的番茄成功繁衍,一定要吃到番茄酱汁跟米粒充分融合的美味,好好品尝滑过热烈火舌的香气。

当然,这样的坚持是有代价的。从小最疼我的阿嬷,看我不再吃她煮的菜,觉得失望极了,还特地去买了番茄酱,想著那是我最爱吃的口味,可是我却一口也不吃,除了为难和不太奏效的解说,内心真是难过极了。阿妈知道辩不过我,也没多说,可是自己知道她心里也一样难过……。

为了不让食物的真相,破坏了跟家人之间的亲情,开始以清净母语的食材调配酱料扭转僵局。红糟和味噌等调出来的「番茄酱」,还有许多家常的、传统的味道,在餐桌上重现光辉。对她们来说,也许我只是变心了,不再钟爱那些知名品牌的调味酱,但餐桌上的美食菜色不减,味道更清新、健康,她们不会觉得我疏离了,会在饱足之后渐渐接受新的饮食观念。

这是我清净饮食理念,不只是自己坚持,更重要的是,用喜悦的心和智慧,让更多人了解、分享,在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当中出了什么问题,真正体验饮食所带来的身心舒畅、美好。

(文│乐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