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明朝皇帝有錦衣衛,但很少知道宋朝皇帝有皇城司,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宋朝的皇城司遠沒有明朝的錦衣衛那樣兇狠,這並不是說皇城司能力不如錦衣衛,而是由兩個朝代的政治和法治體制決定的。

  宋朝從建國起,就立下“刑不上士大夫”的祖訓,所以有宋一代,文人所受的迫害是相對寬鬆的。

  宋朝君臣

  而明朝就大不一樣了,皇帝爲了鞏固君權,除了錦衣衛,還設了東、西廠,那簡直就是文人的人間地獄。

  即便皇城司不如錦衣衛有名,但它在宋朝的地位也是無人比擬的,就連禁軍,也得靠邊兒站。

  皇城司和禁軍是啥關係呢?禁軍不是專門負責皇帝的安全的嗎?還有比這個更牛的嗎?皇城司又是幹什麼的呢?

  宋代的禁軍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就是負責皇宮安全的,它還同時負責邊疆戰事,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爲宋朝的正規軍、常備軍。

  禁軍以下,還有廂軍民兵,這些都是地方性的和臨時性的武裝,戰鬥力就可想而知了。

  朝廷爲了控制軍隊,禁軍都由“三衙”(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掌管。而三衙,又和樞密院、兵部互相牽制,分別負責統帥、調動和人事等方面的工作,都聽命於皇帝。這樣,就沒人能翻起大浪了。

  禁軍架構

  殿前司,就是負責京城(北宋東京汴梁、南宋行在臨安)安全的,包括皇宮和皇帝的宿衛。這麼重要的崗位都被禁軍佔據了,皇城司還能幹嘛呢?

  皇帝可不放心讓一個部門負責自己的安全,如果這個部門出了問題,自己豈不是坐以待斃?

  宋高宗時的“苗劉兵變”就是這樣。當時禁軍全部掌握在王淵手裏,結果王淵的兩個部下苗傅和劉正彥發動兵變,殺了王淵,趙構一下子就變成光桿司令了。

  所以,宋太祖趙匡胤在大宋開國的時候,就設了這個部門,當時叫武德司(皇城司前身),專門爲皇帝服務,只聽命於皇帝一人。也就是說:殿前司無權管理武德司,甚至連御史臺都無法監察,這是一個凌駕於法律之外的部門。

  那麼,皇城司具體負責哪些內容呢?

  1、宮禁宿衛

  皇城司宿衛

  皇城司最大作用就是拱衛皇帝。

  在殿前司的基礎上,皇帝親選精壯充作貼身侍衛(相當於中南海保鏢,時稱親從官,隸屬皇城司)。要求非常嚴格,身高清一色185㎝以上。他們和禁軍分層次把守皇宮,所有的宮門和殿門鑰匙全部掌握在親從官手裏,禁軍純粹是擺設。

  親從官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了3000人左右,有了這支力量,皇帝安心多了。

  2、刺探監察

  皇城司的第二個功能就是充當皇帝的私人偵探(時稱親事官)。

  皇帝不想當瞎子和聾子,就派親事官出去活動,刺探情報。查什麼呢?什麼都查,只要是危害國家和皇帝安全的,危害社會穩定的,全部查,不管是誰,一個都不放過。

  親事官

  所以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只要被皇城司的人盯上了,那都是噤若寒蟬,他們還送親事官一個外號——“察子”。

  不過,宋朝的察子沒有錦衣衛那樣大的權力,他們揪出不法之人後,除非是牽涉皇家醜聞或者國家機密的,他們還得將嫌疑人送到開封府或者大理寺進行定罪。

  3、宮廷瑣事

  凡是皇帝的私事,皇城司都要管。比如皇帝的小金庫,皇宮的器物管理,甚至宮廷用的冰塊這些(時稱冰井務),都由皇城司負責。

  察子

  說白了,皇城司就是皇帝的一個私人管家。終宋一朝,除了宋高宗趙構在逃難那段時間沒有皇城司以外,其它時間都沒有缺過。

  是問:這麼好一個管家,哪個皇帝捨得放棄呢?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