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買不起房,無殼蝸牛,低薪,房地產,養地,都市計畫,豪宅,住宅區,房市,建商,財團,土地重劃,市地重劃(圖/記者季相儒攝)

▲業者指出2018年買房門檻再度提升。(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陳韋帆/臺北報導

根據屋比統計聯徵資料彙整「六都與年收入買房比例」,其中買房比例最高的,竟是年收入60萬以下佔37%,其次纔是年薪百萬以上佔34%。「屋比」房屋比價創辦人葉國華指出,北市買房佔比年薪百萬以上佔比已超過一半,顯見買房門檻逐年提升。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也表示,從數據可發現另一項社會無法承受的事實,「就是成家困難,有個富爸爸、投對胎」比努力重要。

▲▼表、2018年六都貸款購屋者「年收入」分佈。(圖/資料來源: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彙整:屋比房屋比價平臺)

▲2018年六都貸款購屋者「年收入」分佈。(圖/屋比房屋比價平臺提供)

根據屋比平臺統計,去年(2018年)六都主要購屋貸款族羣,普遍仍以年收入60萬內為購屋主力,佔整體六都比重約37%;年薪百萬以上則次之,佔比34%;年薪60~80萬則佔比15%;80~100萬最低佔比14%。

「屋比」房屋比價創辦人葉國華分析,綜看六都資料,年收入60萬是目前「一般受薪階級」與「首購族」最常見收入級距,也一直是市場的買房主力,由2018年六都有37%的購屋貸款者年收入在60萬內來看,顯見目前各主要都會區房價,一般受薪階級仍有機會負擔的起,想買房民眾只要肯努力,依然有機會一圓購屋夢。

雖然全國普遍買屋族羣年薪皆在60萬元以下,葉國華指出,北市卻特別不同,去年北市貸款購屋者竟有高達52%是年收入百萬以上,而一般受薪族常見的年收入60萬內、僅佔25%,為六都中最低。

另外,觀察北市近10年購屋貸款買房的人年收入分佈,「年薪未達百萬」北市買房佔比,竟已連五年低於5成,2018年只剩48%,相對於2009年、10年前的63%,足足少了15%,顯見要在北市買房門檻有愈來越高的趨勢。

葉國華表示,「北市」的驚人房價確實已不是一般受薪階級可以負擔,而且,考量未來仍有升息的可能下,目前在臺北市若不是有年收入百萬或有父母幫忙,能負擔的起北市動輒2000~3000萬房價的受薪階級真的不多。

對於屋比彙整的六都聯徵結果,章定煊則認為,可看到兩項問題。第一項就是年薪百萬以下買不起房,他指出,北市目前最新新屋房價中位數已到3千8百萬,即使是中古屋打6折行情也要2千多萬,再對照其六都聯徵數據,可見北市買屋門檻已達到年薪百萬以上纔有可能買房。

第二件事情就是階級複製,「有個富爸爸、投對胎」比努力重要,根據該數據顯示,60萬以下買房最多,代表父母協助買屋比例偏高,同時也代表現在年輕人要靠自己成家難度相當高。

但父母一定協助的了?答案是否定的,倘若父母本身沒有房子,如今也難以購買,更別談協助購屋了,章定煊說,端看數據「年輕人買不起房」,政府若無解決之道,可猜想未來將衍生更多社會問題。

葉國華建議政府,面對高房價問題,除了持續興建只租不賣的公宅外,也應有更積極的方式因應,否則不僅年輕人無法購屋,未來甚至連一般家庭想在北市買房都很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