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刘邦都是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在楚汉之争中,项羽败了,败得令人惋惜!杜牧在《咏史》中也说了“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可惜,项羽没有选择重返江东,忍辱负重,等待东山再起之时,而是选择了乌江自刎。他不惧生死,却承受不起失败,或者说,他的格局太小,胜败乃兵家常事,既想要争霸天下,眼光便该放长远些,不计较一时之得失。在这一点上,越王勾践值得项羽学习,越国当时几乎灭国,可是勾践没有选择一死了之,而是宁愿成为夫差的奴仆,卧薪尝胆终灭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勾践之所以成功,便在于他拥有大的格局,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这其中的落差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勾践大的格局,使他可以忍常人不能忍之事,自然也能做常人不能做之事。所以说,一个人的格局是他成败的关键。

  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一句俗语“烙饼再大,也大不过烙饼的锅”,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烙饼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再怎样改变它也有个限度,这个锅就是它的限制,换言之,烙饼的大小取决于锅的大小。更深层次来说,一个人的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格局的大小,你什么格局,就什么命。

  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格局?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格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两者合在一起就是格局,格要精要细,局要大。然后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说,格局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

  《做人当有大格局》中有这样一句话:低端的人,才能是衡量的第一标准;中端的人,品德是衡量的第一标准;高端的人,做人的格局是衡量的第一标准。而曾国藩也曾说过“谋大事者首重格局”。马云在演讲中也提到过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体现在境界和格局上。格局说的其实就是眼界,气度和胸怀。

  格局越大,眼界也就越广

  六尺巷的故事想来有人听说过,清朝康熙年间,张英是朝中重臣,有次,他老家的人与邻居吴家产生了矛盾,张家与吴家的院落相邻,且院落之间有条小巷,但是吴家在扩建新房时想占了这条巷子,张家人自然不同意,于是有了争执,后来这事闹到了张英那,他给家人写信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家人懂了张英的意思,主动退让,吴家的人也深感羞愧,自愿让地三尺,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这件事完美解决的关键在于张英开阔的眼界,他不去纠结这些小的利益纠纷,而是看得更远更广。当一个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他的眼界就更广了,或者说他的格局变大了,看待事物的的角度也就变了,而再回头看,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之前计较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站得高,自然看得远,可以说一个人的格局与他的眼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格局越大,心胸就越宽广

  世界悍匪张子强曾在1996年5月,与叶继欢集团合谋绑架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勒索港币共10亿3千8百万元。在这次绑架事件中,李嘉诚与张子强有一段经典对话,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李嘉诚能够与劫匪面对面平静地交谈,而在张子强问到会不会对此事记恨在心时,李嘉诚说了这样一段话,“要有狮子的力量,菩萨的心肠。用狮子的力量去奋斗,用菩萨的心肠善待人。”能够原谅曾经伤害自己的人,这样的心胸有几个人有,这就是李嘉诚的大格局,也难怪他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通过种种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格局决定成败,凡成大事者皆有大格局。想要成功,就要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格局。否则,纵使自己有再好的天赋,再好的出身,也都是枉然,正如那句老话说的“烙饼再大,也大不过烙饼的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