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dys?aw IV Vasa by Rubens

瓦迪斯瓦夫四世·瓦薩(W?adys?aw IV Vasa)瑞典瓦薩家族一員,主要頭銜是波蘭國王兼立陶宛大公和全羅斯沙皇。他的父親是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和具有瑞典國王頭銜的西吉斯蒙德三世·瓦薩,他的母親是奧地利的安妮。他的頭銜為:瓦迪斯瓦夫四世,蒙神恩典的波蘭國王、立陶宛大公,魯塞尼亞、普魯士、馬索維亞、薩莫吉希亞、利沃尼亞、哥特和汪達爾人的統治者,瑞典人的世襲國王,莫斯科大公。

  • 他出生於1595年6月8日的盧波佐夫村;
  • 波蘭國王兼立陶宛大公執政開始於1632年11月8日,結束於1648年5月20日;
  • 莫斯科大公頭銜開始於1610年7月19日,結束於1613年2月21日;
  • 他去世於1648年5月20日,葬於克拉科夫瓦維爾大教堂,終年52歲;

瓦迪斯瓦夫四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由於早年的疾病,他通常一覺睡到中午,醒來後在牀上喫飯,午飯後才正式起牀。下午處理政務或去打獵,晚飯後當別人都睡下時,他又繼續工作,這種不規律不健康的作息習慣可能是他早逝的原因之一。

瓦迪斯瓦夫四世性格外向,友好,樂觀,還頗具幽默感。相比他父親,他與波蘭大貴族的關係更為融洽一些。但反過來,他脾氣暴躁,當發起火來可能會不計後果行事。同時他揮金如土,生活比較奢侈,還養有幾位情婦。瓦迪斯瓦夫四世同時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他從小接受了系統的王室教育,通曉四種語言有出色的政治和軍事才能,還是一位著名的藝術贊助人。瓦迪斯瓦夫四世和他父親一樣有著許多雄心壯志和偉大計劃,包括聯合歐洲國家對奧斯曼帝國發起大規模軍事反擊,想要通過戰爭和外交收復西里西亞和利沃尼亞地區,想要徹底吞併王室普魯士。還有最重要的,即和他妻子一起通過政治改革消除國家存在的弊病,並且重振王權。但因為許多原因,主要是瑟姆和大貴族的反對,這些計劃大都失敗了。儘管如此,瓦迪斯瓦夫四世仍不失為一位優秀的君主,某種程度上,比他父親還要出色。他剛剛即位就成功防禦了俄國入侵,同時作為眼光長遠的戰略家,他對古老的波蘭軍隊做出了很多現代化改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波蘭的軍事力量。他雖是天主教徒,但相比他爹在宗教政策上更加寬容。在瓦迪斯瓦夫四世執政的16年裏,波立聯邦從幾乎半個世紀的頻繁戰爭中脫身出來恢復元氣,他執政期間除了早期短暫的防禦戰爭外,沒有爆發任何戰爭。

但在瓦迪斯瓦夫四世統治後期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他年僅七歲的長子兼繼承人早早去世。晚年喪子的悲痛徹底擊垮了他的意志和身體,他的病情急劇惡化,在繼承人夭折的次年痛苦病逝,他死後沒有留下任何子嗣,王位只能由他兄弟繼承。就在他去世的同一年,扎波羅熱哥薩克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發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哥薩克起義,隨後瑞典、俄國相繼發起大規模入侵,著名的「大洪水時代」拉開了帷幕。

瓦迪斯瓦夫四世的簽名

瓦迪斯瓦夫四世的青年時代

儘管此時的波蘭為自由選王制,但流淌著雅蓋隆血脈的國王嫡長子在繼承人競爭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因此他可以說早早就被內定成國王接班人,之後的選舉基本就是走個形式而已。從1611年開始,他就被授權參與瑟姆會議,他從小几乎就成了華沙城的小明星,被父親、朝臣和貴族眾星捧月式的愛戴和呵護,他也為自己身上流淌的古老的雅蓋隆血脈而自豪。西吉斯蒙德三世對他的教育也是非常嚴格,他很小就學會了讀寫和王室禮儀,熟練掌握波蘭語、德語、義大利語和拉丁語。

