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併入蘇聯…就沒有了法波聯盟, 英法就絕壁不會對德宣戰,可能二戰就不會有了…有的只是在美英法支持下的德國反共戰爭…


會,最多能拖延一段時間,但還是免不了完蛋。

不過如果波蘭主動加入蘇聯,那麼今天知乎80%和波蘭有關的二戰問題就都消失了,也就沒那麼多人花式痛恨波蘭了(滑稽)


謝邀~

如果波蘭與蘇聯結盟,倒向蘇聯,也還得捲入蘇德戰爭中。納粹的巴巴羅薩計劃的起始點會從德波邊界開始。

我們知道,二戰在歐洲爆發的標誌事件就是納粹閃擊波蘭,英法作為波蘭的盟國,履行同盟義務,對納粹德國宣戰,蘇聯也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祕密協定,出兵佔領了波蘭東部,並開始策劃佔領芬蘭、波羅的海三國和羅馬尼亞。蘇聯一系列的行動,使得西方有人認為蘇聯也加入了軸心陣營。儘管德國確實對蘇聯的物資頗為仰賴且還在西線作戰,但納粹擊敗法國,與英國隔著英吉利海峽對峙後,蘇德兩國在劃分勢力範圍和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上越來越大——希特勒希望蘇聯不要涉入歐洲,尤其是巴爾幹地區,作為交換鼓勵並支持蘇聯南下伊朗和印度,斯大林則不能容忍納粹在芬蘭的影響,希望染指保加利亞,此外在東地中海擁有一個溫水港並控制東地中海也是他的目的,這樣衝突越來越無法調和,希特勒和斯大林都知道戰爭不可避免。

裏賓特洛甫和莫洛托夫

瓜分波蘭之後 蘇聯人也開始積極向周邊行動 吞併波羅的海三國 逼迫羅馬尼亞讓出爭議地區 對芬蘭開戰

但是蘇聯的戰爭準備因為大清洗的關係要弱於納粹,這一點就是德國人都看的很清楚從而判斷蘇聯在一段時間內是不會進攻德國的。在裏賓特洛甫訪蘇洽談勢力範圍劃分問題時,德國在莫斯科的外交官相信由於紅軍的貧弱,蘇聯很有可能同意德國的條件,至少蘇聯不會進攻德國。而蘇聯外交官們根據斯大林的指示,提出了一份範圍更大,涉及更廣的勢力劃分的提議,此外蘇聯的提議裏也不乏加入德意日軸心的暗示——只是,在保加利亞和芬蘭問題上斯大林沒有做出讓步,這一點斯大林承諾給納粹更多的資源作為補償。由於和臭名昭著的納粹做出一系列瓜分世界的協定(或者草稿),戰後斯大林飽受西方指責,斯大林為此出了一本書解釋說是他的刺探和緩兵之計云云。斯大林是否真心想加入軸心瓜分世界不得而知,但他確實需要時間去準備戰爭,起碼要使紅軍從大清洗中恢復。

大清洗中處決了一大批紅軍的中高級將領,如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有經驗紅軍指揮官幾乎一掃而空。這導致了蘇德戰爭一開始蘇聯的大潰敗。

而納粹德國進攻波蘭,不光是因為波蘭是英法的盟友。德國對波蘭有領土要求,在戰後處置中丟掉了煤礦區西里西亞,還被割讓但澤和走廊地區,使得東普魯士和本土隔離,引發朝野上下不滿。而早在希特勒上臺前,魏瑪德國就公開發表仇波言論,煽動波蘭境內的德裔分離主義。到了希特勒上臺,反而基於現實利益的考慮,緩和了和波蘭的關係——希特勒一開始也採用強硬態度,但一方面波蘭也以強硬態度回應,另一方面露出倒向蘇聯的傾向,這使得希特勒不得不調整對波方針,緩和和波蘭的關係。到了1938年,希特勒也曾照會波蘭,要求歸還但澤並在走廊地區修建高速公路,作為交換德國允諾延長和平條約,並給予烏克蘭北部領土給波蘭,不過為波蘭拒絕。

波蘭在復國之後,鑒於德蘇兩大強國威脅,積極投靠英法的歐洲集體安全。但英國遠離歐陸,又希望保持歐陸均勢,對於波蘭的安危不甚感冒,法國倒是在德國和波蘭的領土問題上支持波蘭,但相比一戰前法俄關係而言,兩國關係絕不對等。事實上包括波蘭在內的歐洲中小國家在英法眼裡都是可以犧牲的,即使他們是集體安全的一部分,所以戰後這一行為被這些小國稱為西方盟國的背叛。

德國進攻波蘭後,英法雖履約對德宣戰,但依舊是綏靖主義的態度,在西線玩起了靜坐戰。

由此可見,波蘭即便拋開世仇倒向蘇聯,也一樣會被蘇聯當做籌碼與納粹談判,拖延納粹進攻的時間,給備戰做準備。比如,逼迫波蘭交出走廊地區和但澤(或許蘇聯會給予波蘭別的領土做補償,比如立陶宛)。


會!實力不夠,而且死扛!


