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灵」曲:治愈你的心

Heal Your Heart with Claude Debussy

常有朋友们问,工作压力好大,听哪些音乐可以减压?可以轻松一下?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一种很减压又有品位的音乐,比如,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

——田艺苗

音乐治疗是有科学依据的。

要了解它,我们先来看看人是如何听音乐的。首先,音乐通过耳朵的传音系统,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左脑控制语言,负责阅读、谈话,观察、初步记忆,右脑用来弄清物体的空间位置,捕捉动感和欣赏音乐。也就是说,语言和逻辑由左脑控制,感情和直觉由右脑控制。右脑中的阿米德拉是专门用来听音乐的部位。

有些声音我们很爱听,像海浪的声音、下雨的声音、鸟鸣声,都很美妙;有些声音却很怕听,比如电钻的声音、勺子摩擦玻璃的声音,会让我们呕吐甚至神经衰弱。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微风、海浪的声音里发出1/F的力量频谱,使人的大脑产生美妙的阿尔法波,给人良性刺激,获得抽象的安慰感。据说在你心情愉悦的时候,大脑就会产生阿尔法波。

——田艺苗

??

相关阅读

??

听见色香味:德彪西与音乐减压(上)

听见色香味:德彪西与音乐减压(下)

01

《月光》

如果不知道该听什么,听德彪西准没错,既风雅又美妙,又现代又天然。貌似导演们也非常喜欢,《月光》在影视剧中的出没频率非常高:《赎罪》、《莉莉周》、《暮光之城》、《Frankie and Johnny》、《盗海豪情》、《东京奏鸣曲》、香奈儿广告…… 

——田艺苗

音乐资源载入中...

德彪西的

《月光》

(Clair de Lune),是德彪西独特的个性逐渐进入成熟时期的过渡性作品。原属从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Suite Burgamasque)第三乐章,但作品实在太美了,以至人们常常将它单独抽出演奏,久而久之,便忘了其真正出处。本曲是

很有表情的行板,9/8拍子。这是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美丽的旋律暗示了对月光的印象,甚弱和弦的反复更加深了这一印象。接著速度轻快的琶音描写了月光闪烁的皎洁色彩,仿佛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氛围之中。(@百度)

生活中谁都不愿哀伤,但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它常常变成了一种美丽,这是一个奇怪的美学现象。

02

《水中倒影》

德彪西作品《水中倒影》,选自《意象集》。这是最能体现「印象主义」的音乐作品之一,如同印象派绘画层层叠叠的细腻描绘,如同长时间注视景物看见它在光线中的奇异变化。

——田艺苗

音乐资源载入中...

《水中倒影》

(Reflects dans L"eau)

是一篇用有声之音写出了无声之寂静的作品,参照著印象派画人莫奈对园林池沼景色的写生来听它,也许有助于领略它的妙趣吧?但我们又会觉得,比起似乎不怎么关注题材中的诗情诗意而看重捕捉眼前景物中的色。光、影的印象派绘画来,德彪西的音乐显然总是给我们更丰富的感受,更深沉的激动,更悠然不尽的回味。

该曲是德彪西于1905年所作的《意象》第一集中的第一曲。乐曲开始时,浮动的和弦犹如潺潺流水,中间的旋律预示著水中倒影;一系列滑音和弦象一阵柔和的微风,使水面泛起粼粼银光。缓慢的主旋律在不断变幻的和声衬托中,纤细地刻划出水中倒影的清澈轮廓。

03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亚麻色是一种发白的沙漠颜色,十分轻盈浪漫。有人问,音乐中可以听出来亚麻色吗?音乐中的音色确实是可以描绘颜色的,比如给你两件乐器,长笛与大提琴。哪一件描绘亚麻色头发?哪一件黑头发?大部分乐友都会选长笛奏亚麻色,大提琴奏黑发。声音是有色彩感的,有温度和重量。你觉得长笛里面有亚麻色的轻盈,大提琴里面有黑发的浓厚。这里有一种通感,或说联觉。

——田艺苗

音乐资源载入中...