1619年,瓦迪斯瓦夫和許多年輕的同齡人一樣選擇出國遊歷,他先是去了西里西亞,在那裡他幫助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與波西米亞胡斯派(Hussites)的鬥爭,和勃蘭登堡選帝侯喬治·威廉(George William, Elector of Brandenburg)成了好朋友。後來他回國作為指揮官參加了第二次波土戰爭,雖然他中途生病不得不從前線撤退,但他臨走前的正確軍事部署還是一定程度上贏得了最終勝利,他因此獲得了「基督教信仰捍衛者」的稱號。

1624到1626年,他基本是在國外度過的,在少數幾位貴族的陪同下,他們騎馬遊歷西歐各國。在熱那亞,當時歐洲最先進的軍事技術令他印象非常深刻;在威尼斯,熙熙攘攘的造船廠令人嘆為觀止;在佛羅倫薩,他在歌劇院流連忘返;在羅馬,他受到教皇烏爾班八世的熱情款待,後者對他與異教徒的鬥爭大加讚賞。這些早年的事蹟極大影響了他成為聯邦國王后的政策,對他改革波蘭軍備,建立波蘭海軍還有把歌劇引入波蘭起到了重大作用。
1634年的畫像,那時他剛即位兩年,正值年富力強的年紀,發福的胸中滿懷宏圖之志。

1632年,隨著西吉斯蒙德三世的去世,新王選舉大會召開。瓦迪斯瓦夫王子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對手,他得到了兄弟、教皇烏爾班八世(Urban VIII)和許多施拉赫塔的鼎力支持,毫無懸唸的當選國王。11月13日,他在《亨利條約》和《常規條約》下宣誓成為國王。《常規條約》最早是從斯特凡·巴託雷(Stefan Batory)宣誓時訂立的,條文要求他建造波蘭海軍、修建四座城堡、建立先進的槍械和火炮廠等。加冕典禮在1633年2月6日舉行。

斯摩棱斯克戰爭(Smolensk War 1632年秋天~1634年春天)

西吉斯蒙德三世前腳剛死,後腳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就趕緊派遣使節前往俄國和奧斯曼帝國,商量組成三國聯盟,趁聯邦國王去世引起的混亂髮動入侵。俄國沙皇米哈伊爾·羅曼諾夫(Michael of Russia)一直對「大動亂年代」丟失的斯摩棱斯克耿耿於懷,早有動武之心,奈何國家剛剛經歷動亂,需要時間恢復。現在俄國國力有所恢復,蠢蠢欲動的沙皇在接收到瑞典使節的信息後,下定決心開戰了。

1632年10月,米哈伊爾一世沒有等待瑞典和奧斯曼的協同,搶先發動了進攻。24,000俄軍在米哈伊爾·鮑裏索維奇·謝恩(Mikhail Borisovich Shein )的指揮下越過邊界,迅速向斯摩棱斯克推進。這位將軍在之前波蘭干涉俄國內戰中負責保衛斯摩棱斯克,後來失守被俘,在華沙關押九年後才得以返回祖國,這次出征由他指揮也大有一雪前恥之意。

俄國人做足了準備,他們從1630年開始也對軍隊進行了改革,引入了輕型炮團等國外先進兵種裝備。沙皇試圖招募一些專業的西歐僱傭兵,但當時歐洲深陷三十年戰爭泥潭,僱傭兵稀缺。因此,他只招募到約3,500名傭兵。但瑞典人給了他們許多幫助,尤其是一些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幫助俄軍提升了炮兵作戰效率和針對城堡的爆破技巧。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全俄國的軍隊數量有120,000左右,儘管大部分都稱不上是精銳部隊,但也可見俄國政府的動員效率。

