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首次突破水下一项新技术,为我国海军潜艇打开了另一扇窗

图为中国潜艇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发展一支世界一流的海上军事力量,在早前公布的《中国军事战略》白皮书中,明确地表示了中国强军的战略目标,据悉中国军队将按照既定目标,不断完成现代化的发展进程,2035年中国将完成现代化军事建设,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中国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海军。

在中国海军武器库中,大型水面舰艇是衡量海军战斗力量的硬性指标,中国航母起步虽晚,与美国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在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海军航母部分核心技术正在以小步快跑的姿态追赶着西方,以中国的经济能力和储备多年的技术,未来航母与世界霸主美国两相抗衡也犹未可知。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055型驱逐舰已经完成了首次海试,根据首艘国产航母的海试进度,有军事专家猜测055大驱有望和002号舰一起在今年4月份的海军节上正式服役,如果说美国航母对中国有较大的优势,那么在驱逐舰的实战效能方面,中国更胜一筹。

北斗卫星首次突破水下一项新技术,为我国海军潜艇打开了另一扇窗

055型驱逐舰

​有分析称,055型导弹驱逐舰对中国海军的意义不亚于航空母舰,未来055将扮演一个指挥舰的角色,成为航母编队中的核心力量,一艘航母通常情况下会配备1艘055大驱和2艘盾舰、2艘护卫舰,计算起来一共拥有304个垂直发射单元可供使用,而中国军舰上大多采用的是共架发射方式,即便以200枚防空导弹应对100枚来袭导弹也绰绰有余。

水面上的军舰纵然先进,但在海上执行任务时目标甚是明显,且航速有限,极易遭到地方卫星跟踪和监视,相比水面上活动的军舰,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潜艇更具威胁性,据美国人2月14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增加潜艇的数量,而美国老式的洛杉矶潜艇因为老化问题不得不离开部队,新一代弗吉尼亚级攻击潜艇无法及时交付,导致现役的潜艇数量急剧下降。

据美国情报人员透露,到2019年初,中国至少有50艘柴油动力攻击潜艇和6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并且有望在2020年前保持一个增长的态势。据美国军事观察员强调,未来中国的AIP常规潜艇在近海区域拥有极大的优势,AIP系统能够让使其更好地隐蔽起来,并且具备维护简便、培训快和易操作的特征,中国潜艇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国海军在海底战争中赢得了“不对称优势”,也就是美国正在失去对中国潜艇的优势。

北斗卫星首次突破水下一项新技术,为我国海军潜艇打开了另一扇窗

北斗卫星

无独有偶,日前有媒体援引《简氏防务周刊》消息称,有卫星图片显示中国第五艘、第6艘094型战略核潜艇在葫芦岛造船厂现身,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增加了24枚巨浪系列洲际潜射弹道导弹,仅装载巨浪-2型洲际导弹,射程也可覆盖7700公里,况且每一枚导弹配备三到四个分导式弹头。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突破了融合感应耦合和水声技术,据悉北斗卫星在6000米深度首次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这为中国海军潜艇打开了另一扇窗,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5G和6G技术的刺激下,中国武器装备将会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疆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