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购买珠宝的一些坑,之前零星写过一些,这次尽可能地把问题罗列地全面一些,给大家防雷用。有人跟我说觉得珠宝很神秘,其实完全不是,神秘感多源自不了解,希望今天写的这篇能有助于你,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多长见识多享受珠宝给我们带来感官和心灵的享受。

一、旅游买珠宝的坑

人们出去旅游,常常喜欢买一些纪念品,有时候,更是贪图便宜的心态作祟,想「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直接自己源头采购,剩下一笔钱,哪知道没有专业知识去挑选,购买时完全信息不对称,售后问题回来后鞭长莫及,旅游买珠宝、原产地买珠宝,就是一个自己挖的大坑。有时候,销售人员和导游双方合力,强烈推荐,头脑一热就下手,回来之后又后悔莫及。

1、南非钻石

有报道说张小姐到南非公派出差,一直听说南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钻石产地,有熟人带著,感觉在产地买一定很便宜,花了2万多人民币买了一粒50分的钻石,但没有附带证书。回国后一检测,净度P级,颜色级别也不高,这种级别的钻石,2万元实在太贵了

还有人去南非买钻,买到了DIA证书的钻石,或者用大大高于国内价格买了不划算的钻石。

P级钻石

2、比利时钻石

如果说南非是产地论,那比利时是加工中心论?比利时确实是钻石重要的交易中心和加工中心,但是一个大概十几二十年才买一颗钻石的零售外国客户,会拿到很好的价格?买得价廉物美?凭什么?妄图打破市场规律绝无可能,何况很多人只买50分,1克拉的钻石,这种级别在批发商那根本不值一提。

3、云南翡翠

云南买翡翠就是导游和翡翠店的联合套路了,特别是云南的低价旅游团,一定会安排翡翠店行程。一种是确实是翡翠A货,但翡翠的价格偏离价值,另一种就干脆用BC货来冒充A货,导游抽取高额提成,而游客回来发现后投诉无门。

4、泰国红宝石

泰国红宝石的亏前些年很多人已经吃过了,价格高质量次,填充处理冒充无烧,更有甚者买到红玻璃,比如「皇家宝石中心」的购物店。

5、新疆和田玉

想去新疆买和田玉,结果买回来的是俄料或者青海料。还有就是导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买了一些类似玉髓一类的廉价宝石。

6、兰卡蓝宝石

斯里兰卡的旅游团大多会安排一次珠宝店购物行程,一是买了一些便宜的义乌货,二是买了品质差莫名证书的蓝宝石,三是用高价卖了普通蓝宝。

7、尼泊尔宝石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网站上贴出过一则「关于中国公民需谨慎购买尼珠宝首饰等贵重物品的提醒」,就源自于中国公民在尼泊尔博卡拉购买了较大金额的珠宝首饰,回国经权威机构检测鉴定均为合成宝石,其后与商家协商困难的情况。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网站截图

8、澳大利亚欧泊

无法分辨合成欧泊,贴面欧泊,非洲水欧泊,很容易买到价高的产品。

总结:

1、钻石产量最大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扎扎伊尔、波札那和俄罗斯,钻石不讲产地(产地一般以特征包裹体鉴定,而钻石无特征产地包裹体),别再听信什么「南非钻石」了。

2、钻石相对通行的标准是4C分级,证书是GIA证书,可GIA很难看出奶咖绿,需要有专业的判断以及售后。

3、当地销售者会提供五花八门的英文鉴定证书,然而提供证书的可能就是出售者本人,没有第三方完全中立客观的有效力的机构鉴定。

4、旅行时的购物场所等回家之后,遇到质量价格问题,投诉难,维权也难。

二、堂而皇之的骗局

1、商场礼券

很多人都遇到在商场购物满一定金额后,服务台会派发抽奖券、礼品抵扣券等,殊不知柜台早已经把产品标上高价,把劣质商品当高价商品出售,比如100元的翡翠,以1000元出售,而售货员还会强调「假一赔十」「如是假货免费退货」。

2、珠宝展销会

看过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报道,从事珠宝生意多年的阿华(化名)一直以自己的「火眼金睛」为豪,但在海博会(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期间,她花12万多元购买的翡翠竟然被鉴定中心认定为假货,而来自缅甸的商家已人间蒸发。

当阿华找到组委会讨要说法时,却发现与海博会同期在厚街现代展览馆的还有另外一场名为「2016东莞『一带一路』海博会工艺展」,前者场地在一、三号馆,后者在四号馆,阿华的假翡翠就是在四号馆买到的。真正的海博会是由政府主办的,而后者完全是一家展览公司举办,是山寨版的海博会。

