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

此人天生反骨,不作不死,雖有將才,但是卻沒有一點人格魅力。

關鍵詞:貴族世家

侯君集出身貴族世家,高祖父是郡守,曾祖父是刺史,祖父是驃騎大將軍,父親是車騎大將軍,他和李世民同為關隴貴族軍事集團的成員,因而深得李世民信任。

侯君集不學無術,為人浮誇,後來學武,自稱武勇,跟隨李世民徵戰,立下了許多功勞。

關鍵詞:玄武門之變主要策劃者

侯君集大力協助李世民,是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者之一,史料記載:

「建成、元吉之誅也,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遷左衛將軍,以功進封潞國公,賜邑千戶,尋拜右衛大將軍。」(《舊唐書》)

關鍵詞:出將入相

侯君集的兩大軍事功勞,其一是跟隨李靖平定吐谷渾,侯君集屢獻奇計,立下大功,由此被李世民封賞:

「十一年,與長孫無忌等俱受世封,授君集陳州刺史,改封陳國公。明年,拜吏部尚書,進位光祿大夫。君集出自行伍,素無學術,及被任遇,方始讀書。典選舉,定考課,出為將領,入參朝政,並有時譽。」

關鍵詞:平定高昌,人生巔峯,亦是滑鐵盧

侯君集獨自帶軍,大破高昌,為大唐開通西域之路,可以說是天大的功勞,這是侯君集一生中最輝煌的軍事時期。

然而,這個光華絢爛的軍事戰爭卻因為侯君集的貪婪,被染上了極不光彩的墨汁。

原來,侯君集在平高昌後,擅作主張,流放罪犯,同時私取高昌財寶,其部下士兵有樣學樣,也都掠奪貪污財物,侯君集因怕自己的貪污之事敗露,竟然不敢管。

就這樣,侯君集本來應該是在權力生涯上再上高峯的,結果卻因為貪婪,一回來就進了大獄,後來李世民雖然釋放了他,但是侯君集的權力生涯基本到此打住了。

關鍵詞:四個人說他謀反

1.李道宗:大唐名將,曾對李世民說,侯君集這個人吶,居功自傲,愛發牢騷,嫉妒心強,以位在李靖和房玄齡之下為恥,這樣的人將來一定會謀反的!

2.李靖:大唐軍神。李世民讓侯君集跟著他學兵法,侯君集告訴李世民說,李靖要謀反,因為李靖教他兵法的時候,到了關鍵的地方,都保留不教。

李世民就問李靖,你咋回事呢,咋還留一手呢?

李靖說,陛下,這不是我要造反,而是侯君集要造反啊。如今天下太平,我教給他的,足夠平定四夷了,可是他還想學更高層的,此人是別有用心啊。

後來李靖還跟人說,侯君集此人「必將反矣。」

3.張亮:大唐名臣,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上,這兩位一個排名十六,一個排名十七,因為張亮被下放到地方做官,侯君集為他鳴不平,二人聊著聊著,侯君集就說要反了,張亮將此事告知李世民,李世民說,當時就你們兩個人聊這個,侯君集一定不會承認說過這些話的,輕輕地放過了侯君集。

4.賀蘭楚石:侯君集女婿。親自告發侯君集謀反,這是實錘,因而侯君集定罪身死。

關鍵詞:謀劃協助李承乾謀反

侯君集因為高昌之事,仕途無望,被太子李承乾得知,於是李承乾祕密請他的女婿賀蘭楚石聯絡侯君集,侯君集見李承乾無用之人,容易控制,就謀劃幫李承乾謀反。

侯君集曾經舉著自己的手對李承乾說:「我這個是好手啊,應當為殿下所用!」

後來李承乾謀反事敗,侯君集被女婿賀蘭楚石親自揭發獲罪。李世民念著舊情,親自訊問他,後來因為謀反罪成,又親自問詢大臣們的意見,說侯君集這個人以前是立過大功的,我想留他一命。