事實上蘇聯從東線也入侵了波蘭


雖然一樣被打爆,但德國沒可能碰蘇聯,蘇芬戰爭前,德國高估了蘇聯,不敢動。另外即使如歷史蘇德簽互不侵犯,能先揍法國再推蘇聯,德國也不會去惹英法,德國根本也沒意料到現實倆月能把法國收拾了,搞不好還以為打成一戰那樣打幾年。如果沒二戰,或者德國夥同英法流氓一起羣毆蘇聯,那希特勒在西方主導的世界史,就是個偉人。


會出來個跟德三接壤的蘇聯…我覺得德三除非石樂志是不會單憑自己打真正意義上的兩線作戰…


跟波羅的海三國一樣,還得死


會,資產階級不能容忍自己的走狗棄暗投明。如果1939年的波蘭改旗易幟加入蘇維埃,以英美為首的西方資產階級會撕下偽善的面具,聯合納粹德國閃擊波蘭。

西方社會應該感謝希特勒和他的納粹,正是有了納粹這樣一個邪惡的參照物,才讓西方資產階級看起來不那麼壞,否則以英美為首的西方都會被訂上歷史的恥辱柱


德軍的「閃電戰」的精髓在於對裝甲部隊的集中使用,使之在某一方向上形成絕對的優勢,從而達成突破並向縱深挺進,使得防禦一方無法及時組織兵力在後方建立新的防線,最終導致軍隊大量被包圍殲滅,失去抵抗的能力。我們以1940年的法國戰役為例,在整體實力上英法聯軍是優於當時的德軍的,之所以遭遇慘敗便是因為其最高統帥部的錯誤部署。而假使我們能穿越回二戰,我們應當對英法聯軍做如下部署。首先在軍隊的編組上,英法聯軍有近4800輛坦克,而僅有1200多輛坦克被編成為裝甲師或者輕型機械化師以集中使用,其餘全部被編入步兵部隊進行支援作戰。所以第一步就是將全部的坦克進行重新編組,組建大量的裝甲師,甚至類似於德軍的裝甲集羣的更大的編製,以作為防線後方的戰略預備隊使用。英法聯軍最大的失誤是將僅有的裝甲部隊以投入了最前線,而戰略預備隊僅由新組建的步兵師來擔任,由此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這些機動性很差的步兵師根本跟不上德軍裝甲部隊的步伐,往往步兵師還沒有到達指定地點進行佈防,德軍坦克便已經突破了,而這些原本執行防禦任務的部隊也身處德軍包圍之中,毫無作用。其次就是在防線的修築上,要部署由數道堅固防線組成的縱深防禦陣地,加厚防禦的厚度,以儘可能的遲滯甚至阻止住德軍坦克的突破,之前也要爭取到有限的時間以判明德軍的主要突擊方向。這樣便可以迅速的調集後方的坦克預備隊向德軍的主要突擊防線進行反擊,以徹底阻止住德軍的突破,使德軍的「閃電戰」破滅。由於「閃電戰」擁有的突然性和對坦克的集中使用,所以幾乎不可能在阻止德軍在最開始的突破行動。防守者總是慢於進攻者的步伐,這是戰爭定律。所以必須考慮假使防線被敵方達成縱深突破後的應對方法。首先要保證己方防線不至於因為某一點的突破而陷入崩潰。當時英法聯軍的防線崩潰的原因很大部分在於步兵部隊的反坦克武器的缺乏,導致他們在坦克的進攻面前無能為力,造成心理上的恐慌。所以一定要儘可能的加強步兵部隊的反坦克能力,使得他們即使被德軍暫時包圍也能堅決的抵抗一段時間,拖延德軍的進攻步伐。對德軍突破後在我方防線上形成的巨大的突出部,不可避免的它將嚴重威脅前線部隊的側翼和補給,可是我們也要看到德軍這個突出部也同樣將自己的兩翼暴露給了我方,給予了我方反攻的機遇。即在德軍裝甲部隊的進攻正面部署一部分兵力以阻止德軍的禮物突破,保證後方關鍵交通樞紐的安全,同時在德軍突入部隊的兩翼部署強大的裝甲兵力,對德軍實施鉗形進攻,一舉切斷突入德軍同後方的聯繫,對德軍進行反包圍,甚至殲滅之。一旦德軍的裝甲矛頭被我方消滅,那麼德軍的突擊能力將遭到極大的重創,「閃電戰」也徹底失敗!這一方法曾被德軍廣泛運於對付蘇軍坦克部隊的縱深突破,取得驚人的成績。經典戰例當屬曼施坦因指揮的哈爾科夫反擊戰。個人淺談,喜歡的加關注哦!望大家多多指教、評論、交流!


謝瑤,我估計20%不死,80%死,因為既然加入蘇聯,肯定會獲得蘇式裝備,眾所周知閃擊波蘭一方面是因為德國先進的戰術和裝備以及軍隊素質,另一方面是因為波蘭軍力太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