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吕怡德
摄影/吕怡德

去年(2018)七、八月份的雨季、豪雨成灾,造成了世界上的大米仓、全球最大稻米输出国的缅甸,发生了历年来最严重的水患,而且水一淹就淹了二、三个月,造成了许多农民都无法耕种,损失惨重。所幸有一群持续在做国际赈灾的慈济志工,赶紧成立了勘灾援助团队,结合台湾当地与马来西亚慈济志工,以及缅甸当地的志工,一起进行了三次的勘灾行动,并进行接续稻种与救灾物资的筹办与发放。

就在今年(2019)的农历年节期间,慈济国际赈灾的志工团队再次启程,前往缅甸完成一场为期十天,但是,却要发放出将近五万户农民豆种、稻种与救援物资的任务,五月二十七日大爱感恩科技的人文周会,很难得的于百忙当中,邀请到全程参与这次发放的 柳宗言师兄,与大家分享「难行能行-缅甸发放」的温馨感动。

「慈悲」是宗教家的精神,更是慈济 证严法师教导弟子的人文信念,简单易懂的文字,但是,背后要真正去实践的勇气,是要有多大的发心毅力与信念坚持,才能真正做到;为了改善过往传统人工发放,所造成冗长的排队过程与耗时的长期作业,这次缅甸的发放任务,柳宗言师兄再次以「慈悲结合科技」的创举,结合云端资料库、网路传输、手机APP软体、红外线扫瞄辨示系统,以及时限内的前置作业,需先将五万笔资料库在台湾建档完成。

要建置这将近五万笔的救灾/发放资料,要是用大家所熟悉的中文与英文,以及在网路发达的国度里,可能大家都还容易上手,但是,要面对非常陌生以及宛若像缠绕艺术画一般的缅甸文字,再加上,赈灾团队决定要尝试、改采「慈悲结合科技」的方式,来改善与增加这次发放救援行动的效率,时间上已将近台湾的农历假期,许多志工以及可能配合的厂商都要休假过年了,这谈何容易啊?团队许多人都一再表示,这不可能吧?

但是,宗言师兄真是 上人的好弟子,他分享每每想起 上人承担四大志业、八大法印时的种种事务,一件接著一件需要讨论与决策的事情与压力一直过来的时候, 上人是用多大的毅力、勇气与坚持在面对,这时的 宗言师兄虽然感受到无比巨大的时间压力,拖著疲惫的身躯与精神,一路从今年农历年前一直坚持到农历初五出发前往缅甸,与时间竞赛、熬夜坚持,终于完成这将近五万笔缅甸文资料的云端建档,与所有科技设备的建置作业,也如期达成十天内,大幅有效率地完成四个省份、六十四场、四万三千户救灾援助的发放工作。

听完 宗言师兄的分享之后,真的相当赞赏他与团队的用心与付出,让「慈悲结合科技」的效益,帮助许多灾民、并影响许多人心向善,难怪 宗言师兄曾经受到前任总统 马英九先生在总统府的表扬,是为「全国模范劳工」的楷模;从 宗言师兄的身上,我们也深刻的感受到,原来「幸福是来自于心灵富足;快乐是来自于能力付出」,也充分印证了一句 上人静思语「有心就不难」的体现,真的,凡事只要态度对了、事情也就顺理成章的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