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制造业而言,质量是检验出来的还是制造出来的?结合大家的实际工作谈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hi,

产品从项目到量产,质量问题大类也可以按这两个阶段分吧。

项目开发阶段,供应商通过SQA反馈单个产品/组件上的问题,工艺,生产反馈每次项目阶段生产阶段线上问题,包括装配/ 防差错/操作/功能等,测试反馈功能/法规等结果,一系列的验证将产品完善(这里也就是有D/PFMEA)。

由项目转移到量产,即所谓你提出的制造or检验的质量。 制造更多以「稳定」的生产过程,可以用「过程能力「」来保证质量(尤其以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参阅16949里面的SPC这一部分了解), 检验可以理解为客户(包含内外客户,对内部即你的下一工序,对外部即公司本身或者说IPC部门)对供应商交付产品满足固有特性的验证。

如果完整地从项目开发到量产整个过程都玩过,会有一个对质量的overview,就更好理解了。

我大学学的是质量,不过毕业后不小心干了采购,所以以上更多的是我结合所学和工作中所见所闻大概整理的,讲错了别打我,哈哈哈。


在产品制造的全流程中,所有的环节都会影响质量,设计、生产、质检等等。

所以质量是每个岗位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做出来的。

以上是事实情况。

但是因为质检是最后一个环节,检验往往就是背锅侠了,所以质量人员发明了以下口号:

1.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2.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其实呢,质量既是设计出来的,也是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因为每一环出了错,都是不合格品,除非这个公司没有质检岗位,那就肯定不是检验出来的了。

我的公众号:大风车质量讲堂,欢迎关注交流。


就水利水电工程而言

质检是很重要的一关

定量的材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不合条件的一概不允许

制造


制造检验都很重要,因为平时做内审的,除了狭义上的检验,制造的稳定性也是评定质量的重要标准,具体可以百度CpK的定义,很明确的反应了质量与制造的关系

哈哈,检验只是手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