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性別問題比較複雜,我覺得在「去勢」馬出現之前,公馬應該佔多數。

我們先來簡單說說騎兵的發展。

在戰國之前,古代行軍打仗主要是以車兵和步兵為主。為了應付北方遊牧民族的進攻,等到戰國時期,以趙國「胡服騎射」為開始,各諸侯國開始大量裝備騎兵。不過,騎兵還不是主力軍種。一直等到兩漢時期,騎兵才成了部隊的主力,車兵的地位被騎兵取代。

(在呂布智擒赤兔馬的故事中,赤兔馬就是公馬。)

三國兩晉時期,騎兵進入鼎盛時期,重騎兵被各諸侯推崇。唐朝時期,開始使用「去勢」馬,更容易士兵駕馭。

在我國古代,公馬和母馬都被用作戰馬。

戰馬的選擇,要考慮到部隊的需求。公馬高大威猛,野性十足,戰力兇悍,特別適合衝鋒陷陣。所以,很多有條件的軍隊,都偏向於選用公馬作為戰馬。而且,如果是組建重騎兵的話,必須選用公馬才能勝任。

母馬個頭相對矮小,只能用作輕騎兵使用。但是,母馬溫順,比較容易駕馭。而且,母馬還能提供馬奶。馬奶對於蒙古騎兵來說,是重要的糧食。也是因此,我覺得,按照蒙古騎兵每人三匹馬的配置,肯定是有母馬的。

唐朝以後,為了培育更好駕馭的馬匹,開始給馬「去勢」(閹割)。閹割後的馬匹更加容易管理,體型也比母馬打,而且不會有發情期。同樣,也避免了養母馬會有「產假」的問題。一直到近代,很多騎兵都選用「騸馬」作為戰馬。

唐朝中期名將李光弼曾使用「美馬計」打敗叛軍。

「光弼又嘗伏軍守河陽,與史思明相持經年。思明有戰馬千匹,每日洗馬於河南,以示其多。光弼乃於諸營檢獲牝馬五百匹,待思明馬至水際,盡驅出之。有駒縶於城中,羣牝嘶鳴,無復問斷,思明戰馬,悉浮渡河,光弼盡驅入營」

根據《太平廣記》記載,李光弼曾領兵守河陽,與史思明的叛軍對持了一年。史思明的軍隊中有一千多匹雄壯的戰馬。史思明為了顯示他的馬多兵強,經常讓士兵牽著馬去河邊洗澡。李光弼便從各營選了五百匹有小馬駒的母馬,也放到河邊。因為母馬思念小馬駒,所以母馬不間斷地嘶鳴。史思明的戰馬聽著母馬嘶叫,春心蕩漾,拚命往母馬羣跑,拉都拉不住。最終,史思明的戰馬都被李光弼「引誘」走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能判斷出,公馬應該佔多數。如果母馬多的話,李光弼也不用從「諸營檢獲」。

所以,三種馬在軍隊中的地位應該是公馬>騸馬>母馬。唐朝之前,公馬最多。之後,騸馬最多。

(文|勇戰王聊歷史)


騸馬多!不騸了太吊蛋,不聽話,不好騎。

這是八九十年代在農村生活過的我的親身感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