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以下几种:

1、普通食盐为500克袋包装,每吨需分装2000袋,可采取机械化分装,分装成本相对较低;300克绿色无碘小包装食盐则每吨需分装3333袋,且为小规模生产,在多个生产环节必须采取人工+机械的方式,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2、绿色无碘食盐采用了材质更好的小袋材料,且每吨所耗小袋是普通食盐的167%,综合成本远超普通食盐。

3、因绿色无碘食盐为小规模产品,损耗率和损耗费用高于普通食盐。

且运营成本有区别 :

1、普通食盐为大众产品,其流通率高,流通环节的仓储、铺货、发货均能达到相对理想状态,成本分摊较低。

2、绿色无碘小包装食盐属于小众产品,流通率较低,在多个环节均费用较高,如:仓储时需要专门存放、资金占压周期长、商超动销率低需频繁退换货、客户订货量少每次配送成本高等。 综上所述,300克绿色无碘小包装食盐因工艺、生产规模、制造成本、辅料耗材、损耗和运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导致成本高于普通食盐。

所以其销售价格略高于普通食盐。


想来是无碘的盐少了 就贵了。物以稀为贵!


据我所知是因为多年以前,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碘缺乏症,也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中国开始在河北、东北等地区试行食盐加碘,取得一定成效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病区大规模供应碘盐。到90年代初期,基本控制病区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梯次补碘,防止有的地方不足,有的地方过量。但就目前市场而言,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消费者,对无碘盐的需求还是少量的,于是要在大批量生产的碘盐中改变生产工序及工艺,生产出少量的无碘盐,那么反而会提高成本,因此就会导致价格偏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