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元朝,而是陳友諒,但在“鄱陽湖之戰”之後,陳友諒徹底被打敗,張士誠、方國珍等人,再不是朱元璋的敵手。陳友諒雖然勢大,但朱元璋並不佩服他,朱元璋最佩服的元末梟雄,名叫陳友定,和陳友諒有一字之差。

朱元璋活捉敵將,敵將兒子說了9個字,朱元璋感動:賜你們同死

羣雄逐鹿,因爲最後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以曾經和他爲敵的人,例如陳友諒、張士誠等人都被稱爲“賊”,但唯獨陳友定沒有,朱元璋甚至親自爲陳友定立了塊石碑,可見對其敬佩。陳友定是福建明溪人,他和陳友諒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並沒有親屬關係,只是名字相似。紅巾軍起義後,元朝政權大廈將傾,衆人都在反元,陳友定卻投奔了元朝。陳友定、王保保、迭裏彌實三人,合成“元朝三忠”,也就是說,陳友定對元朝死心塌地,從來沒有反叛過。朱元璋雖然喜愛王保保,但最佩服的,還是陳友定。

朱元璋活捉敵將,敵將兒子說了9個字,朱元璋感動:賜你們同死

陳友定和朱元璋有着同樣的童年,父母遭瘟疫而死,舉目無親,淪爲乞丐。但他比朱元璋幸運,因爲陳友定從小就很有正義感,雖然淪爲乞丐,他仍然還打抱不平,有幾分“遊俠”的氣質,所以一直有都有飽飯吃。

朱元璋活捉敵將,敵將兒子說了9個字,朱元璋感動:賜你們同死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正好元朝汀州府正在募兵,陳友定便參加了。兩個月後,陳友定平定了一個山寨的叛亂,被升爲縣尹,當了官後,陳友定更加篤定,要忠於元朝,報效朝廷。

朱元璋活捉敵將,敵將兒子說了9個字,朱元璋感動:賜你們同死

1358年五月,陳友諒發兵攻打邵武和汀州,陳友定奉旨剿匪,當陳友諒碰到陳友定,前者大敗。陳友諒的大將鄧克明被陳友定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慘重。當年11月,陳友諒又發兵進攻,又一次被陳友定打了回去。後來陳友諒殺掉徐壽輝,自稱漢王,再次攻打汀州,此時陳友定遠在外地,急忙趕來,連續收復3座城池,陳友諒又不得不退兵。可見陳友定不僅是個猛將,而且專克陳友諒。

朱元璋活捉敵將,敵將兒子說了9個字,朱元璋感動:賜你們同死

​朱元璋滅掉陳友諒後,也跟陳友定打過一仗,最後也敗給了陳友定。朱元璋手下有位大將名叫胡琛,被陳友定佈下陷阱活捉,因爲不願投降,被陳友定活活烤死。朱元璋大怒,派湯和和廖永忠攻打陳友定,後來久攻不下,又派李文忠從後路包抄,陳友定雖然頑強,但最終力量太過薄弱,堅持不住。在這個時候,朱元璋欣賞陳友定的才能,派使者前去勸降,可派了三波使者,都沒有回來,都被陳友定殺掉祭旗了。

朱元璋活捉敵將,敵將兒子說了9個字,朱元璋感動:賜你們同死

在城破之前,陳友定服毒自殺卻沒有死成,朱元璋親自審問,只要陳友定答應投降,一定高官厚祿。《明史》載:帝詰之,友定歷聲曰:“國破家亡,死耳,尚何言。”陳友定寧死不背叛元朝,這種忠義讓朱元璋非常感動。但陳友定寧死不降,朱元璋不得不讓陳友定的兒子陳海來勸說父親,沒想到陳海說了9個字,讓朱元璋賜他們父子同死。

朱元璋活捉敵將,敵將兒子說了9個字,朱元璋感動:賜你們同死

陳海本來是想勸說父親陳友定投降,陳友定說:“無多談,安能加死我乎?”(小編譯:不要再說了,不就死一次嗎?)陳海完不成勸降任務,對朱元璋說了9個字:“父爲忠臣,子豈能不義?”朱元璋聽完後非常感動,打算成全陳海,賜他們父子同死。一代梟雄,一代俠客,一代“忠臣”陳友定就這麼死在了朱元璋的刀下。

朱元璋活捉敵將,敵將兒子說了9個字,朱元璋感動:賜你們同死

筆者認爲:陳友定在那個年代,是個忠義之士,但他忠的卻是殘暴的元朝,他的死,十分可惜。若陳友定能夠爲朱元璋效力,定將名留青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