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布

目前,上市公司出现问题的概率正在上升,中国证监会直接调查的企业、董事仍然很多,这与公司自然密不可分,因为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操盘能力还是很强。

又一公司被立案调查!因提供虚假财务信息,8万股民利益受损 新闻 第1张

本月6日晚上,一家上市公司突然发布通知,称该公司董事长正在接受调查,而他旗下一家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另一家上市公司也受到影响,他旗下这两家上市之间有什么内部关系哪?背后究竟暗藏什么玄机?两家公司的董事长是黄崇胜,旗下的两家公司分别是优德精密和怡球资源,后者被立案调查,他的妻子现在是优德精密的第二大股东,所以这两个公司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至于怡球资源,早在2012年就已上市。曾上市前,只是他在马来西亚的一家上市公司的分公司,但在2008年的时候,这对夫妇进行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将公司从马来西亚的股市上撤离,并和这家分公司对调身份,在马来西亚的退市时,公司一直亏损惨重,大约是3000万元,经过精心包装后才重新上市。

又一公司被立案调查!因提供虚假财务信息,8万股民利益受损 新闻 第2张

在上市之后也是备受争议,其在马来西亚资本操作手段会不会在股市上再现,果不其然,夫妇两个没有让大家失望,在股市上进行了多波操作。在2016年进行了海外收购,斥资6.81亿元收购了美国某上市公司100%的股权。这家美企成立于1997年,在2005年上市,于2015年退市,和这夫妇两个持股的子公司合并,成立了怡球资源的关联公司。

这家美国公司是我们常说的"壳"公司,在退市前三年,该公司连续亏损。我们之前说过2016年这夫妇两个收购这家壳公司,这正是他们聪明之处,在2015收购后,再把其股份卖出去,才能在2016年再次买回。买入、卖出、再买入,他们对此表示是在经过严谨的判断之后做出的判断,当时,他们也向外界表示,每一次买入和卖出都是在严谨的判断基础上进行的,他们重视了收购对象的发展潜力,然而,这样的解释显然很难让公众信服,而且估计背后还暗藏玄机。

又一公司被立案调查!因提供虚假财务信息,8万股民利益受损 新闻 第3张又一公司被立案调查!因提供虚假财务信息,8万股民利益受损 新闻 第4张

此次立案调查,公司的董事和两位高管都收到了调查书,原因是公司没有披露相关信息,属于重大利空,在4月30日持有公司股份,并于5月1日后出售,可以针对自己的浮亏起诉公司,进行索赔。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怡球资源被立案调查,黄崇胜在此前也存在违规的前科,曾因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和前后不一致等行为被上交所通报批评。2016年8月17日,怡球资源发布公告,与北京蓝吉新能源公司在2016年8月15日签订合作协议,怡球资源对其增资2000万元,增资后总额达到了25%,这份合作协议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但怡球资源却在协议界定为"意向性协议",涉嫌信息披露不准确。并且,在这份公告中,怡球资源利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渠道披露了与投资标的仅存在战略合作框架的山东某电动车公司的信息,而且存在大量的宣传和广告性用语。

又一公司被立案调查!因提供虚假财务信息,8万股民利益受损 新闻 第5张

在协议中,关于山东某电动车公司2016年与2017年分别扩大5000辆产能,3年实现20000辆电动客车生产能力,届时实现年产值500亿元等描述,并没有说明实现条件和事实依据。此外,2017年1月14日,怡球资源关于出售资产的公告,拟以4000万元的价格转让所持有的北京蓝吉25%的股权,预计产生约2000万元的投资收益。经过核定之后发现,怡球资源已于2016年12月16日与交易方签订了出售资产的股份转让协议。

据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截至3月31日,股东总数接近8万人,公司被调查后可能面临被处罚,只要证监会对其进行处罚,股民就有索赔权,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的股东维权平台只收到了93件投诉信,和8万股民相比,维权的人显得那么少,可见大家的维权意识并不是太强烈,这无疑为很多人在资本市场上的肆意妄为放水。

又一公司被立案调查!因提供虚假财务信息,8万股民利益受损 新闻 第6张

近年来,此类案件屡见不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因虚假信息披露行为导致投资者权益受到损失,最后都应承担赔偿责任,且投诉过程并不复杂,只要证监会的处罚正式实施,投资者就可凭借股票交易记录和身份证明、委托文件去相关机构维权,或在相关的股民维权平台进行登记。受到损失的股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这样才能避免有些人在股市上肆意操盘,这样更多股民的利益才不会被剥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