與之相對,如我在上篇結尾所說,此時聯邦許多邊境要塞的防衛力量非常薄弱,主要是因為瑟姆低效率的稅收和募兵政策導致的國庫空虛,而與瑞典人長時間在利沃尼亞的拉鋸戰更是消耗了許多財富。在1631年,波蘭政府的直屬正規軍僅有不到4,000人。斯摩棱斯克作為國家東部最重要最堅固的要塞,她的守軍只有500人......這還算好的,周邊一帶的其他堡壘連正規軍都沒有,只有100~200人的當地誌願兵組成,他們非常缺乏訓練和裝備。
1588-1632年的聯邦軍隊概覽

但聯邦這邊也敏銳地覺察到邊境的緊張形勢,瑟姆這次倒是爽快的撥款了,但尷尬的是,國庫資金捉襟見肘。1632年春天,正規軍增加至4,500人,斯摩棱斯克守軍增加至2,000餘人,同時還運上去170門火炮。立陶宛地區蓋特曼克里斯托弗·拉茲維爾再次掛帥出征,但他也只招募了2,000士兵,主要負責襲擊俄軍後路,破壞他們的補給。

1632年10月以來,俄軍迅速攻下了幾座防備空虛的城堡,在10月28日正式包圍斯摩棱斯克,圍城開始了。俄軍指揮官謝恩圍繞堡壘建造了掩體工事,並且大量使用隧道和炸藥爆破城牆,工兵配合重炮部隊,很快就摧毀了一段城牆。俄軍緊接著發動進攻,但被守城者擊退。雙方打打停停,戰鬥一直持續到1633年月,此時守軍傷亡慘重,補給彈藥匱乏,已經考慮投降了。

但在圍城期間,瓦迪斯瓦夫四世沒有閑著,瑟姆批了力所能及的一大筆稅金,共計約650萬茲羅提用來募集軍隊。很快,一支約21,500人的新式軍隊成立了,他們包括3,200名翼騎兵、3,600名哥薩克或輕騎兵、1,700名胸甲手槍騎兵、780名立陶宛鏈甲騎兵、2,250名波蘭鏈甲騎兵和12,000西式步兵,包括大量火槍手和長槍手。另一個好消息是克里斯托弗也募集了約4,500士兵,他多次設法突破俄軍包圍圈的薄弱點,給斯摩棱斯克守軍送去了珍貴的物資和1,000士兵,這顯著加強了守衛者的士氣。

1633年8月17日,瓦迪斯瓦夫四世率領援軍抵達奧爾沙,9月,扎波羅熱哥薩克和其他援軍也陸續抵達,援軍力量增加至三萬餘人,國王下令對俄軍發起進攻。翼騎兵在野戰中再次展現了強悍的力量,俄軍被翼騎兵和其他騎兵壓制在戰壕和據點內,波軍部隊開始逐個拔除俄軍的營地和工事。10月4日,俄軍大部分據點全部被攻下,圍困已經失敗。

謝恩將他剩餘的部隊撤到主營地,現在風水輪流轉,他們成了被包圍的人。最先喪失鬥志的是西歐僱傭兵,他們很乾脆的拋棄了俄國人,加入到波軍一方。1634年2月,俄軍再也支撐不住,謝恩代表俄軍簽署了投降協議。
《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投降》

斯摩棱斯克戰役過後,瓦迪斯瓦夫四世決定趁勝追擊。此時他仍然宣稱自己是莫斯科大公,想再次攻下莫斯科,於是在冬天還未結束時對俄國邊境的貝利亞城堡(Belaya)發動進攻。3月28日,在談判未果後,圍攻開始。俄國士兵頑強堅守,波軍幾次進攻均未奏效。戰鬥一直拖到6月,食物匱乏和寒冷氣溫造成的非戰鬥減員遠遠高出戰鬥損失。同時,俄軍名將迪米特里·波扎爾斯基已經率領一萬多軍隊趕到了附近,與瑞典的停戰協定即將到期,又傳來了奧斯曼帝國準備聖戰的消息。然而對停戰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瑟姆拒絕了國王繼續戰爭的要求。在這個局勢下,瓦迪斯瓦夫四世選擇和談。

