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崇禎皇帝獨自來到煤山之上,在老歪脖子樹上掛起了一道白綾,這是他用來上吊自殺用的。隨着崇禎的死亡,大明王朝結束了三百年的命運,最終落下帷幕。在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前,他曾經向崇禎1提出一個條件,一個相對來說非常好的條件。只要崇禎把西北之地封給李自成,封他做個西北王,他不但不攻打明軍,反而攻打後金。

  李自成提出的這個條件不過分,因爲他有這個實力。在權衡利弊之下,很多人都會接受他的這個條件,但是崇禎沒有接受,他寧死也不願意把地封給李自成。結果李自成一氣之下攻進京城,大明的全部土地都丟了,而崇禎也上吊自殺。如果崇禎接受李自成的條件,歷史就會改寫,可惜的是歷史不會重演。

  那麼崇禎皇帝爲什麼要上吊自殺呢?這和他的一次測字有關。李自成手下有一位風水大師名爲孫獻策,此人精通奇門遁甲,陰陽五行。他對李自成說道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攻進京城,李自成聽完之後是心中大喜,於是讓他去辦這件事情。孫獻策來到京城之後便打扮成一個道士的模樣,準備爲崇禎量身定做一個節目。

  恰逢此時崇禎外出視察民情,結果一眼就看到孫獻策打扮的這個道士了,他心中也是非常的忐忑,不知道大明的國運究竟會怎樣,於是便找道士給算一算。崇禎向孫獻策問道先生是算命的嗎?孫獻策回答道不算命,只測字。崇禎說先生可知着明朝的運勢將如何?孫獻策說請你說一個字。崇禎說了一個“友”字。

  孫獻策急忙驚呼,這個字非常的不好,“友” 乃是“反”字出頭,這就說明有人要造反,對國運是非常的不好。崇禎連忙改口說不是朋友的友,而是沒有的“有”。孫獻策又是眉頭一皺,大呼不好,“有”是“大明”少了一半,真是非常的不好。崇禎聽完之後心中又是一驚,難道這是命運嗎?

  思考之後,崇禎又說了一個字“酉。”孫獻策眉頭一皺,又大呼不好,這酉字是“尊”字去頭掐尾,這個意思就是尊者要掉頭了。崇禎聽完之後是心中荒涼,先是起兵造反,再是大明少了一半,最終是至尊沒了頭,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於是崇禎就回去上吊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