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0年,秦國派大將胡陽率十萬大軍攻打趙國閼與地區。

著名的閼與之戰開打。

此一戰,最終成為了十年後那場世紀之戰的最關鍵藥引子。

秦國是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又借道韓、魏,穿過上黨地區,直插趙國腹地閼與(山西和順縣)。

閼與離趙國的國都邯鄲有多遠呢?

大約160公里。

為什麼要打這個地方呢?

因為秦想一口氣切斷趙國山西高原與華北平原兩塊領土之間的聯繫。

看看閼與地區的地勢我們就清楚了,上述的幾條黑線,是太原盆地和華北平原的主要聯絡線,閼與則是中間的總樞紐。

再南邊的地方就是上黨高地了,那是著名二鬼子韓國人的地盤。

無論是魏國、韓國,還是趙國,他們在黃土高原上的國土和在華北平原的擴展區之間的聯繫,其實是十分脆弱的。

主要原因是那條南北縱橫,切割了山西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太行山脈。

無論是幾千年前,還是現在的我們,要想穿越這條「天下之脊」,都必須仰仗那幾條被概括成「太行八陘」的孔道,八陘聽著挺多,但你要知道,太行山是很長的。

你瞅瞅這老長的大山脈,就八陘,夠幹啥的。

如果秦國能夠想辦法切斷太原盆地與河北平原之間的交通線,也就是佔領閼與地區,那麼他們就可以對從西、南、東三個方向,同時對以晉陽為核心的,趙國所控制的太原盆地形成包夾之勢。

秦國也就很快就可以從不守承諾的的趙人那裡,不僅拿回他們被騙走的晉西北還能拿下趙國的老根據地,太原。

閼與地區,就是這個關鍵的聯繫點。

秦國如果佔領了這個地區,基本上也就切斷了邯鄲與太原間的聯繫。

所以,對於趙國來說,此地萬不可失。

但當時,趙國內部已經傾向於無法救援了。

因為秦國打過來的太過於突然了,韓國直接讓出了上黨高地,秦國沒有任何阻力的情況下就直接插進了這個樞紐之地。

但這塊地方又太過於重要,趙惠文王在得到消息後急召大將廉頗、樂乘,詢問到底該怎麼辦。

兩人均認為閼與距邯鄲路遠,道路狹窄,崎嶇險阻,此時已經難以救援。

但這個時候,財政大臣趙奢卻站了出來,對趙王說:可救!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老子英雄兒混蛋的典範模型中的老子上場了。

這個趙奢是誰?

趙奢是從基層幹起來的,最早乾的崗位是田部吏(徵收田賦的小官),收租稅,執法鐵面無私,誰的面子也不給。

按說在基層,這種不上道的工作方式是會給自己惹下很大麻煩的,隨著趙奢執法的深入,他發現在他轄內,最大的稅老鼠就是當今趙王的弟弟,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

趙奢去趙勝家收稅,管事的不僅不交稅,反而態度囂張,你也不睜眼看看這是誰家!

他們認為趙奢是尋常小吏,嚇唬嚇唬就傻了,但法律鬥士趙奢馬上細數法律條文,然後當場執法,殺掉了趙勝家管事的九個人。

有原則,手還黑的趙奢惹惱了趙國的國務院領導趙勝,這位平原君將趙奢逮到了府邸,打算給趙奢放放血。

不過趙奢卻義正言辭的說道:您本身就是趙國的貴族,你家逃稅,咱國家的法制地位就會越來越低,老百姓就會離心離德,到時候你不交稅,我不扛槍,誰來保衛祖國,誰來保衛家,誰來保衛家!

趙國要是完蛋了,你還能有什麼富貴呢?但以你崇高的地位,如果帶頭奉公守法,那麼上下必然一片祥和,國家也會隨之強大,到時候,你的地位會越來越高。

趙勝聽完,感覺到趙奢說的非常對,向他表示了自己的慚愧之情,趙勝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像趙王力薦趙奢,趙奢也由基層稅管員一躍成為全國賦稅一把手。

主抓經濟後的趙奢在趙國建立起了完善法製法規,打擊偷稅漏稅。國家賦稅因為公平合理,說收多少就收多少,百姓開始富裕起來,趙國的國庫也在趙奢的治理下,一天天的充實。

在這裡我們要說一句題外話,像這種因為公正不阿而提拔的人才,古往今來確實有,但絕對數的過來。

趙奢自己是個人才,有能力,有原則,但他這輩子最牛的還是運氣,他得罪的趙勝作為戰國四公子之一,心胸是非常寬廣的。

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像自家吃了虧,哪怕知道為了大局自己需要忍著的,但千百年來,有幾人能做到呢?

明朝嘉靖年間江浙總督胡宗憲的兒子酷愛旅遊,經常在自己老爹的轄區搞自助游,不長眼的來到了海瑞的那個縣,本以為能老規矩吃拿卡要三溫暖,卻讓海瑞給打了一頓,然後海青天還給胡宗憲寫信,說有人冒充你兒子招搖撞騙,讓我給教訓了,領導您放心。(誰說海瑞一根筋是個傻子,一根筋會寫這信嗎?)

但打了也就打了,胡宗憲是個明白人,自此約束兒子。

海瑞其實之所以能夠千古留名,運氣是最重要的,後來要是沒有徐階多次保他,他絕對活不到進入門神編製那一天。

你要是得罪了小肚雞腸的,記你一輩子的那種人,你有幾條命也躲不開不斷的明槍暗箭向你射來。

曾仕強教授說過一句話我認為特別接地氣: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復仇心很強,我們的復仇期很長。

作為中國人,我們還是應該時時刻刻的審時度勢,妥善的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

這是為了保護自己,同時也為了讓自己的理想能走的更遠。

人生最重要的,永遠是參賽的資格!

要珍惜。

趙奢是個好人,但他這輩子最重要的應該是好運氣。

總攬經濟十年後,趙奢又被發覺是個將才,跨界又打進了軍事指揮圈行列。

第一次的軍事行動,他就帶兵攻取了齊國的麥丘,趙王因得城大喜,也因有這樣一位下馬能管民,上馬能管軍的複合型人才而高興。

在軍界大佬廉頗都認為不可救的時候,趙奢又使出了他的愣勁,反駁道:道路狹窄荊棘,雙方就像在狹小洞穴中碰頭的兩個老鼠,誰勇敢誰就能贏。

這也是「兩軍相逢勇者勝」這句話的由來。

趙惠文王聽到了這個提氣的比喻,命令趙奢率軍救援閼與。

但趙奢後來的做法,卻並沒有他說的那麼好聽。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2300年封建脈絡的百場轉折之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