波利亞諾夫卡條約(Treaty of Polyanovka 1634.6.14)

條約規定,俄國沙皇放棄利沃尼亞的領土宣稱,並支付聯邦200,000盧布的戰爭賠款。作為回報,瓦迪斯瓦夫四世放棄對沙皇頭銜的宣稱,但俄國要為此多支付20,000盧布做交換。瓦迪斯瓦夫四世還有一個聯俄抗瑞的構想,他試圖把俄國拉進他的反瑞典同盟當中,為表示善意,在談判中他主動將瑟日皮耶斯基(Serpeysk)城堡和附近的一小塊領土讓與俄國。然而之後的事實證明,這塊土地基本等於白送給對手了......

無論如何,波利亞諾夫卡條約的簽署標誌著從西吉斯蒙德三世即位起連綿半個世紀的戰爭劃傷了句號,此後的十四年成了那段洪水滔天歷史時期前的最後和平時光。

「我們的幸福就是留在我們的境內,保持健康和快樂。」 ——普沃茨克主教

之後在奧斯曼帝國的威脅下,雙方爆發第三次波土戰爭(Polish–Ottoman War 1633–34),這場戰爭中基本都是小規模衝突。瓦迪斯瓦夫四世早有對奧斯曼帝國動武的打算,在獲得瑟姆支持後,他很快召集了一支比斯摩棱斯克戰役更龐大的軍隊——超過30,000人,再加上75門大炮和哥薩克的援兵,氣勢洶洶的軍隊跨過摩爾多瓦向奧斯曼帝國進發。

蘇丹穆拉德四世(Murad IV)知道對手是奔著玩命來的,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勢。於是他一怒之下......宣佈和談。談判也進行的很順利,奧斯曼帝國主動做出讓步,他們正式承認了雙方的爭議邊界。會談圓滿結束,兩國都保證盡量遏制下屬哥薩克和韃靼人對彼此的侵犯,停戰日期再次延長了。波蘭貴族很高興,不用流血就換來了和平。只有一個人很沮喪,那就是聯邦國王本人。瓦迪斯瓦夫四世一直都把自己視為天主教的捍衛者,他想要成為巴爾幹國家的解放者,但天不遂人願,戰爭就這麼草草結束了。
哥薩克和奧斯曼人在黑海上的戰鬥

斯圖姆斯多夫條約(Treaty of Stuhmsdorf 1635.9.12)

瓦迪斯瓦夫四世依然沒有放棄奪回瑞典王位的夢想,特別是在古斯塔夫二世在裏岑戰役陣亡後,彷彿瑞典王位又向他靠近了幾步。由於停戰協定即將到期,他積極準備戰爭,為此還在格但斯克修建了12條戰艦。然而瑟姆和大貴族再一次拒絕了他的計劃,他們認為奪取瑞典王位是國王的私人目的,和波蘭(主要是他們自己)的利益不符,他們希望用談判的方式結束可能發生的戰爭,就像與土耳其人的和談一樣。

瑞典因為在三十年戰爭中的失利,也不想與聯邦大動干戈,於是雙方的談判也很順利的完成了。這次的休戰是上次阿爾特馬克條約的延伸,瑞典人保留了利沃尼亞公國,但必須保證國土內天主教徒的信仰自由。同時瑞典還放棄了波美拉尼亞沿海的一系列港口城鎮,把這些地區都還給了聯邦,3.5%關稅也被廢止了。

波蘭凱爾採城堡的壁畫記錄了這次和談

瓦迪斯瓦夫四世的改革努力

斯圖姆斯多夫條約後,瓦迪斯瓦夫四世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奪回瑞典王冠的前景越來越暗淡了。於是,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國家政治的改革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個具有強大王權的中央政府。在1636~1638年間,他製作了幾項改革計劃,首先,瓦迪斯瓦夫四世試圖在國內建立一個只能由國王世襲管理的省份或領地。如果有一份屬於國王本人的土地,那麼至少國王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直屬收入和王室軍隊,在下一任國王經選舉即位後,也不會被大貴族進一步壓縮權力。