德彪西的钢琴小品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La Fille Aux Checeux De Lin),收录在《前奏曲集》第一卷,作曲家用无限的温柔凝望,写下了印象派作品里,一幕最美好的 风景。开满白色石南花的山坡,围绕著美丽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芳香的气味,是青春,是语言 无须叙述的——最寂静的片刻。

此首是德彪西在阅读法国诗人勒孔特·德·里尔的同名诗因而得到灵感,乐曲风格甜美平静,彷佛看到少女棕色且光亮如丝般的秀发,轻缓飘拂。

04

《梦幻曲》

缤纷细微,飘渺不定,神经质般敏感,但纯粹的感官体验就不能深刻么?

——田艺苗

音乐资源载入中...

《梦幻曲》

(Rêverie),大约作于1890年,旋律非常优美、妩媚。 

那时德彪西还不到30岁,但已是相当出名了。 

德彪西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和变幻,为了追求自由的色调对比,他把音乐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和声从逻辑功能联系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了更为大量的和声色彩,包括他所偏爱的九和弦及其派生和弦;为了音乐的色彩,有时他会回到早期教堂音乐的那些有点古怪的古老调式上去,他还经常使用一种全音音阶(也尤其爱用由全音阶中各音组成的全音和弦),由此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库客音乐)

05

《黄昏中的空气与香味》

用音乐描绘味道,是德彪西的音乐非常擅长的。这首乐曲里面,咣咣咣的和声里带著水色,碎片式音型,摇曳的节奏,汇集成了那句诗:暗香浮动月黄昏。

——田艺苗

音乐资源载入中...

德彪西

《黄昏中的空气与香味》

(Les Sons et les Parfums tournent dans l"Air du Soir )

来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黄昏的和谐》:

「茎枝摇曳的时刻到了, 每朵花宛如香炉散放芬芳, 声音与馨香在暮霭中回荡著, 忧郁的圆舞曲和慵懒的昏眩! 每朵花宛如香炉散放芬芳, 提琴颤颤, 恰似愁苦心儿, 忧郁的圆舞曲和慵懒的昏眩!天空凄美得像一座大祭坛。」

(梁宗岱译版)

德彪西的音乐追求自由的色彩、朦胧的意境以及微妙的气氛, 因此, 色彩性的和声远远胜过旋律, 每一个和弦作为独立的色彩来使用,以体现音乐中的瞬间效果。不协和和弦的运用产生了新的音乐色,在朦胧的气氛中表述作曲家转瞬即逝的细腻而又微妙的感觉,

巴托克曾盛赞

德彪西为一切音乐家重建了和弦的感能。

(@豆丁)

06

《雨中花园》

钢琴作画,音阶似水,和声如影。流光入梦来。

——田艺苗

音乐资源载入中...

《雨中花园》

(Jardins sous la Pluie)

是德彪西钢琴套曲《版画集》的第三首,作于1903年。乐曲以两首古老的法国民歌为素材,通过雨、云、阳光、晴空的瞬息变幻。

在《雨中花园》中,德彪西充分发挥了和声和色彩的作用,表现了天色由阴郁而转变为大放光明的色彩转换过程,非常生动鲜活。它不是一幅「雨中花园」的静止画面,而是有著丰富的色调变化。这种变化的魅力越往后边越强烈,很典型地表现出其印象派的音乐特征。

07

《塔》

德彪西钢琴曲《版画集》中的《塔》,极似印尼的甘美兰音乐。旋律来自东方的五声音阶,采用甘美兰的声部分层:核心音调层,装饰音调层,节奏层与低音层。

——田艺苗

音乐资源载入中...

在1889年在法国世博会上,德彪西第一次听见甘美兰。这种印尼音乐进入了他的印象派作品,或许这让甘美兰后来成为风靡世界的印尼音乐。甘美兰由多种打击乐与管弦乐合奏,非齐奏,也非欧洲式和声对位。它的织体复杂,围绕核心旋律作即兴演奏,绵密又爽朗,音色如金色蜜糖。

《塔》

(Pagodes)的创作时期正值德彪西创作的黄金期,也是他作品的成熟期,印象主义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已充分展现出来。 

08

《月落荒寺》

德彪西的钢琴曲《月落荒寺》。旋律碎片,流露中国风格,和声透明而神秘,充分发挥钢琴晶莹剔透的现象力。

——田艺苗

音乐资源载入中...

