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眾高爾夫有著作為一台家用車的基本素養,可以拉著一車兄弟五人開黑,可以上班通勤下班買菜,可以帶著姑娘雲遊四海,可以幫你喬遷新居,可以陪伴孩子茁壯成長。

同時它在設計效益上做到了,對有限的資源做了極大的發揮。

怎麼理解這件事情呢?

車長4米2可能是緊湊級車裡比較短的,有停車的便利性,同時車內空間也不會成為這輛車的短板。

車寬1米8不到。也算是比較小的,停完車左右都有車的時候下車方便,但是車內空間通過門板的設計和中央通道的設計,讓人坐在裡面還是覺得是舒適的。儲物空間也是合格的。

發動機排量不大,1.4T,但131匹的馬力,能讓車在9秒多完成0-100,放到當下市場來看,和新出的160馬力170馬力的新貴相比都不示弱。

7個不到的綜合油耗,和當下配備自動啟停的車相比也不吃虧。而這台車這套EA111的動力總成,還是10年前的技術。

上面這些只是一些大面,還不包括設計細節的處理,比如——

1、非等刻度儀錶盤,可讀性強

2、設計的儘可能大的票據抽屜,好久才需要清理一次

3、非常用功能的按鍵位置以及一排拓展槽

4、手套箱的手扣,放在一側,方便駕駛員操作,手套箱的說明書槽,不會讓說明書佔用了手套箱空間

5、從後門以及後備箱都可以操作的後排放倒,以及醒目的未鎖提醒,安全帶被很好的限位不會影響放倒功能

6、前後都方便拿取的隔物板角度和開口

7、有收納功能的備胎槽

8、和logo集成在一起的後備箱開關

正是這些細緻入微的小設計,支撐了這台車的用車便利性。

可能很多車主自己都不知道為啥,但是就是覺得這台車很好用,就像大家最早用蘋果手機一樣,很快就能上手。

自然而然,大眾高爾夫也就受到大眾的追捧了。

這是一台車背後優秀的工業設計所支撐的,這個工業設計不是指加個立標很炫,加個氛圍燈很酷,或者屏幕大顯得很科技,而是說,我在做一個產品的時候,把使用場景給考慮周全了,讓用戶在使用時感到便捷和幸福。

可以說,高爾夫6是合資大眾精品車型的一個巔峰之作,但是也是減配遊戲的開始。我們在這台車上也能看到一些端倪,電池盒在早期的車型上是塑料的,後期變成了紙盒子,開了7年已經爛成這樣了。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個問題,用料的好壞從來都不是一款產品或者一個廠家的核心競爭力,它充其量只能算是誠意,不管是大廠小廠,從自己腰包里掏點利潤出來反饋消費者,只是領導一句話的事情。

而設計水平,對資源的利用效率才是一款產品或者一個廠家的核心實力,這些才是通過人類智慧額外產生的價值。你們見過哪家企業是憑藉誠意來做大做強的?

對這款車說了那麼多讚許,但6代高爾夫也不是沒有黑點,DQ200乾式雙離合的死亡閃爍問題可以說是這代高爾夫最大的弊病。

雖然發生狀況是一個概率問題,而且也可以通過更換一些零件來解決,變速箱的質保也延長到了10年16萬公里,但這依然成為了一些人不敢買這款二手車的主要原因。

開過高爾夫的人,可能會吐槽高爾夫的內飾很無聊沒有新意,但從來都沒有人會去說高爾夫不好開,整台車的人機關係設計的是非常舒服的,各種開關撥桿都是理想的位置。

然後說一下這個5MT的變速箱,MQ200,是大眾鋪貨量最大的一款手動變速箱,很多車都是設計來跑出租的,所以這款變速箱非常皮實耐用。

同時,這款變速箱也是同價位里,手感最好的變速箱,沒有之一,變速箱裡面應該有很多小機構,這邊增加點阻力,那邊增加點阻尼,營造了這款變速箱的手感。


人們經常這麼調侃大眾:

「大眾只有一款車叫高爾夫,拉長就是帕薩特,改名就叫邁騰,減掉一個后座就是CC,再拉長就叫輝騰,拍成方的就是途安,加多三個后座就是夏朗,加高底盤就是途觀,再撐大點就是途銳,拍扁就是尚酷,加個後尾就是速騰,縮短點是POLO」。

雖然是戲謔之語,但可以看出高爾夫在大眾無可取代的地位,這款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的小車,自它誕生以來,就是「國民車」的代名詞。上市44年,已經出到第七代,為大眾立下了汗馬功勞。

1、 口碑好。逾千萬台的銷量為其積累下了良好的口碑,說起15萬以下操控好的小車,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高爾夫。

2、 傳統與升級並存:在照搬原汁原味的德系造型的同時,不忘聽取意見,進行及時整改,使其性價比、操控、舒適度及配置等,超越同級車型。

3、 品牌溢價。畢竟,大眾車比較高級嘛。

所以,論品牌、情懷、細節、性價比等諸多因素,高爾夫長盛不衰。不過不管任何車型,都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人覺得這車又小又貴,有人甘之如飴,插座君的同事還曾以落地20萬的售價購買了頂配呢。