但是,瑟姆否決了這項提議。

瓦迪斯瓦夫四世還試圖創造一個類似皇家騎士團的組織,這個組織的成員對國王絕對忠誠,而且都是國家的精英人才,這個組織無疑對王權會起到絕對的支持作用。

但是,瑟姆和大貴族否決了這項提議。

瓦迪斯瓦夫四世試圖讓自己的弟弟,也就是未來的波蘭國王約翰二世·卡齊米日擔任庫爾蘭大公。如果成功,無疑對王權也是有利的。

但是,瑟姆和大貴族否決了這項提議。

國王還努力想要提升貿易關稅增加王室收入,以改變王室積蓄和國庫常年沒錢的窘境。

但是,瑟姆、大貴族甚至包括格但斯克的市民都阻撓了這項法令的實施。就像我在以前的文章中經常提及的,施拉赫塔和大貴族反對和排斥一切有哪怕可能增強王權的法令,即便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也一概反對。

1646年,即便在他統治的末期,瓦迪斯瓦夫四世也沒有放棄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他計劃聯合許多歐洲國家,發起一場決定性的戰爭,徹底將土耳其人從歐洲領土上趕走。同時還能提高扎波羅熱哥薩克的凝聚力,轉移國家的內部矛盾。因為哥薩克越來越不安分,騷動頻頻發生。儘管國王得到了羅馬、威尼斯甚至俄國的支持,但這戰爭計劃還是流產了。

因為瑟姆反對這場戰爭,並且要求國王解散他的軍隊。而且在這個當口,他身體健康又出現了問題,在種種因素的制約下,他最後一項龐大的政治計劃也宣告流產了。

「事實上,他計劃失敗的如此徹底,以至於他被迫向貴族做出某種和解的姿態,因為瑟姆又通過了幾項限制其權力的法律(例如僱用外國軍隊),進一步限制了王權。」 . ——Nadworzekróla W?adys?awaIV 240-258頁

  • (寫到這裡,我已非常感慨。回想打EU4的時候,貴族不滿我增強王權而挑起內戰。殘酷的內戰一打就是5年,我最後被逼的賣地籌錢借款也要把戰爭打贏。事實上,當我在遊戲中的波立聯邦完成向絕對君主制轉變後,這個國家才煥發出她本來就有的強大力量。然而在現實歷史中,改革又怎麼是點點滑鼠那麼簡單的事呢?一招下錯,滿盤皆輸,清算的日子就要到了。)

瓦迪斯瓦夫四世的婚姻

1637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費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Holy Roman Emperor)的女兒,奧地利的塞西莉亞·雷納塔(Cecilia Renata of Austria)嫁給了瓦迪斯瓦夫四世。這是一次成功的政治聯姻,兩人的結合加強了波蘭與哈布斯堡家族的聯盟關係。

塞西莉亞·雷納塔是一位年輕、美麗、禮貌又充滿活力的女人,他在波蘭也受到了歡迎。她喜歡音樂、音樂會和戲劇表演,這些愛好影響了他的丈夫,最終讓瓦迪斯瓦夫四世成了最早波蘭國家劇院的創始人之一。然而彷彿上天與這位美麗的女人和她的家庭作對,幸福日子沒過幾天,噩耗接踵而至。
小男孩很可愛

1642年1月8日,兩人的二女兒出生,然而只過了一個月孩子就去世了。1644年3月23日,三女兒死產,就在第二天,塞西莉亞·雷納塔因分娩感染而去世。政治的苦悶和妻女的死亡讓瓦迪斯瓦夫非常痛苦,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兩人還有一個健康的大兒子西吉斯蒙德·卡齊米日(Sigismund Casimir)。

