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jpg

5/22 的罗辑思维【长子继承制】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新观念。清朝时候的康雍乾盛世,中国一度达到四亿人口。人口大爆发台面上比较明显的原因有:气候、制度、美洲作物像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传入;但气候跟作物这些条件欧美也有,为何中国人口特别多?原来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异:继承制度不同。

中国虽然爵位只传给嫡长子,但财产是全家人分的,或多或少人人有份。过去在农村,分家产那可是一件大事,往往要请长辈和村里有威望的老人来主持。这种财产继承制度,叫析产制。析,分开的意思。但欧洲传统是一个人(长子)继承所有财产,那其他儿子怎么办呢?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你长大了,在家混吃混喝可以,但是不可以在家里结婚,更不可能继承财产。所以欧洲很多家里的小儿子,一旦长大成人,就不得不出门去闯荡;有的去做生意、有的去当神父、有的就流落街头。这种制度,在欧洲普遍存在,英国执行的最好。

220px-Ebcosette.jpg

最近重看「傲慢与偏见」跟「简爱」,一直觉得好奇怪啊,为何「傲慢与偏见」女主角-伊丽莎白,她爸有老婆跟五个女儿,但若爸爸过世,财产会给她的表哥继承,五个女儿跟妈妈可能会流落街头?「简爱」的叔父过世,明明简爱还有三个表亲,为何所有财产都归简爱?看到这篇文才恍然大悟,原来英国根本没有分家产的概念,所有财产都是一人独得。

look-at-all-cj47sh.jpg

那为什么欧洲是长子继承制,中国是析产制呢?主要是由于封建制度跟皇权制度的差异造成。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国王把土地分封给一堆公爵侯爵伯爵,为的是将来要打仗的时候,他们能出钱出人。如果他们生一堆儿子,然后把家产都分了,最后遍地都是小领主,打仗的时候,就难以动员物资跟人力。所以从根本上,封建制度就是不允许财产分割的。

p.jpg

欧洲皇室继承制度


中国的封建制度结束得早,皇权制度从秦朝开始就已经建立了,这是中国在政治上的早熟。对于皇权来说,强大的领主反而是皇权的威胁,因此自然会推行“析产制”。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汉武帝的【推恩令】。推恩令就是把皇帝的恩宠推给你的每个儿子,几代之后,大诸侯变成了小诸侯,就谁也没能力跟皇权较劲了。

getimg.jpg

中国和欧洲这两种继承制度,导致人口规模不一样。中国所有的儿子都能分到一份家产,老爷子老太太天天操心,为每个儿子娶媳妇抱孙子,这种文化传统下,人口繁衍速度当然就快。近代欧洲人平均结婚年龄都在2829岁,而中国过去农村1415岁结婚是普遍现象。所以16世纪,明朝人口一亿多,而欧洲大陆才五千万,英国才几百万人。因为英国人把长子继承制执行的比较彻底,当时有25%的年轻人是终身不结婚不生孩子的。

但是,这个继承制的区别,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又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因为财产不分割,很多代之后,靠著结婚、联姻,形成了庞大的资本。所以工业革命在英国一开始,社会上就有成规模的资本可以投资建工厂。更重要的是,那些被迫出门闯荡的小儿子们,受过良好教育,在那个环境下,就变成了商人、殖民者、冒险家。所以,英国发展资本主义,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儿子出资本,小儿子们负责冒险搞经营。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有了,资本主义就这么顺利地发展起来。

中国原来经济发展是不错的,但是中国的小农经济,资本就算积累起来,老爷子一死,一分家,又变成了一堆小资本。而且地主家的孩子,反正将来都可以分到一份家产,那混吃等死的败家子就多,进取精神也就不够。所以,继承制度的不同,对于两个民族在近代的命运,有著很大的影响。

一个文化因素不一样,它的形成是偶然的,在不同的时期,发生的作用也不一样。你在这个阶段,因此获得了一种优势,在另一个阶段,也许就变成了劣势。这种转换,往往出人意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