身為高爾夫的車主認為這個車子還是很好的,首先它的純正德國血統,呸,好了不吹了,車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外觀,高爾夫的造型確實很經典,說不出好看但又不覺得難看,總之比較耐看。它的油耗來說挺省油的,我開車比較暴力一點油耗基本7.5升左右,一般水平吧,動力1.4T絕對可以,100一下隨叫隨到,100以上慢慢都暴露出動力不夠了,車無完車,人無完人,這個車基本沒有什麼問題,除了它的變速箱,前幾年dsg大面積爆發,這兩年已經可以了,基本沒什麼問題放心用,變速箱在市區堵車確實不大好會頓挫。建議用手動模式,不堵車開起來動力無縫連接,那種感覺就像cvt,油門深一點立馬降檔,總之還是可以的,這個車的價格有點偏貴,但是很保值,而且改裝潛力很大,一般家用三口之家很好,人多了就不建議了,我一家五口出行開個高爾夫就有點小了,讓我推薦1.4T舒適就可以了,其次1.6,1.2T就不要考慮了動力實在不行,不聯繫頂配或者1.4T豪華


高爾夫口碑一直不錯毋庸置疑,推薦也相當多,也被奉為經典。一款車受歡迎還是要回歸那老幾樣,一一列舉一下(就說一般的高爾夫,GTI、R先不說)。

首先是外觀,其實最沒評判標準的就是外觀,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高爾夫算是大家都比較喜歡的樣子;

第二,做工好,試車時候摸摸看看做工就能一目了然,高爾夫的做工是比較精細的,玻璃雙層防水條,三段式門鉸鏈都相當OK;

第三是空間,和同級別的兩廂車相比,空間勝出,其實空間不用再說了,看到實物還不知道滿意不?

第四是配置,方便的功能不少,全景天窗、倒車影像、集成觸屏顯示的藍牙通訊、多功能方向盤、氛圍燈、智能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反正挺多,很多實用功能慢慢發現吧;

第五動力,沒問題,都夠用;

第六舒適度,我覺得配置跟上了,噪音小就很舒服,所以高爾夫舒適度也是可以的。

總結來看,高爾夫能受歡迎沒毛病。


大眾高爾夫作為大眾旗下全球銷量最高的車型,目前全球銷量已超3000萬台,主打「小而精」的定位,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被稱為大眾的「靈魂」車型,網上有個段子就說的就是它:拉長一點是速騰,再長一點是邁騰,壓扁一點是尚酷,壓扁再拉長一點就是CC。雖然只是個段子,但是也充分說明了高爾夫在大眾體系里至關重要的地位。既然被奉為經典,那麼肯定就有它獨到之處。接下來我們就從幾個方面來說一下,高爾夫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底蘊及影響力

第一代高爾夫於1974年由大師喬治亞羅親自操刀設計,至今也有45個年頭,是目前在售的兩廂車裡時間跨度最長的,目前已發展至第七代車型。高爾夫的出現旨在替代年逾古稀的甲殼蟲,一經面世就受到了熱烈的追捧,迅速成為了大眾集團的支柱車型,後續又開發出R系列高性能車型,至今仍被很多車迷奉為「信仰」之車。

外觀

初代高爾夫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摺紙藝術,方方正正虎頭虎腦,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審美觀的改變,高爾夫從第四代車型加入了很多圓潤的元素,讓整車看起來更加協調。如今高爾夫的外觀設計更像是一套西裝,看起來端莊得體,即使時光流逝,後過頭來看看高爾夫仍然不會過時,如果在大街上偶遇六代車型,十年時間進去了,看起來依然很順眼。駕駛感受

歷代高爾夫都是採用兩廂結構,結構緊湊調校紮實,轉向精確跟手感強,路感反饋清晰,擁有極佳的操控感受;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道路更加擁堵,停車條件更加惡劣,高爾夫小巧的車身更加如魚得水。口碑及保值率

高爾夫作為國內最為暢銷的兩廂車型,市場口碑一直反應都不錯,這裡不太推薦大家參考各大網站上的車主反饋,如果真的想一探究竟高爾夫這款車到底怎麼樣?大家周圍肯定都不缺乏開高爾夫的朋友,一問便知。高爾夫因為有著不錯的口碑和巨大的保有量,在二手車交易市場中,一直都是比較搶手的車型,鄙人身邊就有有一個朋友花10萬塊錢買了一輛二手高爾夫,開了一年半還賣了9萬保值率確實高到讓人髮指。

高爾夫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其精準的定位和可靠的品質才是一直以來飽受追捧的原因;真正好的東西從來不會缺乏市場,消費者們只會為優質的產品買單。


首先非常感謝悟空提供的平台,讓我們互相幫助答疑解惑。

題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下面我來說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今大眾高爾夫已經經過了7代的車型演變,雖然是兩廂車,但車型依然有著德系運動水平,如今終端還有不錯的優惠,具有不錯的性價比,想買車的朋友值得考慮.

大眾高爾夫作為一款經典的歐版汽車,有著良好的運動基因。現款車型上搭載1.2T、1.4T和1.6L發動機,在傳動系統方面,根據車輛發動機的不同,配置5速手動變速器、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或7速雙離合變速器。

在具體參數方面:1.2T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85kw(116ps),最大扭矩為200n·m,1.4T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10kw(150ps),最大扭矩為250n·m,而1.6 L發動機的最大功率81kw(110ps),最大扭矩155n·m。

在駕駛體驗方面,主要說一下280TSI自動檔車型,1.4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7速DSG雙離合變速器相匹配,大眾的TSI+DSG動力組合在中國市場經歷了多年的市場考驗。在目前的高爾夫車身上,它的油門響應是很靈敏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能很好地理解駕駛員的意圖,換擋迅速,渦輪介入也沒有明顯的感覺。

懸架結構是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後四連桿獨立懸架,當通過崎嶇不平的路面時,懸架可以過濾掉大部分的顛簸,提升了車內的舒適性,同時整車的靜音性也是在同級別中處於中上等水平的。

第八代高爾夫就要來了,想要追求個性新產物的消費者,不妨也可以等等8代高爾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