這孩子出生在1640年4月1日,他從小受到父母的萬般呵護,瓦迪斯瓦夫四世將他視為王位的指定繼承人。小西吉斯蒙德沒有辜負父母的殷切期望,他非常活潑,敏捷和聰明,到七歲的時候就已經精通波蘭語和德語。王子很喜歡穿著傳統的波蘭服飾,這讓他獲得了許多施拉赫塔和大貴族的好感,一個聰明懂事的繼承人成了晚年瓦迪斯瓦夫四世的最大欣慰。

然而,命運對他太過殘酷。

1647年一個尋常的夏天,王子突然得了急病。所有人都急的不行,瓦迪斯瓦夫四世請了最好的醫生,用盡各種辦法努力拯救他搖搖欲墜的生命。最終,男孩被血性腹瀉痛苦折磨了五天五夜後,在他父親的懷中停止了呼吸。

我們不知道瓦迪斯瓦夫四世在疾病纏身、政治困頓和愛妻慘死後忍受了多少痛苦,然而上天對他是如此的殘忍,最疼愛的嫡長子兼王儲的夭折徹底擊垮了他的身體和精神。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殘酷現實令他悲痛欲絕,他過於傷心,以至於無法參加王子在克拉科夫的葬禮。

就在王子去世的第二年,國王的身體狀況持續惡化,腎結石、關節炎和痛風的折磨讓他生不如死。他掙扎著活到1648年5月20日,在立下遺囑,做完最後一次禱告後死去。
今天華沙城堡廣場的西吉斯蒙德圓柱就是他修建的。

瓦迪斯瓦夫四世16年的統治結束了,應該如何評價呢?他統治期間做了許多龐大且富有雄心壯志的計劃,但絕大部分都因王權的過度衰弱而沒有成功。由此我們可見,他並非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他在許多事上已經儘力做到最好,可惜無人能奈何時代的侷限性。他在即位之初成功挫敗了俄國對斯摩棱斯克的進攻,後在斯圖姆斯多夫條約中為波蘭重新獲取了在之前戰爭中丟失的許多領地,更是創造了寶貴的14年和平。

然而和卡齊米日三世、西吉斯蒙德二世·奧古斯都一樣,他們都沒有子嗣繼承王位,這對本就弱勢的波蘭王權構成了進一步打擊。需知,歷史上每次波蘭王權的大幅衰弱都和缺乏本國王室血脈的繼承人有直接關係。1647年波蘭王子的夭折不僅讓一位父親失去了兒子,更讓危如累卵的波蘭政局進一步惡化。

瓦迪斯瓦夫四世去世後,熟悉東歐史的朋友都知道,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即將發生,波蘭民族歷史上最可怕的浩劫已然醞釀成型,聯邦政府百年來積攢的弊病將如火山爆發一樣傾瀉而出。和平和榮光一去不返,熾烈的戰火將燃遍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廣闊疆域,鮮血會將維斯瓦河染的緋紅。無數生靈即將死去,榮耀碾為齏粉,噩耗接踵而至,這次浩劫對波蘭國家造成的破壞甚至超過了二戰......

蝴蝶振翅,暴雨將至

1647年一個尋常的初春,第聶伯河某哥薩克殖民地莊園內,一羣波蘭人正在毆打一位52歲的哥薩克男人和他的兒子。被毆打的男人身穿華貴的服飾,很明顯是當地頗有名望之人,但現在也只能抱住腦袋蜷縮身體,在拳打腳踢中保護自己。波蘭人打累了,在陣陣辱罵聲中大搖大擺的走開了。這個哥薩克男人搖搖晃晃地站起來,勉強扶起頭破血流幾乎昏迷的兒子,在眾人憐憫的目光中離開莊園,顫巍巍走進了小巷,消失在陰影中。

這個男人是扎波羅熱哥薩克貴族,他的父親曾服務於朝中重臣,因此他們家也得到庇蔭,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實際上,這座莊園就是他父親修建的,過世後作為家族遺產留給了他。男人年輕時曾率領軍隊與異教徒作戰,流血負傷乃是常事,他認為自己盡到國家臣民的責任。然而就在去年,一切都改變了。

