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他所在的公司面臨一次比較大的裁員,他的團隊將會裁掉2/3的人員,他面臨的第一問題就是給自己選擇一個方向,給自己的團隊選擇一個方向。

他做過老師,做過PHP,做過JAVA,做過前端,

他經常自嘲,說自己不是基因純正的前端,

但就是這樣,他創造了HTML5引擎Crow5.

旁人一直無法看清他在技術這條路上的職業規劃,

他用十年,告訴別人他到底想幹什麼。

他是七樂康高級技術總監,

他是,曲毅,他的故事,很傳奇。

我是,曲毅。

那個疲憊的凌晨,我決定帶我的團隊重生

2015年的時候,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要給自己選一個方向;第二個,也想把自己所學的,以前所用的,包括未來想做的,也能找到一個很好的方向去施展,剛好在這個時間點,我遇見那樣的一個環境,那樣的一個時代,然後又遇見有這樣的一個方向,所以正好非常契合。有的時候就感覺就是命,剛好你需要那個東西,然後那個點就出現了。當時我跟創始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半夜12點半,我記得那天特別清楚的是,我那天一共面了五家公司。

他半夜纔到北京,約他的時間那天特別特殊,上午是約了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下午約了一個相當於也是做社交電商的一家公司,再到傍晚的時候,四五點的時候又約了一家公司,晚上七點我在北郵講課,還在跟北郵的一些研究生,給他們做一些技術的指導,大概講到九十點,差不多十點多,在北郵我去鳥巢那邊,他基本上剛到北京,我去的還比較早,在外面等了他一個小時這樣一個時間,就坐在外面,其實當時那天也特別累,講了一個課面了三家,半夜12點半算面試也不算面試,跟他第一次接觸。第一次見面我們就聊到醫療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剛好是我比較需要的一個,就是我需要一個我願意為這個方向付出的一個事業,至少是一種方向類的東西,我覺得醫療正好是能夠剛好滿足我想要的這個方向。

第二個,這家公司和我當時所匹配的資源來講,契合度最高,2015年的時候,那個時間點我在樂蜂的時候,剛好那個團隊面臨一次比較大的一次裁員,當時我們那個團隊不到70人,60多人這樣一個情況,大概要收縮掉差不多,最終公司會留20多人,這樣一個方式。當時整個樂蜂移動,我是這邊的整個負責人,所以當時也面臨這樣的一個抉擇,就是要麼繼續留在樂蜂,因為樂蜂也被唯品會當時給併購了,是在那個體系裏繼續做下去,還是說自己找一個方向,對我來講,我的理念是這樣,就是我所認知的是,我們的工作可能很少有連續性,這個我覺得大家都應該有共鳴,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找很多工作,去很多家公司,做很多事情。我覺得這種工作未必有連續性,但是我們可選擇的事業是可以有連續性的。還有就是我們所在的體系、文化,我覺得也應該是具備連續性的,包括我以前的一些過往經歷,導致我特別希望去保證一個團隊的穩定性,為什麼呢?因為個人是要有職業生涯的,我認為一個團隊也是有生涯和生命曲線的,當時在面臨那次抉擇的時候,我要麼就是執行公司的決議,團隊就散掉了;還有一種就是這次裁員,被裁掉的這些人我們還能繼續做另外一個方向,一個事情。剛好公司也是快速尋找團隊,搭建團隊我們去做融資,剛好我們的團隊無論從人員的到崗的速度,還有專業性,還有我們的戰鬥力、磨合,還有團隊的文化已經磨合好了,所以基本上從那樣的一個體系就加入到了七樂康。

七樂康成立的比較早,但是真正開始做移動醫療的時間是在2005年的時候,我是2015年的7月份正式加入七樂康,到今天正好兩年整。

現在來講,沒誰是專業的,大家都不專業,那就是我花的時間比別人多,我進這個行業早,那我就有可能是成為專業的人。我現在能做的是,我如果知道五年以後有人能解決這個問題,我現在就應該準備的是五年以後這個領域需要什麼,我如果能在五年那個領域,最需要這些東西的時候,我準備的是最完善的,那我相信我們的公司,或者我們的團隊一定是最有價值的。五年以後醫療領域如果能成,最需要什麼,我們把這個事想清楚,需要的技術我們準備好,需要的理念我們準備好,需要的人才我們儲備好,那我們的公司一定就是好的,那我們的這個團隊一定就不會有問題。

那我相信醫療一定會有一家公司,五年沒有,那就是六年、七年、十年以後的事,反正我50歲之前這事肯定能成。


CTO訓練營是專業性的中高端技術人才培養平臺 ,提供一個技術管理者的交友圈子和一系列技術管理者的知識分享。 致力於打造技術管理者的MBA!

CTO訓練營_技術管理者的MBA_51CTO技術成就夢想?

x.51cto.com
圖標

更多活動可以關注公眾號:CTO訓練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