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是明初著名才子,自小聰敏穎悟,以“神童”聞名鄉里,解縉一生中的主要活動都與南京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明朝首位內閣首輔解縉的南京軼事

慷慨陳詞

解縉,字大紳,號春雨,又號喜易。明洪武二年(1369)生於江西吉水縣一個破落的書香門第。“自幼穎悟絕人。五歲父教之書應口成誦,七歲賦詩有老成語……十三盡讀四書諸經”,時人稱之爲神童。

洪武二十年,解縉鄉試時中解元。翌年春他與大哥解綸、妹夫黃金華同中進士。朱元璋在御花園召見解縉,命作《春風春雨詞》。解縉借詩進諫:“漫漫春風人舜韶,綠柳舒葉亂鶯調。君王不肯娛聲色,何用辛勤學舞腰。”朱元璋見他“操筆立成,造語奇崛”,又善草書,非常愛重他,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常令侍立左右。有一次解縉寫字,朱元璋竟給他拿硯池。一天,朱元璋在大庖西室親切地對他說:“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不料次日解縉即針對時弊上了一封萬言書《大庖西室封事》,尖銳地指出朝廷政令苛繁、多變,用人不問賢愚,奸佞小人得勢。隨後不久,又上了一封《太平十策》,奏勸朱元璋“薄稅斂,勸農桑,絕娼優,免屠戮,省株連……”朱元璋看了老大不高興,但因有言在先不好發作,才未加罪於解縉。

督察院副都御史袁泰是個奸黠小人,對朝臣竊聽、畫圖告密,誣害與他們意見相左的官員,使朝中百官人人自危。解縉查實袁泰造謠誣衊的證據後,即上疏《論袁泰奸黠狀》,朱元璋見奏疏語氣激昂,令有司覈實後,把袁泰作了調職處罰。此事雖使解縉在朝中威望增高,但是朱元璋卻因此失去了一個耳目,心裏不太痛快。

洪武二十三年,解縉寫了一個爲一年前屈死的韓國公李善長辯冤的奏摺,朱元璋知道後,大爲惱怒,藉口解縉之父年事已高,無人奉養,將其免職放歸。

不可一日少解縉

八年以後,朱元璋病逝,解縉從家鄉趕來南京奔喪,但因“赴臨非詔旨”而被建文帝遣爲河州(今蘭州)衛吏。不久,明王朝內部爆發了一場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奪取了皇位,是爲明成祖。朱棣十分愛才,提拔解縉、黃淮、胡廣、楊榮、楊士奇、金幼孜、胡儼等七人入職文淵閣,參與機要事務。因才華出衆,不到一年,解縉又被提爲首輔。朱棣凡事都喜歡與解縉商議,他曾對人說過:“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朱棣有次在殿上閱書,問及文淵閣藏書情況,解縉說:“尚缺很多。”朱棣乃下令四處訪購圖書,使文淵閣的藏書達到了兩萬多部,近百萬卷。在此基礎上,朱棣命解縉等人廣收各類圖書七八千種,令解縉任主編,邀集“志士儒英”將經史子集百家之書,析類輯爲一編。解縉選用了147人,用一年時間匆匆編成,名曰《文獻大成》。朱棣看後覺得內容簡陋了,下令重修,並讓太子少師姚廣孝做監修。解縉團隊又經過一番艱苦著述,終於在永樂五年(1407)定稿,共計22877卷,被譽爲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朱棣甚爲滿意,賜名《永樂大典》,命複寫一部。可惜此時解縉因議立太子諸事得罪漢王朱高煦等人,被誣告貶往交趾(今越南中部和南部)。