自從那位公正待人的蓋特曼去世,他的兒子繼承父親職位後,竟然聲稱這個男人的莊園是他的遺產。哥薩克男人非常憤怒,但還是選擇用法律手段解決此事。然而,無數的信件石沉大海,多次的期望慘遭落空。他不甘心,親自去華沙面見國王陛下希望可以主持公道,但在法庭上,他窺見國王的眼神也已空洞絕望。

今年春天,在幾次警告性的毆打後,他全家像野狗似的被趕出了從小長大的莊園,小兒子也被他們活活打死。哥薩克男人仍然選擇付諸公堂,然而再次相見時,國王在那位蓋特曼面前再次低下了頭。當他拖著疲憊身軀回到住處時,發現自己愛妻竟然也被當地豪強所霸佔......

為什麼自己一輩子遵紀守法,為國徵戰半生,卻還落得如此家破人亡的下場。男人的眼睛逐漸燃起了烈火,握著刀柄的右手劇烈顫抖,「唰」的一聲寒光閃過,刀刃深深嵌進樹榦內。不知為何,流出的汁液竟是紅色,就像鮮血。與其苟活下去在屈辱中度過餘生,不如放手一搏,不如豪賭一場!法律和世道給不了他要的公平,那就靠自己的雙手爭取。

用火與劍。

本文參考書目資料:

  • 《波蘭史》;
  • 《波蘭通史》;
  • 《波蘭簡史》;
  • 《波蘭政治體制轉軌研究》;
  • 《論波蘭傳統文化的特徵》;
  • 《論波蘭的治國之道及波蘭政府的改革方略》;
  • 《東歐史》;
  • Albertrandy, Jan (1846). Dzieje krolewstwa polskiego krotko lat porzadkiem opisane przez Jana Albertrandego (in Polish). K. Jabloński.
  • Bohun, Tomasz; Rosalak, Maciej (24 July 2007). "W?adys?aw IV Waza 1595–1658". Rzeczpospolita and Mówi? Wieki. W?adcy Polski (in Polish). 23.
  • Czapliński, W?adys?aw (1959). Na Dworze Króla W?adys?awa IV [At the Court of King W?adys?aw IV] (in Polish). Warsaw: Ksia?ka i wiedza. OCLC 577964149.
  • Czapliński, W?adys?aw (1976). W?adys?aw IV i jego czasy [W?adys?aw IV and His Times] (in Polish). Warsaw: PW "Wiedza Poweszechna".
  • Gierowski, Józef Andrzej (1979). Historia Polski, 1505–1764 (in Polish). Państwowe Wydawnictwo Naukowe. ISBN 83-01-00172-0.
  • Kamiński, Czes?aw; Kurpiewski, Janusz (1984). Katalog monet polskich 1632–1648 (W?adys?aw IV) (in Polish). Warsaw: Krajowa Agencja Wydawnicza. OCLC 12805200.
  • Kwiatkowski, Kajetan (1823). Dzieje narodu polskiego za panowania W?adys?awa IV. krola polskiego i szweckiego (in Polish). N. Glücksberg.
  • Jasienica, Pawe? (1982). Rzeczpospolita Obojga Narodów: Srebny Wiek (in Polish). Państwowy Instytut Wydawniczy. ISBN 83-06-00788-3.
  • Ro?ek, Micha? (1995). Wawel i Ska?ka: panteony polskie (in Polish). Ossolineum. ISBN 978-83-04-04058-8.

對波蘭-東歐史感興趣的人,歡迎加羣交流學習!

波蘭-東歐史學習交流羣號:731688622

從下篇開始到28篇,均為本長篇連載的第一個高潮點,即宏大史詩般的波蘭衛國戰爭三部曲。依次為火與劍、大洪水和瘟疫入侵,這三個重大歷史事件互相連接,互為因果,有悲慘的失敗,恥辱的條約,也有偉大的勝利,絕地反擊的喜悅。有背叛,有忠誠;有陰謀詭計,有光明正大,勾勒出一道道波瀾壯闊的歷史圖卷,盡情期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