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欲」就是过分索求。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流传不少有趣故事衍生不少俗语。但有些只会流传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就忘却了,但往往才是精华部分。比如「饱暖思淫欲」,生活饱暖安逸之余,内心却产生超越礼法的非分之想,比喻欲望无止境。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饥寒起盗心」,显出更多人性。

唐代壁画《郊野聚饮图》 (网上图片)

「饱暖思淫欲」也作「饱暖生淫」、「饱暖生淫欲」,语出明代戏曲作家沈采《千金记·第二三出》:「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到了元末明初杂剧作家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也有载:「这厮只因饱暖生淫欲……便休想似水如鱼。」句子表示当我们食饱衣暖时,容易产生淫欲之心。这里的「淫欲」泛指的是邪恶、不好的欲望,往往使人沉迷放纵、不能自拔。

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网上图片)

单从物质或者生理层面来看,「淫欲」就是人类本能之一,解决温饱后就是传宗接代,这是本能上或从激素分泌的角度来看也有科学依据。无论是淫还是欲,实际上都成了性的代名词。这是对「饱暖思淫欲」最狭隘的理解。

在人性之贪婪层面来说,其实是将「淫欲」看作是过分索求。据《论语》中评价《关雎》篇,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知,这里的「淫」就是过分。这里的「欲」也泛指对一切本来未「饱暖」时思不到的不好的欲望。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有更大更多的欲望,追求道路无止境,尽头就是人性贪婪。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结果必然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的「人生即痛苦」了。

宋画家《边韶昼眠》图 (网上图片)

「饱暖思淫欲」后面的「饥寒起盗心」其实也易让公众理解,指的是当饥寒交迫时,就较易不奉公守法,想偷想盗。这句话还有一个故事,据说有户姓陈大户人家,一家之主到了晚年才生一个女儿,宠爱有加。陈小姐聪明好学,成为著名才女。但无奈是当陈小姐适婚时,却找不到如意郎君,最终陈小姐决定「对联招亲」,上联为「饱暖思淫欲」。

当时不少人跃跃欲试,五字不多却不好对,最终只有一个风度翩翩的才子对了出来:「饥寒起盗心」,最终成就了一段佳缘。

《倭寇图卷》中倭寇掠夺村庄 (网上图片)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结合一起告诫我们,当一个人长期处于逆境或顺境,便容易产生不好念头。告诫一众不论生活怎样,一定要坚守住自己本心,牢记做人原则,不能够失去做人最基本的底线。

处于顺境,不应该被眼花缭乱的富贵生活迷乱,最终挥霍一事无成;处于逆境,也不应该被外在生活环境打倒,去做违法乱纪之事,应该凭著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振作起来走出困境。唯有如此,才能够成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顶天立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