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評書和故事中,張邦昌和秦檜都是漢奸的代名詞,秦檜賣國殘害忠良自不用說,而張邦昌更狠,直接建立大楚政權來挑戰北宋。所以你要問我國古代都有哪些漢奸,我想百姓心中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秦檜和張邦昌了。

回歸歷史層面,二人都有賣國的嫌疑,但本質上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首先說相比較狀元秦檜來講,張邦昌並不討欽宗的喜歡,於是在金人舉兵壓上之時,張邦昌和趙構一起被作為人質去金方談判,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並不代表不扣押來使,在靖康之變發生後,二人和徽、欽二帝一起成為階下囚。情商極高的秦檜夫婦很快被撻懶賞識,「封」為御用僕人,而無辜的張邦昌被金人要求成立大楚帝國。

單從這裡看好像張邦昌還挺幸運的,莫名其妙就能當皇上,但張邦昌知道,他要敢上位那就是漢奸啊,於是為了保持僅有的氣節張邦昌選擇了自殺…但是沒死成…金國怒了,說你特么再不登基我們就要屠殺開封百姓,張邦昌無奈,只好登基。而秦檜從這以後開始慢慢轉型,後來歸宋後做的一系列事情,我想大家都也知道了。

張邦昌登基後也不上朝,也不走稱帝的流程,等金兵撤退後他馬上把政權還給趙構,趙構也頗通情理,知道他的難處,所以一開始沒打算收拾他。但群臣們可不會放過這個彈劾的機會,他們認為張邦昌稱帝的舉動無論動機是什麼其做法都是謀逆篡位之意,如此漢奸必當誅殺之。趙構無奈,最終賜死張邦昌。而秦檜用其及其圓滑的手段將「趙構」寵的不亦樂乎。

所以通常來看,二人身上多少都有賣國求榮的成分在裡面,只是張邦昌更可憐一點,而秦檜更可恨。


文/邏輯文史游

說白了秦檜比張邦昌活的更明白…


兩個人都是兩宋之交的主和派,張邦昌和秦檜都是身為宋人,與金人勾勾搭搭,擺脫不了漢奸的嫌疑。

張邦昌,和童貫一樣都是奸相王黼的死黨,王黼是蔡京幫忙提拔的,是宋徽宗的親信。宋欽宗繼位後,第一時間殺了政見不和的王黼和童貫。宋欽宗又派張邦昌去議和,同時突襲金營,致張邦昌於死地,可是張邦昌沒有死。

宋欽宗還想害死趙構,趙構不但沒死,還僥倖成為靖康之變後帝位的唯一繼承人。

靖康之變後,金人扶持張邦昌當了「大楚」皇帝。張邦昌害怕,一個月後主動還政於趙構。可是趙構不久後找了個借口,而且是不能說的借口殺了張邦昌。

趙構可以殺張邦昌,卻不能說他是漢奸賣國賊,因為他的皇帝位置是張邦昌讓出來的。

趙構開創的南宋一朝,沒有人會刻意抹黑張邦昌,因為沒有張邦昌就沒有南宋。但是他們按照局勢要求(宋金戰和形勢)黑岳飛或者黑秦檜。就像北宋後期時而黑王安石時而黑司馬光一樣。

張邦昌是金國扶持的傀儡皇帝,性質與偽齊皇帝劉豫差不多,不能因為他主動讓位就全盤肯定。而秦檜在宋金議和中有重要作用,擔任獨相期間頗有建樹,不能因為污殺岳飛就全盤否定。

這兩人包括岳飛都是南宋建立的功臣,只是張邦昌同時還擔任了「前任皇帝」的角色,更特殊而已。

一個人不能說做了一件壞事就徹底成為壞人,比如袁世凱稱帝讓他身敗名裂,可是他建立近代教育體系,建立警察制度,推進軍事革新,和平推翻滿清這些功勞不能抹殺。

張邦昌是漢奸,秦檜疑似漢奸,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給他倆洗白的人,全是漢奸。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丹水秋風!


金國以屠城逼迫張邦昌做皇帝,很多無恥的官員為了保命,苦勸張邦昌答應。張被逼無奈做了偽皇帝,但只是在金人面前做做樣子,最後還政於趙構。張邦昌是救民於水火的大丈夫!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秦檜是很現實的,如果以南宋的國力,與金國死磕,後果是什麼?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張邦昌也挺冤枉,被金人選為皇帝,被迫上位(金人以屠城威脅),在位一個多月期間戰戰兢兢,後又主動退位,還政於趙宋,還是被賜死於長沙。秦檜這個一金國細作,配合昏君枉殺忠良,積極向金稱臣納貢,一相獨大、賣官鬻爵,獨夫民賊遺臭萬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