陽山碑材的故事

永樂三年夏,解縉與同僚胡廣同遊南京近郊湯山。在回城的途中,車至陽山,見有許多石匠在打鑿一巨形大石,一問方知這是朱棣爲其父親朱元璋打造的“神功聖德碑”。在炎炎烈日下,那些石匠、民工個個疲憊不堪,十分可憐。採石廢坑中已是屍骨累累,臭氣熏天,目不忍睹。而負責監工的是廠衛人員,朝官也無權過問。解縉和胡廣聞之,十分氣憤,卻又無可奈何。幾天後,在一次皇上召集羣臣的宴席上,趁朱棣高興當兒,解縉進言道:“陛下爲太祖皇帝打造“神功聖德碑’,是大孝大德之事。只是眼下正是盛夏,採石場監工人員爲邀功擅立章法,草菅人命。那裏屍骨累累,冤雲彌空,這不是逼着老百姓去怨恨太祖和陛下嗎?”胡廣見朱棣沒有動怒,也壯膽附議。因爲朱棣此時已萌生遷都城北上的原故,省得分散財力又招民怨,才因此應允停辦。解縉見狀又趁機奏道:“目前監工由廠衛負責。廠衛之人,不在行中,不明採石道理,把服役的工匠當作囚犯,只一味打殺,欲速則不達。臣以爲可將督辦之事移交工部。”朱棣應允了。後來錦衣衛帥紀綱知道了此事,則更對解縉恨入骨髓。

一副名聯流傳至今

永樂四年的一個冬季,南京城裏一位官員在家中舉辦壽宴,解縉與同僚前往祝壽。宴席上酒酣耳熱之際,大家賦詩吟對賀喜,氣氛熱烈。突然人羣中走出錦衣衛帥紀綱,紀是天子寵臣,平素驕橫跋扈。解縉平日即看不慣紀的爲人,此時決定煞煞他的威風,便走到紀綱面前說:“紀大人,解某不才,也出一聯向大人請教。”接着念道:“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紀綱怔了片刻,無以應對。解縉笑着說:“我看大人不是對不出,大約是懶得對,還是我來續下聯吧。”即朗聲念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話音一落,許多人都會意了,頓時引來滿堂鬨笑。紀綱不由勃然大怒,但轉念一想,我大動肝火,豈不向大家明示自己是“蘆葦”“竹筍”之流?只好強忍怒火乾笑幾聲。從此益發對解縉耿耿於懷。

這副名聯後來還曾被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引用。

遭誣遇害

當時對於立誰爲太子,羣臣中出現了分歧:淇國公邱福、駙馬王寧等人進諫,朱高煦(朱棣次子)有戰功,又曾在靖難之戰中救過朱棣幾次命,當立。但卻遭到朝中多數人反對,理由是朱高煦雖勇武過人,卻暴虐無常。

朱棣左右爲難,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密召解縉進宮詢問。解縉說:“立子爲長,古來如此。皇長子仁孝,天下人心歸附。若棄長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安寧,歷代事實可爲前車之鑑!”加上多數大臣的反對,朱棣最後採納瞭解縉等人的意見,立長子朱高熾爲太子,朱高煦被封爲漢王。不幸的是,解縉這一席話很快傳到朱高煦耳裏,他從此視解縉爲眼中釘。不久,朱棣聽信朱高煦等人讒言,藉口解縉在殿試中讀卷不公,將他貶爲廣西佈政參議。解縉離京後,禮部郎中李至剛又奏言他心懷怨忿,於是又被改貶至交趾,命督餉化州。

永樂八年,解縉到南京奏事,恰逢朱棣領兵北征,留下皇太子總理國事,解縉便去拜謁了太子朱高熾,然後返程。不料這件很平常的事卻被紀綱密告了隨父出征的朱高煦。朱高煦添油加醋奏了解縉一本,說他趁皇上外出之際私見太子,無人臣禮。

朱棣本來疑心病就重,此時又逢戰事不利,聽後大爲震怒,當即下令將解縉逮捕解至南京下獄。朱高煦暗中又勾結了解縉舊仇未泯的錦衣衛帥紀綱,對解縉嚴刑拷打,逼其招供“私覲太子,辱上謀反”,解縉寧死不招。因事關太子,又無“謀反”實據,紀綱等人無法,只得把解縉打入死牢。永樂十三年,一次紀綱向朱棣送呈在押囚犯名單時,朱棣見內有解縉的名字,便問了一句:“縉猶在耶?”不久後的一個冬夜,紀綱就把解縉灌醉後埋在獄中小院的積雪之中。這位才氣橫溢、剛正不阿的一代文傑,就這樣結束了生命,終年47歲。 

來源:趙子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