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汽車媒體產生了那麼多「信息垃圾」

來自專欄汽車前瞻研究8 人贊了文章

最近因為工作繁忙,實在沒能有時間更新,從這周起恢復更新。前段時間裡接觸了大量的創投媒體,包括一些知名的創投媒體(在此就不列名字了),先前因為工作,接觸過很多汽車媒體,自己也客串過汽車媒體,跑過幾次活動。本文想到哪裡寫到哪裡,沒有指名道姓Diss誰的意思,純粹是吐吐槽,聊聊現狀,大家一起交流。

1、 汽車行業自媒體泛濫,專註內容的優質媒體太少太少了

2、 汽車媒體門檻太低,缺少淘汰,職業的媒體不專業

3、 作為車企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樑,某些媒體嚴重影響公眾對汽車認知及優質產品的普及

前幾天和某知名的創投媒體的汽車記者一起吃飯,女性,二十七八歲,從業三四年了,看過很多她寫的文章,期間聊到NEV,提到BEV、PHEV,吃驚的是,連HEV和PHEV都分不清,竟然做了三四年汽車創投媒體,朋友圈每天發的是汽車各領域幫人找投資,該媒體也是人盡皆知的,但汽車領域的這位老師,真不怎麼樣。創投的汽車媒體還是有很多高水平老師的,也產出了非常多高質量的信息,有自己的核心用戶群和忠實粉絲。但也不乏魚目混珠之人,聽風是雨。

比創投媒體更糟糕的是傳統汽車媒體。在PC時代,汽車媒體數量少,除了幾大門戶網站、垂直網站和紙媒,汽車領域很少有別的傳播方式,汽車媒體的門檻也非常高。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乘用車從年銷500萬飛速增長到年銷2000萬,汽車企業的傳播需求驟增,大量從業人員湧入。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自媒體時代到來,汽車媒體的門檻更低了,大量從業人員湧入,文筆好,不會開車,對車不了解沒關係,會碼字就行,源頭決定了很多從業人員質量不高。大量的自媒體從業人員學習意識差,被人稱之為老師,就高高在上,此處省略100字。

中文的汽車信息庫相比英文小很多,在這個庫里,大多數自媒體產生的信息都是「信息垃圾」,(行業里有一些優質媒體、優質老師、優質內容,但是數量太少了)。什麼是「信息垃圾」,大致有以下幾類,第一、洗稿的,充斥在頭條、百家號多個平台。第二,亂噴的,沒有依據的黑稿,第三、沒有營養的活動稿,(活動稿不可恥,可恥的是沒營養)。當然刷閱讀,刷贊是習以為常,車企領導需要給大領導彙報,數據不能太難看啊,沒有辦法嘛,某某自主品牌大廠天天刷,吃瓜群眾都表示好厲害,別的車企學不來,因為人家水軍雖然多,但是車做的也確實不差啊。

這樣的情況下,有什麼影響?愚弄大眾,中國汽車消費者非常容易受外界影響,購車的用戶八成以上都參考身邊人意見,六成人都會參考網路意見。這幾天有意思的兩條報道,一個是馬自達抄襲名爵,另一個是XX自主品牌控制員工言論,私下和寫文章的媒體溝通過,前者是轉載,後者是為了找噱頭,大概是說企業不讓員工發自己企業相關的朋友圈,事實並沒有。

每一位汽車從業者看到如此亂象都非常痛心,汽車領域需要的是更多像「二混子」、「李老鼠」這樣的優質內容生產者,不是更多自媒體不負責任的「信息垃圾」。

生產優質內容,從我做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