《月落荒寺》

(Et la Lune Descend sur le Temple qui F?t)是德彪西所作意境最空寂,谱符最稀疏,音响最弱远的一首乐曲。

本曲速度极缓慢,节奏以二分音符为单位。纯五度、平行三和弦、五声性和弦、多利安密克索利底安洛克里安等中古调式、高音区及低音区的泛音振动,所有这些元素在钢琴六个八度宽阔音域内散布开来,自然而然造就惨白清淡月色洒落空山荒寺之意境,既具东方色彩,又合高洁疏淡清雅空无的美学原则,在法国音乐中独树一帜。(@弹琴吧)

09

《牧神午后前奏曲》

马拉美把音乐的声色和节奏移植到诗歌中,这个想法打动了德彪西,于是他也开始用文学、绘画的语汇来思考音乐。后来,德彪西根据马拉美的诗歌《一个牧神的午后》谱写了他的成名曲:《牧神午后前奏曲》。

——田艺苗

音乐资源载入中...

梦幻般的交响诗

《牧神午后前奏曲》

(Prelude a l"Apres-midi d"un faune)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

"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

乐曲的开始部分,简单而无伴奏的长笛所吹出的旋律,仿佛是画布上刻画得十分分明的线条,它显然是表现了诗人马拉美笔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调。牧神亲自吹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天鹅绒般的圆号与木管声中,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竖琴声中。乐队的色彩纤丽而细腻,弦乐分声部奏出轻轻颤动的震音。整个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气袭人,微风吹拂,牧神昏昏欲睡,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之中。

10

《大海》

德彪西的《大海》被称为「交响素描」,就是用交响乐队来画画。怎么画呢?用精致而变幻莫测的管弦乐色彩。先画「黎明到中午的大海」,弦乐的震音描绘大海潮音,夜幕缓慢揭开,竖琴跌落海中,长笛音点燃了云彩,定音鼓如深处滚动的海浪,圆号和英国管淡淡的曲调勾勒出远处的水平线。

——田艺苗

德彪西非常喜欢海洋,他把自己对海的感受以音乐的形式表现,作曲灵感来自日本的浮世绘,谱写出印象乐派最具代表的交响乐之一的

《大海》

(La Mer),同时作品也被称为「三首交响素描」,宛如声音的画布,从听觉看见德彪西鲜明的创作色彩。

第一乐章:海上的黎明到中午

音乐资源载入中...

海上的黎明从太阳升起曙光照亮黑暗的这一刻开始,各种管弦乐器、包括定音鼓层层叠叠地加入,显现海面上渐渐恢复明亮。接著,由不同的乐器,长笛、小号、小提琴、法国号等等在各个段落为该几个小节的主角,搭配其他伴奏表现海在光线下所呈现多变化的样貌与生命力,然后中午日正当中是这一乐章的高潮结尾,全部大合奏一气呵成完结。

第二乐章:海浪的游戏

音乐资源载入中...

海浪浅浅地在海表面上流动、前进,有时浪花卷出海面又没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后,海浪大胆了起来,它开始翻出海平面,随心所欲地乘风迭高,向前翻滚、疾驰,并享受大海的宽阔,徜徉在与自己追逐的游戏里。最后海浪跟著风的静止,慢慢地安静,重回大海中。

第三乐章:风与海的对话

音乐资源载入中...

是风,造就了海的汹涌澎湃、暗潮诡谲和捉摸不定。「风与海的对话」由大鼓和定音鼓带出风与海的大波涛,接著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毫不吝啬的以强音勾勒出激烈多变的海流、浪与潮水。整个乐章中一扫前两个乐章中的内敛含蓄,完全展露大海奔放的磅礡气势。

「是艺术创造规则,而不是规则创造艺术。」——德彪西

「田艺苗的田」整理制作

田艺苗: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

现已开放微信服务号订阅

? 田老师的节目,在微信就可以直接听哦 ?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

艺苗听音乐

田艺苗官方微信服务号

言语尽头,音乐响起。

Tips

订阅方式:

关注「艺苗听音乐」微信服务号

在服务号自定义菜单点击「名曲密码」

3

 点击任意一期节目或专辑链接,

按指示完成付费

(特别福利:订阅者将有机会获得田老师赠送的书籍、音乐会和音乐讲座的门票等礼物!)

点击

「阅读原文」

,立刻订阅《名曲密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