這個時候侯君集的人緣就看出來了,所有的大臣都說他該死,不能留,李世民萬般無奈,對他說:

「與公長訣矣,而今而後,但見公遺像耳」,「吾為卿不復上凌煙閣矣!」

關鍵詞:人乳美人

侯君集這個人,實在奢侈的令人髮指,比如在他被抄家後,查處兩個美人,史書如此記載:

「侯君集既誅,録其家,得二美人,容色絕代。太宗問其狀,曰:自爾以來,常食人乳而不飯。」

縱觀侯君集一生,前半段還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先後被四個人說他謀反,後來真的反了,感覺這個人有點喫飽了撐的,性格上可能屬於狂妄自大到沒有邊的類型,本來應該是濃墨重彩,光輝絢爛的,最後卻虎頭蛇尾,直接爛掉,讓人難以理解的一個人。


這個「卿」指的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七的陳國公侯君集。

侯君集,豳州三水(今陝西旬邑土橋鎮侯家村)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初年名將,官至兵部尚書,封陳國公。侯君集年輕時以勇武自稱,跟隨李世民四處徵戰,立下大功,曾參加決定唐代歷史命運的「玄武門之變」,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鐵杆心腹,很受重用,唐太宗還讓衛國公李靖教侯君集兵法,但事後他卻誣陷李靖謀反。

在大唐統一全國侯尤其是李世民登基後,侯君集越來越被委以重任,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升遷為兵部尚書(國防部長),開始參與朝政,參與選拔人才等。侯君集曾跟隨衛國公李靖平定東突厥,並於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被任命為主將領大軍滅高昌國。卓著功勛使他開始居功自傲,在討滅高昌時因為自作主張將一些沒有罪的人發配,又私自將高昌國的寶物據為己有,在班師回朝後被揭發而關入監獄,後來大臣岑文本上書替他說情才釋放出獄,但他自以為立下大功卻被關押入獄而心懷不滿。

出獄後的侯君集曾先後勸鄖國公張亮、太子李承乾謀反,還被張亮告發:《舊唐書·侯君集傳》:亮密以聞,太宗謂亮曰:「卿與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獨以語卿,無人聞見,若以屬吏,君集必言無此。兩人相證,事未可知。」

此事後李世民對侯君集依然如故,並在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明閻立本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圖像置於凌煙閣,張亮列第十六位、侯君集列第十七位。也就在這一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受到牽連被處死,家人被流放嶺南。唐太宗李世民說出了那句話「吾為卿,不復上凌煙閣矣」(《封氏聞見記·卷五·國畫》)

我是公子皇鋣,請多多點贊、多多關注,也歡迎留言探討交流!


指的是侯君集。凌煙閣是原本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當時已有數位辭世,還活著的也多已老邁),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褚遂良題之,皆真人大小,時常前往懷舊。這二十四個人裡面,超過一半以上的人曾經是唐太宗的「死對頭」。尤其侯君集,後因貪污腐敗被關了一陣子而心懷不滿,慫恿另一個功臣張亮與自己一起造反。張亮密報唐太宗,太宗卻道:「與君集都是功臣,如今君集只對你一個人說了,如果讓你們二人對證,君集一定不承認,我應該相信誰?」於是不再提這件事,「待侯君集如初」。 後來,侯君集「有負聖望」造了反,被抓住了,唐太宗親自審訊,並對他說:「你是國家功臣,我不想讓你受刀筆吏的羞辱,因此親自來將事情弄清楚。」證據確鑿,唐太宗又召集文武百官說:「君集有功於國,我將乞求饒他一命,諸位能夠答應麼?」羣臣都說:「君集之罪,天地不容。」 造反本來是要滅族的,但太宗念他曾有功於國,饒了他妻兒的命。臨刑前,太宗與他訣別,哭著說「吾為卿不復上凌煙閣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