连展销会都是山寨的?更不要说买到的东西了。

阿华在「海博会」上花12万多元买的假翡翠

3、假冒珠宝证书或者套证

假冒证书是用一些不知名甚至莫须有的鉴定机构出具的证书,

套证就是假冒鉴定机构来出具证书。

列举部分证书名称:Gübelin、SSEF、AIGS、GIA、GRS、GUILD、NGTC、GIC等。

看证书的时候留意一些关键词,如果出现要引起重视: Synthetic(合成)、Treatment(处理)、diffusion treatment(扩撒处理)、irradiation treatment(辐照处理)、clarity enhancement(净度优化处理)、dyeing treatment(染色处理)等。

4、拍卖行和收藏公司骗局

一些拍卖公司和收藏公司以代为拍卖为名,与货主联系,说可以到拍卖公司将货主手上的货卖出高价,然后提前收取高额的鉴定费,收取后再与鉴定公司勾结,出具「不是天然宝石」的假结果。

5、低价骗局

如果店家或商场金价明示过低,甚至低于上海黄金交易所当日收盘价,很可能是引诱购买,结算时加上未告知的费用,如工费、精品费,设计费等。有些促销标注「黄金首饰每克直降20元」,说明原价虚高。

总结:

1、参加正规大型的珠宝展会,很多专业展会上有类似于国检鉴定中心,可以现场出鉴定结果。

2、不过分追求内部太干净的宝石,特别是价格低又过分干净的贵重宝石,避免踩雷人工合成品。

3、有证书不等于真货,也不等于好货。要分辨证书的真伪及内容,品质还是要以宝石本身为准。国内证书可以通过「CNAS」或者「CAL」辨识。

4、谨慎对待抽奖和打折,莫贪小便宜。

5、如果手上真有大货,选择正规的拍卖行,多咨询几家对比。

三、戳穿那些千奇百怪的说法

人们常会认为珠宝品类太多,加上我国很多地方都产玉石,什么如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河南独山玉、陕西蓝田玉、湖北绿松石等等,更让人眼花缭乱。实际上很多玉石价值并不高。下面就戳穿一些听起来很玄乎,实际价值不高的所谓「珠宝」。

1、金镶玉

普通和田玉贴上金箔就成了有好口彩的「金镶玉」,有时候和商场抵用券联合使用,有一种「不买就吃亏」的感觉,央视财经频道也报道过。

2、浅色祖母绿

绿柱石家族里出了祖母绿,还有一种绿色绿柱石,颜色比祖母绿浅,致色元素为铁,祖母绿致色元素为铬和钒,二者价格千差地别,并不是浅色祖母绿。

3、国检无油

祖母绿的国检证书备注里空白,可不是无油的意思,事实上国标里无色油属于优化,空白不等于没有无色油,何况,无油祖母绿是相当少的,不用介怀。

4、二代蜜蜡

实际上是粉末高温下压制的,也就是再造蜜蜡、压制蜜蜡,没有实际价值。

5、冰翠

颜色翠绿,看起来像高冰满绿翡翠,实际上就是啤酒瓶,纯玻璃。

6、粉色托帕石

镀膜的托帕石,镀膜这种处理手法可以用于一切宝石,在一些水晶上也会可以看到。

7、染色金珠

金珍珠只有海水珠,也就是我们说的南洋金珠,另一种便宜的淡水金珠就是妥妥染色的无疑了,淡水珠最多就是浅香槟色,绝不可能有浓金。

8、芬达石

芬达石是说橙色的锰铝榴石,本身价格相对于五大宝石并不贵,也是石榴石的一种,即便如此,还是有人用更便宜的钙铝榴石来冒充。

9、龙息石

名字和相貌都相当玄幻,其实就是玻璃。

10、金色海蓝宝

其实是金色绿柱石,没有「金色海蓝宝」之称。

11、帝皇石

名字也是相当玄幻,其实就是染色石头。

12、乌金黑曜石、黄金黑曜石

黑曜石就是黑曜石,抛光了就是乌金黑曜石,和镀金黑曜石。

13、鸡蛋壳铁龙生

看起来是满绿,其实是把铁龙生切得很薄,稍微碰撞就碎了,所以又叫「鸡蛋壳」翡翠。

14、奶咖绿钻成品

价格低廉,看起啦性价比高,做成成品不易发现,用以忽悠顾客。

以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